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内容浩如烟海,涵盖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内容,还涉及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传统文化领域,集中体现了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当前,传统文化复兴方兴未艾,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融入多元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纳入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中学古代汉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要注重字词在文化、文学、历史上的解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提高古代汉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和方言学联系起来、实施导师制、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推动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学古代汉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要注重字词在文化、文学、历史上的解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是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多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因此文化传承与古代汉语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汉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华夏文明生生不息,而且在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服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对古代汉语课不感兴趣已成一种普遍现象。本文着重从把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用古代文化感染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储泰松 《学语文》2023,(5):81-87
古代汉语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工具课;语文课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工具性、人文性课程。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交融,古代汉语为语文课提供了大量教学内容,滋养了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解语文的语言工具;中学语文教学为古代汉语知识传播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赋予学生打开优秀传统文化殿堂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课历来都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新的形式下师生间那种单一知识传授与机械听记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合时宜。如何在课堂上全面深化地进行教学理念转化与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改革,从而使《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在知识性、趣味性和效率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切实显著的提升,是每一个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和工具课,古代汉语教学除要求掌握文字、音韵、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外,传统文化教育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强化传统文化教育;要在延伸阅读和作业练习中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教师专业素养、转变教学观念、选取好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使学生形成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讲解文选,联系本义、古代汉语常用义、现代汉语义解释重点字词,并将形近、音近、义近的词联系起来进行辨析,同时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图片、实物等。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含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文化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互联网+时代,古代汉语教学面临很大挑战,这就是如何很好地利用网络,来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快速、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和工具课,古代汉语教学除要求掌握文字、音韵、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外,传统文化教育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强化传统文化教育;要在延伸阅读和作业练习中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教师专业素养、转变教学观念、选取好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使学生形成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课历来都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新的形式下师生间那种单一知识传授与机械听记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合时宜.如何在课堂上全面深化地进行教学理念转化与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改革,从而使《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在知识性、趣味性和效率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切实显著的提升,是每一个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包含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要提高古代汉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与原有知识的对接,降低难度,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的教学任务.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古汉语的聱体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学的内容,把教学模式改革为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理念文化解读方式.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更适宜采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它们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化知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可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结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古代汉语课程不仅要注重语言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也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研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应尝试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激趣的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和产物,是一个群族智慧的结晶,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古代汉语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也是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形式.借助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方面对他们施加影响,学生在潜...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承担着培养古代汉语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但古代汉语的难学难懂,给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将文化有机地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颁布后,中学语文教学对本科阶段的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从新课程的视角来审视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弊端,以期重新确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进而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群体的需要,推进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