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诗歌翻译历来在翻译界中争论较多。作为汉语古诗英译的顶级专家,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学说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对实践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对许渊冲和其他翻译大家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作了比较,旨在揭示其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讨论许渊冲翻译王维诗歌的主要特点。文中首先介绍了王维的生平,他的生平为其诗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该文继续讨论了王维的诗歌特点,即“诗中有画”和它的理论内涵。接着,该文简要阐述了许渊冲的译诗理论及技巧。许渊冲赞成鲁迅曾说的译诗“三美”,并认为意美是最重要的,接着是音美,最后是形美。在了解了王维与许渊冲以后,文中又举出两例许渊冲翻译王维诗歌的译文。理论结合实践,得出结论:许渊冲翻译的诗歌,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是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的大家,在汉语古诗外译方面成就斐然,被《中国文化报》誉为"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翻译中国诗歌的标准是他本人提出的"三美论",即认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他还认为翻译求真而诗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许渊冲主张以诗译诗,在他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其所翻译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押韵的。基于此,简述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许教授的诗歌翻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诗歌翻译不能为了押韵而押韵,避免出现"因韵害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许渊冲先生在六十余载的翻译工作中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翻译理论。本文简要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讨论了许渊冲先生唐诗翻译中的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使其译文饱含音韵美感、语言形式的美感和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许渊冲翻译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一首英诗的多个汉译版本进行分析,阐明许渊冲翻译理论有助于确立新型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批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理论和他的美学探索,说明在诗歌翻译中,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同时,译者的创造性在诗歌翻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译者创造性的翻译,可以打破中西方文化障碍,使原作和译作在深层次上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理论和他的美学探索,说明在诗歌翻译中,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同时,译者的创造性在诗歌翻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译者创造性的翻译,可以打破中西方文化障碍,使原作和译作在深层次上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系列文学翻译理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文旨在研究许渊冲翻译思想及其对文学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诗歌翻译一直被公认为是翻译中最难的文学体裁之一,令广大翻译学习者和工作者望而却步。诗歌翻译泰斗许渊冲先生主张的"三美论"恰恰在英译唐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唐诗为例,通过原文与译文对比,旨在使广大译者领会许渊冲先生如何将其"三美论"应用于唐诗英译之中,以为诗歌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可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的观点与传统翻译观念有极大差异,引发了译界争论。许渊冲的重大贡献恰恰在于他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诗英译的大家之一。许渊冲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提出了系统的中诗英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试结合实例介绍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技巧。  相似文献   

12.
王厚平 《海外英语》2014,(18):145-146,170
中国在世界上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这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学艺术具有丰富的魅力,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奥秘和魅力,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论及文学翻译我们不得不提许渊冲,许渊冲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从事翻译工作60多年,在文学翻译上孜孜不倦,并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翻译美学理论,成为中国翻译领域的领军人物。该文针对许渊冲的文学翻译体现的美学特征、翻译理论、翻译美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可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的观点与传统翻译观念有极大差异,引发了译界争论。许渊冲的重大贡献恰恰在于他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璀璨明珠。为加深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年来许多学者和翻译家致力于唐诗的翻译。其中诗名的翻译又是重中之重,它犹如一个"名片",具有传递信息、构筑画面、创造意境、基垫情感等功能。许渊冲是一位灵活游走于汉英的翻译家。本文选取他的作品《唐诗三百首》,并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并解读唐诗诗名的英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世界上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这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学艺术具有丰富的魅力,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奥秘和魅力,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论及文学翻译我们不得不提许渊冲,许渊冲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从事翻译工作60多年,在文学翻译上孜孜不倦,并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翻译美学理论,成为中国翻译领域的领军人物。该文针对许渊冲的文学翻译体现的美学特征、翻译理论、翻译美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既是对原文的接受,又是对原文的再理解和创新。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对唐诗的翻译无疑是对诗作的二次解读和再创作,本论文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探讨许渊冲对唐诗翻译的创造性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的翻译理论引起了中国译界的广泛争论,鉴于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与探讨,作者期望本文的探讨能为许渊冲的翻译思想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某些程度上,针对不同唐诗具体的文本功能,采用符合原诗语言功能要求的翻译策略,不失为许渊冲唐诗英译的妙处之一。许渊冲唐诗英译的美学策略体现了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唐诗英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使唐诗英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问题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许渊冲翻译理论不仅适用于普通文学翻译,也适用于中诗英译。本文将许渊冲翻译理论应用于红楼梦翻译,旨在将其发扬光大,为普通翻译理论直至翻译学的形成做一铺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1979-2007年间与许渊冲有关的研究论文进行述评,旨在呼吁国内学者运用翻译学理论对中国伟大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下文简称许氏译论)进行系统性研究,进而客观、公正地了解许渊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