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CK是教师未来开展教学的基本知识形态。完善英语教育硕士生PCK结构并促进PCK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是英语教育硕士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国内外PCK研究从静态化趋向动态化。SECI理论模型下的英语教育硕士生PCK生成的可行性实践路径为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价值体现为产教融合逻辑分界的应用性和学科交叉现实选择的融合性。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模式呈现出“系统性驱动的政府+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个性化驱动的企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协同化驱动的政府+高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一体化驱动的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在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建设中,要有效提升产教协同融合度、产业需求契合度,真正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实现育人模式与产业需求契合度的不断提升及瓶颈突破;产业定位要精准,学科优势要突出,建设特色要鲜明,以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特色的凝练。  相似文献   

3.
从学科建设的组织形态、学科的知识形态、学科发展的活动形态三个维度,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在特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存在重外延轻内涵、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方案、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原因主要包括认识有偏差、组织结构封闭、没有互促协调机制。建议在协同理论背景下,从体制、机制形态和活动形态三个方面推进改革,通过思路、管理和模式的创新,构建跨学科的产学研创新团队,实施造就一流学术大师的"人才强校"战略,按照"构建四个平台(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科技创新服务与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信息化平台)"、"建立两种机制(政府保障机制、产学研运行机制)"、"创新两种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的思路,全面推进湖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特色"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着主体选择误区、模式选择偏差、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融合,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对接,开展多主体、多层次、跨学科的联合技术攻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联合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利于资源共享,多赢发展.文章从跨学科研究的“大学科观”的角度来探讨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建设,针对协同创新的跨学科基础、平台团队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科发展和协同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十六大和2006年“两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及教育部师范司、高教司、基教司等有关部门2006年工作要点,推进高等师范院校和高校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外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质量,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定于2006年5月12- 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2006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模式及外语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7.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4):F0004-F0004
为了贯彻十六大和2006年“两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及教育部师范司、高教司、基教司等有关部门2006年工作要点,推进高等师范院校和高校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外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质量,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定于2006年5月12-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2006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模式及外语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视域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转变,现代企业在体制调整与发展中,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提出新的需求,要求高校在结合外语专业特性的前提下,提升英语专业教学的"复合性",即以学科协同为渠道,大力发展外语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以此形成全新的外语教师发展模式。结合协同发展理论的概念,探析新时代下复合型外语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及原则,提出基于协同视角的外语教师发展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将教育戏剧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受到持续关注,但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戏剧课程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实践中存在英语教育戏剧教学随意性、形式化等问题。本文从英语教育戏剧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课程化模式的探讨,提出中小学英语教育戏剧课程化的三种模式及建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在追求"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进程中,应着力实现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建设。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是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动力源头和重要途径。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是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导向和实践目标,要针对高校协同创新载体与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双向互促所面临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系统开展高校协同创新载体运行机制体制的改革,即以科技制度和组织制度创新推动高科技牵引,以人才机制创新推动高智力密集性牵引,以发展模式创新推动高附加值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