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是汉语典故词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汉语大词典》在《论语》典故词语的立目、释义和书证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标举语源时将本来与《论语》没有关系的词语错误地溯源到《论语》;二是在分列义项时将本来与《论语》关系密切的用法错误地别立义项;三是在确立词目时存在曲解文义立误目、漫无标准立疑目以及失于稽考未立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总体上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但在“折桂”典故同源词语的立目和释义方面,其缺陷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释义不当,结构误断,漏释义项,遗漏词目。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是最大的汉语词汇宝库,本应将汉语词汇包揽无遗,实际上却漏收了许多应收的词语。笔者发现仅漏收《青楼梦》中的词目就有200多余。漏收的词目主要有成语典故、普通词语和专科词语。漏收词目对《汉语大词典》的影响有:又项残缺、释义失误、立目不当、书证过晚等。《汉语大词典》修订的时候,这些漏收的词目如能够得以补录,将会使祖国的语言宝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读书杂志》对字词的解释发前人之所未发之处比比皆是,《汉语大词典》引用《读书杂志》为证之例不胜枚举。然而《读书杂志》中尚有大量内容实有益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比较二者对相关词语的训释,发现《汉语大词典》在立目、释义、书证等方面存在不少疏失。文章对这些疏失进行总结分析,分四大类九个方面略加举例考索,以供《汉语大词典》编修者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漏收了许多应收的典故,笔者现已发现有1000多条.漏收的典故有人物典故、事物典故、词语典故三类.漏收的性质有全典漏收、变式漏收、义项漏收等.漏收主要是由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汉语大词典》修订的时候,这些漏收的典故如能得以重新收录,将会使祖国的语言宝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对于有些词语存在解释错误或解释不当的问题,本文从《大词典》中选取了“以夷制夷、仰、伏侍、匮饿、估客、估倒”等几个词语进行剖析,找出其释义不当之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意见,以期《汉语大词典》修订时补充、修正之。  相似文献   

7.
《选目》所选新词语基本特征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并公布了《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以下简称《选目》),该《选目》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文章从语音形式、结构特点、词义架构和语域特征这四个方面对《选目》中的新词语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分析,归纳出《选目》所选新词语在语音形式上,以1-7个音节为限度,以二、三、四音节长度为主体;在结构特点上,以复合式词语为主,尤其是定中结构的偏正式复合词语;在词义架构上,单义词语占绝对优势,词义脉络简单清晰;在语域特征上,经济类词语所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8.
《淮南子》多处征引《论语》,其中继承融合了《论语》中的思想.其征引方式主要有:直接引用或化用《论语》中成句;间接借用《论语》中句子意旨;袭用《论语》中词语;引用《论语》中人物、事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书证疏漏、例证晚出和义项不全。本文将结合《大唐新语》中的词语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10.
在释读《论语》中,常出现用现代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来简单移植或对应传统的东西,造成古语释义的诸多盲区或错误,究其根源即人们从观念上的对词语相关语境信息的漠视。应充分重视语境因素的释义支持,给《论语》特定词语以准确的意义定位,并把握其延伸意义,从而排除凭主观臆断而捏造词义的错误现象,以反映出历史的真相,还一个真实的《论语》、一个真实的孔子,使孔子精神在守正创新的国学热浪中能原汁原味地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20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最高编纂水平的词典,但由于缺乏对常见书的考察,在处理称谓词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收词立目不全、义项收录不全、释义不确、书证有误。以此说明要做好词典的编纂工作,必须重视常见书的词语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把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与《汉语大词典》对照 ,后者在收词、立义、书证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失。本文举出的例子可供《汉语大词典》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义域"理论,可以纠正《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大中型权威工具书对《万历野获编》中许多词语的错误解释。释义时要非常注意准确地限定义位的义域,这是对高质量辞书的一个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大型词典,它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我国文献典籍数量众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统纂辞书时搜集资料不全,可能会漏收一部分已经存在的词语;或者引用晚于该词实际产生时代的书下来证明该词的某一义项的存在,因而出现书证过晚的问题;或者产生误解词语意思的问题,等等。有关辞书,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篇文章也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作材料的搜集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采薪之忧"是"自称有病的婉辞",但故训和辞书的具体解释不一致,有的认为是"言已有担樵之余劳",有的认为是"言病不能采薪"."采薪"是修辞用法,表示"低贱"的意思,与是否采薪没有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辞海>、<汉语大词典>相关的条目和释义,提出了当前辞书编纂中存在的几个原则问题:修辞与辞书的释义、立目;包孕词目的立目和释义;同义异形词语的立目和照应.  相似文献   

16.
专书词汇的研究成果将为《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选择一部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渑水燕谈录》是宋代一部内容广博、词汇丰富的史料笔记,其中很多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漏收,还有一些词语存在误释和例证晚出的问题,这些都应该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语》古注共有新出双音节动词82个,有16个《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没有收录;有3个虽有收录,但义位不同;有4个虽收录,但结构方式不同。重点考释了《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录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本就《汉语大字典》释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指出其错误,并加以修正,供使用和修改《汉语大字典》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韵》不仅是一部韵书,而且《广韵》中保存下来的语词训诂是近代汉语研究中一宗宝贵的资料。笔者考察中发现,《广韵》所反映的沆瀣一气、联绵不绝、履不蹑跟、蔓Yan不断、举手相弄、迷惑不解8条词语,是现代大型工具书《汉语大词典》所不存在的。于是对这些词语进行了探源和分析,以补《汉语大词典》词条缺漏和例证见之不足;同时将这8条断定为宋代才凝固而成的新成语。  相似文献   

20.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一部重要的著作,《汉语大词典》共引用该书76条例句作为词语或义项的唯一书证即孤证。经调查,76个例句中除28个确为孤证外,其它48个则存在着孤证词条书证可补、孤证词条释义不确、词目处理不当等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汉语大词典》未来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