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下,高校必须扩大与社会的交集,顺应时代发展。同时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畸形价值观和心理状态不容忽视,国内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就业动能不足,不能有效发挥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调整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加供给的有效性,对解决大学生"慢就业"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对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是社会根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值得探究。明晰内涵和成因,厘清评价和定性,把握本质和趋向,以多维角度审视,用发展观念衡量,引导"慢就业"合理过渡,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就业形式严峻的现状下,出现了女大学生"曲线就业",即以婚姻来实现自己的"就业"的特殊历史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探讨。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以家庭为重心的心理以及女大学生自卑与自尊的心理等造就了女大学生的"曲线就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由于社会各方面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尤其是政府层面的配套措施,必须将政府带回弱势大学生就业的分析中心。  相似文献   

5.
浅谈“80后”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事物发展的外因与内因的原理出发,对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做了详尽的分析。"80后"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内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定位不够准、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缺少求职应聘技巧及"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等;外因则包括市场经济的开放、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不当、高校就业指导不够、企业选人标准不当及招聘陷阱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的两翼,"思政"和"双创"两翼并举,同步加强,协调配合,将极大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本文介绍了两翼并举就业指导模式的重要性和该模式运行需遵循的二维、引导、交叉和效应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读大学的目的便是为了就业,而考证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所以"考证热"现象应运而生。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证热"所引发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能够对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入手,具体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着重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等方面论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全社会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十分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全校教职员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将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实在各自平时工作中,增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全员化、主动化和系统化;将市场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以社会需求作为学校教学、培养等工作的指挥棒,重视市场调研,积极开拓学校大学生就业市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思想,加大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锻炼、培养他们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尤其要关注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就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手调查唐山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旨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为大学生就业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引导网络创业就业,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并切实保证网络创业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并已引起了国家、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文章对当前贫困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特点及贫困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择业问题随着近年来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而日趋明显,"90后"作为当今大学生组成的主体人群,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解"90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本文以吉林省三所大学的"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择业观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近2年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指出现阶段"90后"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90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面对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分为"真""假"困难两大类,导致群体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能力素质,完善资助体系,开拓就业市场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宏观背景以及"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下,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用人单位的性别不平等待遇.要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促进她们顺利就业,应从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消除性别歧视入手,转变社会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导向与法律制度的保障,女大学生须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作为目前高校主力军的"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征。对"90后"工科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调查,并提出转变就业观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期高校频发大学生"校园贷"案例,给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造成不良的影响和严重的伤害。频繁发生大学生"校园贷"事件有社会法规不健全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更有学生自身错误的消费观和不健康的心理原因。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数据分析,寻找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原因,重点探究发生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心理因素,从而探索预防不良"校园贷"事件的心理学方案,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然刻不容缓。大学生就业能力受到主客观双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可塑性。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针对这几点,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个人四个层面提出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新经济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观方面呈现的特点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观因受到个人心理建设、家庭就业观念、社会舆论导向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我高兴"的理想化择业取向、间隔年慢就业方式等特点,并据此提出就业观的引导应结合树立终身发展观念、合理舆论导向运用等方面来开展就业观教育,为教师开展学生就业观引导与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80、90后"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代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受到了教育界、大众社会及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80、90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如何结合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比较分析"80、90后"大学生与"7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的异同点,为探索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