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史上,福建书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福建书院研究的进展,因其文献整理的滞后而相对迟缓。为了拓宽与加深福建书院研究的视域与深度,全面系统地发掘、收集、整理福建书院文献,具有不可或缺的启示津梁、嘉惠士林的作用。明清福建书院文献是一座充满书香的巨大福建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福建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生员规模、教育理念、授学方式、培养水平、藏书刻书等情况。不仅对还原古代福建书院的历史面貌与发展规律,揭示古代福建书院的教育成就与文化贡献,彰显古代福建的学术思潮、人文精神与社会风尚,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福建传统书院的复兴与新时代书院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木版年画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产地众多,品种也极为丰富。本文介绍了福建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并根据现存的漳州、泉州、福鼎年画,总结出福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福建木版年画的丰富性与福建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相一致;它与福建民间其他艺术门类的共生关系是其图式独特性与传承稳定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弘扬与践行福建精神不是通过简单的重复灌输就可以达到的,必须通过提升福建精神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来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更好地认同内化福建精神。为此,要运用典型引路以提升福建精神的公信力,重视利益驱动以提升福建精神的凝聚力,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以提升福建精神的渗透力,从而为福建精神内化为福建人民的价值追求搭建一个三维路径。  相似文献   

4.
福建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种形式,地域特色非常明显,表演风格较为独特;西方芭蕾舞属于古典艺术,更加注重严谨的程式和规范.文章从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的背景、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表演特征、舞蹈《春采》的创作思路和编创手法、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四方面,探索基于福建民间舞与西方芭蕾舞交融视角的女子群舞...  相似文献   

5.
茶业是福建的民生产业,其发展对于福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从生态角度探寻福建茶业发展的未来之路,以期为福建茶业竞争力提升寻找可行路径。我们认为,茶业的生态化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茶叶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因此,在分析福建茶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与突破因素基础上,我们重新构建茶业生态发展观,提出福建茶业生态化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东 《闽江学院学报》2002,23(5):110-113
天主教在福建的历史是一部外来文化与福建当地固有文化冲突与互渗的历史,它的传播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它与福建社会生活的融合是多元化、多样性的,既有与高层次的儒学为主体的雅文化的结合,也有与低层次的祭祖拜神及至迷信、封建会社、民俗民情的结合.清代天主教与福建社会生活的融合是有局限的,它采取的措施仅仅是外表的本地化,而内容和实质仍然没有与福建当地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福建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与日本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联系。福建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特别活跃的部分。早在唐宋时代 ,随着福建的开发与发展 ,福建的沿海港口迅速崛起 ,并频繁地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邻的日本进行交流 ,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福建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规模、特点、原因及影响作一探讨 ,以求正于诸家  相似文献   

8.
1933年11月发生的福建事变,树起抗日反蒋的旗帜,建立了福建人民政府,这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第三党在福建事变前后做了大量的工作.福建人民政府的宣言与第三党的政纲一脉相承。福建事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也与第三党的平民政权主张有内在的联系。再一次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第三党的中间道路是走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福建一直是闽台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福建特色定位与优势的的分析,着重阐释闽台经贸的关联度,思考福建自贸区建设的特色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对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面而长远的意义。伴随海西建设《规划》的出台,福建经济迎来了新的契机。作为福建经济领头羊的民营企业更是活跃,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给民兵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分析福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福建民营企业发展民兵工作的优势及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积极探索福建民营企业发展民兵工作的新思路,努力实现"兴企"与"强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与宋代相比,元代福建的科举事业远不及宋代繁盛,在南人地区内,也没有一定的优势。据《八闽通志》记载,元代福建进士及第36名;而据《重纂福建通志》记载,元代福建进士及第73名。元代福建科举的暂时低落是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其一,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制约了士人的科举活动。其二,元初福建人民抗元斗争和元末的战乱,使得生灵涂炭、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文教荒废,对福建的科举活动也必然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三,元代福建行省的置废分合十分复杂,大大增加了闽人科举考试的难度,严重打击了闽人科举活动的热情。尽管如此,元代福建科举还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明清福建科举再创辉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着重探索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武术的影响。认为福建传统武术形成特殊的拳种和流派与闽文化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孕育了福建传统武术顽强的生命力、多样的拳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武术精神;多变的自然环境为福建传统武术打下了深刻的南派拳种烙印;闽文化的海洋性特色对福建传统武术的海外传播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简述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在明清官方与民间涉海活动中得到普遍的推崇与信仰;认为晚清时期福建船政、福建海军与北洋海军也崇拜妈祖,并形成一整套祭拜礼仪,这种信仰格局是由福建船政局奠定,波及北洋海军,发挥着精神慰藉与道德教化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福建教育学院与台中教育大学教育交流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11月1日下午在福建教育学院举行,省委教育纪工委书记尉纬出席。赵素文院长代表福建教育学院与台中教育大学杨思伟校长签订了两校教育交流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15.
畲族是福建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语言残留不少粤语成份,体质特征也与客家人相似而与福建本地汉族有相当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清代福建贡院是闽台两地举行福建乡试的抡才重地,历经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等朝的重修与展拓,规模和设施逐步完善起来。福建贡院的修建历程集中了福建全省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不仅反映了福建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反映了科举考试竞争程度的加剧。福建贡院的修建经费来源除了常规的“科场银”拨款之外,历次大修经费主要是举全省之力自行筹措的结果,而且政府对贡院的修建和经费使用管理有着极其严密的规定,使得有限的科举经费利用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传统文化资源及创意产业相关资源的分析与梳理,探讨利用福建民间工艺品等传统文化资源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新思路;阐明将现代设计与福建传统工艺技艺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途径,从而构建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运用台湾较为成熟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牵手福建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必将形成双赢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简称德育)是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在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动力,保证和方向的作用。本文从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角度,认真概括和总结了福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特点、内容与途径,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并就当前福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出路,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台湾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 ,福建可以借鉴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 ,从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积极培养人才 ,引进国际人才 ,加强福建与台湾人才开发的合作等方面出发 ,促进福建人力资源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20.
福建的发展是一种开放、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合力,赋予其强大发展动因。基于权威媒体《人民日报》语料库,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文献计量数据分析,从高频词汇、词汇搭配等方面深度剖析文本背后的话语权利与意识形态,运用动态系统理论解析福建发展过程的共时性特征与历时性变迁,探讨福建十年(2011-2020年)的发展核心、发展动能与交互影响,并为福建未来十年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