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奶奶的针线包很普通,只有手掌那么大。由于使用的年数多了,显得十分陈旧。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淘气地将奶奶的针线包里的针和线拿出来在客厅里学着奶奶的样子缝缝补补,爷爷见了高兴地笑着说:“哟,奶奶的传家宝有传人了!”那时,我不知道爷爷为什么那么高兴,只是听到夸奖后,心里美滋滋的。  相似文献   

2.
针线箩筐     
《家教世界》2011,(11):42-42
前面的小凳(dengde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3.
从《宁宁的针线包》谈说话能力的培养酒泉市西大街小学刘兴芳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创设情境是使学生爱说的关键,激发兴趣又是成功的大门。为激发儿童说话兴趣,在教学《宁宁的针线包》时,我先拿出自己制作的针线包展示在小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我...  相似文献   

4.
我爱针线包     
爸爸是一名军人,在他的随身物品中,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针线包,是入伍时部队发的。那草绿色的针线包已经十分陈旧了,但爸爸对它仍爱不释手,每次爸爸下基层都带着它。那次搬家时,爸爸发现针线包没了,便向妈妈要,妈妈说:“你现在是领导了,家里又有缝纫机,还要针线包做什么?”“不行不行,针线  相似文献   

5.
一、提问时应注意“先扎后兵”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思考,不然会使学生心中无数,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也起不到促使全班同学动脑动口的作用。 二、抓住核心,把握实质 教师设计问题要从整体目标出发,抓住核心,突出实质问题,考虑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这个问题可以是学生模糊和忽略的地方,也可以是学生虽有感受但领会不深刻的地方。如教《周总理的睡衣》这篇看图学文,第三自然段重点讲的是针线包,如果学生仅仅是结合图而简单了解针线包上绣着红五星,邓奶奶一直带着它这是很不够的,应抓住实质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6.
在复式班劳动课教学中,我根据劳动课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联系,根据复式教学特点,充分运用当地的教学条件及优势,合理搭配,科学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异科搭配,利用教育教学目的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异中求同,完成共同的目的。二年级音乐课《小小针线包》,三年级劳动课《缝制针线包》,都包含着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品质的教育内容,我把它们搭配在一起,课堂上采用合——分——合的结构;先合,了解针线包的用途,再分,二年级学唱新歌《小小针线包》,处于动态教学,三年级操作,缝制针线包,是静态教学。无声的操作与放声的歌唱同时进行,相得益彰;最后,再合,齐唱《小小针线包》,升华感情,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班级针线包     
正在我们班级的图书角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针线包。这个不起眼的针线包里,藏着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周二下午,第一节课是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到操场上热身。我做完扩胸运动,开始弓步压腿。只听"刺啦"一声,我的裤子裂开了!"糟了!"我的脸顿时红得像写春联的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奈之下,我只好偷偷溜回教室。  相似文献   

8.
《周总理的睡衣》是一篇看图学文.凭借画面学课文,通过学习,知道图文讲的是什么,图文告诉我们些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这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课后思考练习中的三个问题紧连着课文的这三段内容.教学重点在第一、三自然段,难点是“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为什么特别引人注目”这个问题.为了落实本课教学任务,可以从下边几个方面去组织教学.1、充分发挥图的作用.学习课文前,在进行简要的准备性谈话之后,凭借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可安排五次看图.第一次看图,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还有什么?画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次看图,要在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之上,说出“邓奶奶”、“护土”、“针线包”这几部分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第三次仔细看图,说一说邓奶奶在干什么?她做得怎样?(引出第一自然段,再学习课文).第四次认真看图,回答:邓奶奶、护士面前有什么?读第三自然段,看课文中的哪几句话是画中的内容?(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五次看图,把整幅画的内容连起来看,边看边总结全文.理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周总结为什么总是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五次看图,每次的目的、要求都不相同,如果与学文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9.
空箱子     
大嘴兔子的奶奶去世了,她很想念奶奶。小时候,一直是奶奶照顾她。奶奶有一只藤条箱,那里面曾经装着奶奶经常使用的各种东西,针线剪刀,那是奶奶用来帮她缝补衣服的;医药箱,里面装着她常用的药物;五颜六色的纸张,那是奶奶给她叠纸鹤、叠小人儿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礼物     
熊奶奶的腿不能动了,瘫痪了,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熊奶奶多孤独,多寂寞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每个星期天都会到熊奶奶家去玩,为熊奶奶唱歌、跳舞,陪熊奶奶聊天,替熊奶奶干活,打扫房子,熊奶奶总是乐得合不拢嘴。玩累了,小动物们会围坐在熊奶奶身旁,吃着甜甜的果酱,听熊奶奶讲美丽的童话故事。有了小动物们的陪伴,熊奶奶不孤独,也不寂寞了。星期一,小动物们上幼儿园了,只剩下熊奶奶一个人,熊奶奶又感到孤独和寂寞了。小动物们知道了,他们决定想个办法,让熊奶奶每天都感到有人陪伴在身旁。小猴说:“我们每天推着熊奶奶一起去…  相似文献   

11.
我的奶奶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前几年待在家里,整天与锅碗瓢盆打交道,忙得不亦乐乎。可这两年,家里添了微波炉、煤气灶……奶奶只好从厨房“下岗”了。闲来无事,几个老人便约奶奶打麻将,可几天下来,奶奶不乐意了。原来,输了钱奶奶心疼;赢了钱,奶奶一激动,血压又升高了。看来,奶奶注定与麻将无缘。看到奶奶无精打采的,我不禁想到让奶奶学会上网,交到更多的朋友,这样,她就不会觉得无聊了。星期天,我把奶奶拉到电脑前,准备教奶奶上网。开始奶奶怎么也不肯,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玩这新潮干吗。”“亏您平时还教我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出示画面,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地唱着儿歌: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为奶奶搬凳子,奶奶笑哈哈!奶奶年纪大.嘴里缺了牙,我给奶奶倒杯茶,奶奶笑哈哈!让学生自由跟唱。以儿歌为话题联系实际谈话,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相似文献   

13.
奶奶走的时候是个冬天。蕾拉握着奶奶枯树枝一样的手,眼泪便流了出来。从小,她就一直害怕这一天,怕奶奶走了,可奶奶还是走了。泪水模糊之际,这二十年,蕾拉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全都涌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初中时,父母给我买了一台电脑。考上北京仪器仪表工业学校以后,我开始了网上冲浪。我的第一个“伊妹儿”,寄给了远在西安的、我最亲爱的奶奶。叔叔收到我祝奶奶八十大寿的邮件后,立即骑车送给了奶奶。见到我的“伊妹儿”,奶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奶奶自言自语道:“楠楠长大了,懂事了。”在奶奶眼中,我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虽然有时通过电话向奶奶问候,可懒惰的我却从未给奶奶写过信。这次破天荒收到了我用因特网发来的贺信,奶奶立刻觉得我已经成为大人。奶奶是30年代的大学生。在奶奶眼中,只有成熟又有头脑的人,才可能应用电脑与…  相似文献   

15.
    
雨,飘飘洒洒……那滴滴雨珠哟!飘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记不清那是什么时候了,那时,我正在上幼儿园。天,正下着如牛毛般的春雨,到处都是雨点儿。放学了,我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奶奶来接我。不一会儿,一个身影从苍茫的雨中向我走来。“奶奶,奶奶,我在这儿!”我兴奋地叫着冲向奶奶。奶奶举着伞,牵着我的手,此时,我发现伞好似失去重心般往我这边靠着,而奶奶却淋着雨……“奶奶,伞歪了?”我好奇地问道。“傻孩子,奶奶身体好嘛,淋点儿雨,怕什么!”奶奶边说还边拍拍自己的胸脯。我和奶奶在笑声中慢慢地走在苍茫的雨里……一颗雨…  相似文献   

16.
好强的欣欣     
清晨,我和往常一样,站在活动室门口,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欣欣奶奶一脸愁容,我迎上去问:“您这是怎么了?不舒服吗?”奶奶长叹了一声,轻轻地对我说:“郭老师,我都快愁死了,您说这可怎么办呢?”我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奶奶告诉我,昨天,欣欣一见到奶奶就问,她是不是不好?听到孙女的问题,奶奶敏感地意识到欣欣肯定有事,在奶奶的启发、诱导下,欣欣含着泪对奶奶说出了事情的原由。  相似文献   

17.
    
雨,飘飘洒洒……那滴雨珠哟!飘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记得,那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天,正下着如牛毛般的春雨,到处都是雨点儿。放学了,我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奶奶来接我。不一会儿,一个身影从苍茫的雨点中走来。“奶奶,奶奶,我在这儿!”我兴奋地叫着,便冲向奶奶。奶奶举起那把伞,牵着我的手。此时,我发现伞好似失去重心似的往我这边靠着,而奶奶,却淋着雨……“奶奶,伞歪了?”我好奇地问道。“傻孩子,奶奶身体好呗,淋点儿雨,怕什么!”奶奶边说还边拍拍自己的胸脯。我和奶奶在一阵笑声中消失在苍茫的雨点中了……一滴雨珠,…  相似文献   

18.
课本剧     
课本剧张衡时间晚上。地点院子里。人物张衡、爷爷、奶奶。天幕碧蓝的夜空布满了星星。幕启张衡坐在院子里,头靠在奶奶身上。奶奶(摸着张衡的头)孩子,奶奶给你讲一个故事,爱听吗?张衡爱听!奶奶您说吧。奶奶从前,在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个老爷爷,他……(张衡的眼...  相似文献   

19.
杨登荣  吴琼华 《红领巾》2009,(6):I0004-I0004
奶奶从外面打工回来了,我发现她那张憔悴的脸上又长出了几条深深的皱纹。我心里一痛,脑海里浮现出奶奶拼命工作、拼命挣钱的样子,我好想对奶奶说:“谢谢您,奶奶,您辛苦了!”可是,我总是说不出口。  相似文献   

20.
奶奶已经去世八年了。随着岁月的飞逝,对奶奶的许多记忆也日渐模糊了,可儿时听到奶奶讲述的许多故事,却至今依然铭刻于心,不能忘怀。自夸一点说,如今我这生活节俭,忠厚诚实的作风,很大程度源于奶奶的熏陶,其丰富的故事内涵对我的思想品德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定型”作用。回过头来仔细品味,方解奶奶的良苦用心,并愈加感到奶奶才是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