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对于晚明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的性质认识,明末即略有不同,今人更有较大分歧。考其缘由之一是对杨应龙之乱的观察角度,研究者各各有异,导致对杨应龙之乱性质的结论相去甚远,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廷因图谋在播州“改土归流”逼迫杨应龙而杨应龙并没有叛乱。针对这一结论,文章从杨应龙反乱本身即反乱的发展进程去考察其性质,以说明杨应龙之乱性质确为叛乱。  相似文献   

2.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其叔父汉王朱高煦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来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相似文献   

3.
人们解释“乱”时“众音毕会”、“繁音促节”的观点往往是由《论语》中“《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附会而来。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乱”本身就含有“变化”的意思,“乱日”之所以称乱,正是因为它表示歌曲形式的改变。通过对《水经注》中“乱流”一词的研究,“乱日”之乱正是在曲中或者曲尾加入的和声部分。  相似文献   

4.
“七国之乱”时胶西等齐地叛乱四国并未如约进军长安,而是一转攻势,围攻曾经结盟为“兄弟之国”的齐国。传世文献对此讳莫如深,学界亦对此次“兄弟阋墙”未加深究,诸国政治动向的突兀转变就此被搁置。文章借助对“削地”背后多重权力博弈的分析,重新思考齐地诸国在“七国之乱”中复杂的政治动因及其转向。  相似文献   

5.
在筒要回顾和审视我国英语教学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从“乱听”、“乱说”、“乱写”、“乱读”四个方面开始,根据这样的主张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四个方面进行调整改革,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鲁宁  高雪 《新疆教育》2012,(11):132-132
科学的课堂往往因为气氛太过活跃而乱起来,有的乱是彻底的混乱,有的乱是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发其探究欲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让科学课堂的“乱”变成一种“美”。  相似文献   

7.
爆发于梁武帝统治后期的“侯景之乱”,是六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梁武帝腐朽政治发展酿成的苦果,梁武帝对侯素投梁处置的失策,激发了侯景的起兵反梁;而侯景利用梁境内尖锐的社会矛盾,最终又攻陷了建康台城。“侯景之乱”不仅实际导致梁朝统治的垮台,而且对六朝后期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六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播州土司以其统治时间长、领辖范围广、势力强大而著称西南.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播州土司杨氏所进行的文化建设与对外交流,从而使播州土司与中央王朝之间长期保持良性互动.其文化建设主要包括重金延聘名师,传播汉族文化;开科取士入播,士子进身有望;遣子弟入太学,培养大小土司;土司承袭子孙,必须读书习礼;创建土司官学,扩大教育对象.其对外交流主要包括朝贡——礼尚往来,互动深化;征调——饱含三种情怀,忠君爱国民族.  相似文献   

9.
人们解释"乱"时"众音毕会"、"繁音促节"的观点往往是由《论语》中"《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附会而来。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乱"本身就含有"变化"的意思,"乱曰"之所以称乱,正是因为它表示歌曲形式的改变。通过对《水经注》中"乱流"一词的研究,"乱曰"之乱正是在曲中或者曲尾加入的和声部分。  相似文献   

10.
成语“乱七八糟”,它是形容乱的不成样子,毫无条理和秩序.这个成语和两件历史事实有关联,知之者不多. 一件是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着手消减了一些封国领地,收归中央管理.吴王刘濞立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等六王于公元154年,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  相似文献   

11.
Bob 《海外英语》2004,(9):2-3
Dear Friends,Some of our previous columns have been on serious themes. We havedelved into subjects like Love and Death and Ambition and Success. This ispretty heavy stuff. Now, it is time to let our imagination flow into fantasy.In America and in other western nations, every Chinese restaurant serves"fortune cookies" at the end of each meal. Inside each of these cookies is a small slipof paper with a brief message. It is customary for the diners to read their "fortunes"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闻传播中的逆反现象普遍存在,改革开放前处于隐蔽状态,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受众逆反现象研究、逆反效应研究、对策研究和汇入对抗式解读研究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宁都起义的爆发固然与"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政治形势有关,而中共自大革命时期就对起义部队进行的政治影响,中共地下组织在该部队中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和对起义的周密安排布署,中共中央和苏区党的指导、配合,才是起义之所以爆发和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Sinclair Lewis is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who won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Babbitt is considered to be his magnum opus. Babbitt is also the protagonist's name in this book. As a rich merchant who lived in America over the 1920 s, Babbitt was tired of his monotonous life. So he began to do a series of rebel activities, but his rebellion failed at last.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cause of failure in his rebellion from two aspects: internal cause and external cause.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起义给已处于捉襟见肘的清政府财政以沉重的打击,其相应出台的财政措施.则给甘肃财政以深刻的间接影响。由于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清廷又无力顾及,甘肃统治只能通过加深对甘肃人民的剥削来维持其统治,自上而下的恶性财政体制,最终引发了甘肃回民起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内太平天国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内对太平天国的研究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出版的以太平天国为主题的学位论文8篇,学术论文70余篇,内容涉及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不同于以往的是,比较类研究和心理研究等角度的探讨是2008年太平天国相关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7.
民变是晚清政府最后十年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无论在次数上还是在广泛性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湖北民变是全国民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湖北民变的类型及原因、政府的"应变"举措、民变的影响和思考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见民变推动了湖北辛亥革命的进程,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其社会效应是复杂多元的。  相似文献   

18.
精神反叛与灵魂拯救--王小波创作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作家王小波及其作品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旨在揭示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的虚无的文化虚荣心和面对现实的畸形承受能力。王小波作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作家人格上的精神反叛以及由精神反叛的初衷引发的灵魂拯救,从而在精神反叛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二是从当前文坛文本肆无忌惮的性描写与传统士大夫文化对“性”躲躲闪闪的道貌崖然的尴尬对抗中,揭示其“性学”的真实内涵,指明灵魂拯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对象、叙事模式和叙事观念等各个层面都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先锋性。这些先锋性是在两方后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为反叛80年代前期文学叙事中的精英意识而产生的。但这种反叛并不彻底,透过对精英意识的表层反叛,看到的却是对精英意识的深层皈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