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世界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电台成立的1920年算起, 广播已经是将近百年的老牌媒体了. 然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电视的出现并占据主流地位后, 世界范围内的广播首次步入低谷. 从1998年5月,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 广播、 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 新媒体不但集文字、 声音、 影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 而且又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使广播业再次步入低谷.  相似文献   

2.
就广告而言,广播难以与电视、报纸竞争,作为县级台,更是如此。那么,电台广告创收是不是就没有潜力可挖呢?不是。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搞好电台内部广告全程化管理,能促进广告创收。 所谓全程化管理,就是从开始  相似文献   

3.
俞炜 《新闻实践》2013,(8):54-55
近年来随着汽车量的猛增,广播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广播评论从记者现场口头评论到连线嘉宾的访谈评论,从纯文字评论到带音响评论,到评论性专栏节目的涌现,广播评论逐渐成为各广播电台抢夺空中市场、表达媒体立场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评论发展比较滞后,评论总体偏弱。一些电台的编辑记者仍按报刊手法写作评论,形式上缺乏生气,有的则直接播报报刊评论,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节目内容。然而,换个角度看。这表明广播评论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广播事业相对来说发展较慢。而地市级电台辐射面小,影响力小,广告收入不足,财政支持又很有限,面临困难尤为突出。有些电台虽能坚持运作但实际上处于“饿不死也吃不饱”的境地。 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不承认与报刊、电视相比,广播媒体有某些劣势。但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相似文献   

5.
新创     
《青年记者》2005,(2):72-73
首个可视电台节目亮相。广州电台重点打造的首个可视电台将在1061经济环保广播中实现。届时,通过话筒前的摄像头与互联网连接后,听众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同步的电台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进入80年代的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很快,广播却步履维艰。电视夺走了大量的广播听众;电台的新闻、文艺和技术人才纷纷转入电视;上级拨款大量用于电视;地方自筹经费愿意投放到电视转播台;如此种种,人们不禁惊呼:“广播怎么办?广播走向何处?”回顾世界广播发展史,这情景同美国50年代后期广播受电视压力的情形相似。当时美国广播电台有二条对策:一是在1961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广播只能听,不用看,这是它与电视、网络、报刊的最大区别,因此,也是它的最大特点。笔曾反复将广播与电视进行比较,看看听电视的效果究竟如何。比较的结果说明。电视因为有画面的优势。只是听电视不足以全面把握其信息,而且.就目前各电视台的情况而言,音响效果不如广播悦耳。但是。在现代大众传播发展史上,虽然广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篇章。可是。电视崛起后,广播的地位明显下降。不过,在中国。近年随着汽车进入城市的千家万户,广播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西部的广播也面临着电视、报刊和网络的夹击和日趋激烈的媒体间的竞争。跨进新世纪的门坎,西部的广播人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经使西部广大农村的许多群众看上了电视,广播已经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体;村村通公路工程已经使报刊的发行网络延伸到许多村寨,有文化的群众也能看上报纸;互联网已经连接了西部城镇的许多电脑终端,网民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对广播的强烈冲击。进入新世纪,广播,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广播能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冯秋荣 《记者摇篮》2012,(12):57-58
目前广播业的竞争主要存在于报纸、电视和网络。从局部看,电台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升温。这种外环境的压力几乎吸引了广播业的大部分注意力,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如何与电视报刊和网络争夺市场的问题,这种注意力的偏向,笔者认为是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使广播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都发生变化。因此在经济改革中,国家提出了两个转变,这不仅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转变,文化部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述评一直被人们称为电台的旗帜,它有着其他播新闻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广播传播的特殊性,广播新闻评论也形成了区别于报刊和电视评论的鲜明个性,即形成了新闻性、政论性和短、浅、软为其表现风格的个性特征。这些特点使广播评论的写作也必须独具广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香港新闻界     
香港有报纸60多家,杂志400有余。报刊工作人员效率高。各报编辑部都安装了监听警察署的装置,一发生案情,报社立即用呼叫机通知驾车游荡街头的记者,记者立即赶到现场,半小时后电台就广播,2小时后电视荧屏上就出现案发现场的镜头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媒领域的其他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不同于报刊、广播、电视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本文作者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整合传播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强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46-146
<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传播媒体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从纸媒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微博、微信、APP手机客户端,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媒体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广播本身在传统媒体中就处于劣势,加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发展空间已经岌岌可危,尤其是中小城市电台。2006年-2012年中小地市电台总体广告收入进入了历史黄金期,但是仔细分析药品广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且2010年后广告涨幅已经出现下降趋势。由于大量药品讲座挤占了节目时间,很多地方电台广播节目质量大幅滑坡,加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4,(22)
正广电报是由各地广播影视局、集团、电视台、电台主办的围绕宣传广播影视节目为主体的纸质媒体,是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我国中央、省、地(市)三级并具有国家正式报刊出版物出版许可证的广播影视类报纸有近300家。在广播影视业迅猛发展的今  相似文献   

16.
广播情感节目曾经是听众参与度最高、电台"影响力"最大的节目类型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与眼下正大行其道的电视情感节目相比,广播情感节目好像已经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目前真正到了“群雄割据”的年代,由“独生子”广播衍生出电视,报纸(广播电视报),进而电视又“繁衍”出有线电视,经济电视,教育电视等等诸台,广播进而再繁衍出经济电台,交通电台,文艺电台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学英语的人大多离不开一部短波收音机,因为通过短波可以收听“美国之音”的英语广播,练习听力。到美国后,熟悉的电台、电视、书籍、报刊一下子全没有了,所以在所谓的自由世界里反倒觉得消息突然闭塞起来,于是就想收听“美国之音”。可是,当地的中波、长波都没有“美国之音”,而找遍了大小商店,竟然都没有短波收音机出售。  相似文献   

19.
广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在80年代中后期以电视和报刊为代表的媒体大发展对广播构成巨大威胁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不过时至今日,广播所要面对的已经远不止是电视的挑战,而是包括电视挑战在内的、由一系列不断出现的变化所构成的更加复杂乃至严酷的外部环境的挑战。我...  相似文献   

20.
我当通讯员8年了,有30多万铅字出现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其中有20多篇在县、地,省级报刊、电台还获了奖。我投稿“命中率”较高,其窍门儿有三: 一是“按口味做饭”。厂播与电视、报纸与刊物,同是新闻单位,但各自对新闻稿件的要求有着严格的区别。就报刊而言,中央报刊与地方报刊,党团报刊与专业报刊不门,即使是同类报刊,其宗旨、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