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寓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蠡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继承了先秦寓言的创作经验,借鉴了印度寓言和六朝传奇的艺术手法,深深植根于中唐社会的土壤.彰显鲜明的社会讽刺主题;善于对动物进行人格化的创造;故事情节完整,曲折有致:寄寓机智巧妙,灵活多变,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的寓言促成了寓言文学的独立性、促进了寓言创作方向的转化,对中国古代寓言在唐代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有口皆碑.对唐以后的寓言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是一位杰出的古代寓言作家。他以独具风格的讽刺艺术,单独成篇的形式,将中国古代寓言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古代寓言创作,在柳宗元之前,还只是处于一个浑沌的摸索阶段。不同的故事殊途同归,为建立一个理论体系服务,这是先秦寓言的一个共同特色,故被称为哲理寓言。先秦寓言中,虽有些故事具有讽刺性,但其立意却不是为了塑造某一社会阶层的形象,而在于批判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的寓言杂文,假托动物、植物虚构故事,表达对世事人生的讽刺和批评,鲜明地表现了对六朝咏物赋的学习和借鉴.中唐文风通俗化趋向与魏晋赋风相似相通,使柳宗元在前代文学俗化成果中吸取营养和借鉴成为可能和必然.柳宗元寓言杂文和六朝咏物寓言赋,都摆脱了先秦寓言说理工具的辅助角色,而成为独立、完整、成熟的寓言文学形式;柳宗元的寓言杂文距先秦寓言远,却与六朝寓言咏物赋相当接近,其间的借鉴承传关系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伟 《天中学刊》2023,(3):92-100
柳宗元的寓言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但并非他所有的寓言都是文学艺术的佳作。《谪龙说》受到学界的关注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时间、创作意图上,对其艺术性很少关注或干脆不予置评。从内证(文本)和外证(史实)可推知,该文是柳宗元应王叔文的要求,为时居母丧的王叔文提供声援,创作时间大体为永贞元年(805)六月至七月之间,地点在京师。《谪龙说》与时事关系密切,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艺术性不及柳宗元其他寓言作品。由此可知,文学创作固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时代土壤,同时还要考虑“共时性”,否则在当时的历史时空里有存在的必要,离开具体的时空就难以“再创造”,只能成为僵死的古董。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后人也将其定位在"唐宋八大家"之中。柳宗元散文形式是多样的,包括论说、传记、游记、寓言。虽然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篇幅不多,但是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却给后人独立创作的人物传记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2.
《三戒》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贬谪永州时的作品,是他寓言创作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柳宗元等人的努力在唐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前秦诸子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喻的手法来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柳宗元的寓言写作特点:1.政治格局的变迁与“辅时及物”思想的产生;2.仕途受阻与“褒贬讽谕”写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唐代柳宗元创作寓言 ,使先秦以来寓言依附于史学、哲学的情况发生变化 ,成为独立的文体。柳宗元寓言作品有两个特色。其一 ,浓郁的文学色彩。表现为构思精巧 ,故事完整 ,情节曲折 ;描绘细腻 ,形象生动 ,鲜明 ;语言精粹洗练 ,笔锋犀利明快。其二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鲜明的战斗性。所以这样 ,和他的文学主张及个人遭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柳宗元等人的努力在唐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柳宗元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前秦诸子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喻的手法来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柳宗元的寓言写作特点:1.政治格局的变迁与"辅时及物"思想的产生;2.仕途受阻与"褒贬讽谕"写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文学贡献不容磨灭。尤其是他的散文,独具特色,影响深远。他的诗文创作既继承了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对其创作的诗分为诗歌与辞赋两大类,文主要有杂文、山水文、叙事文(寓言、传记)等三大类。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寓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辅时及物、有为而发,以不平之鸣,表其悲愤之情.柳氏愤世嫉俗的寓言抒发了他不为世用的愤感、不为时人所理解的孤寂忧愤、对社会颠倒黑白的愤激.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佼佼者.在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方面,他的开拓之功,是人们所共知的.但是,他的寓言文所蕴含的幽默美则未见有人称述.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的探讨.柳宗元的寓言作品形式多样,有“说”,有“传”,有“赋”,有“对”,还有“文”.其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主要靠故事本身的暗示来表现主题,有的则对所写故事进行评论以显示主题.这些寓言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具特色的幽默美.  相似文献   

19.
当着唐诗和散文,有如两翼双轮在文学发展的轨道上飞腾奔驰之际,柳宗元冲破秦汉以来寓言文学的冷落氛围,以他那深遽的思想和生动的笔触,别开生面地创作了许多富有现实意义和理趣的寓言作品,为姹紫嫣红的唐代文学园地增添了一束光彩夺目的鲜花,这不能不说是他对我国唐代文学的一个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寓言在先秦就已经很发达,汉以后,最善于写作寓言的,就要推柳宗元了,柳宗元寓言内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寓意蕴藉,可说千古独步,集寓言之大成,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