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星大历险     
正在类地行星中,有一些备受关注,比如火星,还有一些较受冷落,比如水星。其实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科幻作品里,水星都自有它的特色。毫无存在感的水星2016年最重要的天文学发现之一就是天文学家们在半人马座α星系中找到了类地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比邻星b,距地球只有4.24光年,比其他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都要近得多,而且这颗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背景7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其"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目前,人类已知的大部分系外类地行星都是由"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它已发现了4696个系外行星候选者,确认了1030颗系外行星,其中有12颗宜居带内的系外类地行星直径介于地球的1——2倍之间,它们都有可能与地球相似。那么,"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如何寻找这些系外类地行星的呢?  相似文献   

3.
仰宇 《金秋科苑》2011,(12):86-87
美国天文学家透露,世界最大全动射电望远镜本周开始寻找外星生命踪迹,目标是86颗可能栖息生命的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4.
美国天文学家透露,世界最大全动射电望远镜本周开始寻找外星生命踪迹,目标是86颗可能栖息生命的类地行星。这意味着尽管专为寻找外星生命设计的利器艾伦望远镜阵列因资金紧缺而关闭,搜寻地外文明项目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众》2009,(6):17-17
寻找类地行星的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两颗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一个接近于合适的体积,另一个则处于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光芒万丈的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不起眼的恒星,大多数恒星其实不是我们熟悉的太阳这副模样。它们中许多温度比太阳低,体型也比太阳小,它们就是所谓的矮恒星。天文学家在这些恒星的周围,相继发现了一些类地行星,围绕在  相似文献   

7.
<正>"忒休斯号"已经进入减速的后期,淡紫色的开普勒-22b肉眼可见。这次航行意义非凡,对于航天事业来说,开普勒-22b是人类早在2011年就确定的一颗类地行星,这颗位于"宜居带"中,并且围绕着一颗和太阳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被NASA亲切地称为地球的"双胞胎"。只是开普勒-22b距离地球有600光年,按照当时宇宙飞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发现类地行星的消息,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搞得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了。8月25日,天文学家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望远镜,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旁边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2016年上半年,欧南台设在智利拉西亚天文台的望远镜在其他设施和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利用  相似文献   

9.
宇宙的空旷让我们感到孤独。即使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到我们这里也有4.22光年的路程。在半人马座中,有三颗恒星,分别是阿尔法A、阿尔法B和一颗红矮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即比邻星。天文学家原本对在半人马座中找到类地行星并不抱什么希望,因为那里的恒星系统很复杂,能  相似文献   

10.
经过数月努力后,美国航空航天局不久前宣布放弃修复“外星猎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开普勒”由此结束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主要任务。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一共找到了3277颗太阳系外行星候选体,成为当之无愧的追“星”一族。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发射升空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迄今已取得累累硕果,并准备进入延长任务阶段。开普勒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通过揭开数千颗行星的神秘面纱,弄明白行星系的主要特征,更重要的是查明星系里到底有多少"类地行星"。下面是过去3年多来开普勒获得的一些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2.
蝌蚪互答     
2012年第4期张微读者问:世界末日来临时,人类将逃向哪里? 倘若世界末日在几个或十几个世纪后才发生,依照人类现在的科技探索能力的发展速度来看,人类应该能找到一颗类地行星并逃向那里。若世界末日在近期发生的话,人类终不能幸免于难,只有两个地方可以逃:天堂和地狱。  相似文献   

13.
假设太阳演化为白矮星的终止质量范围是0.4551~0.5813 M⊙,太阳抛射壳层的速率远大于类地行星的公转速率,认为太阳的质量变化是瞬间的。在太阳抛射壳层的模型下,类地行星获得的径向速率的数值与其公转速率的数值在同一量级,类地行星的轨道偏心率的变化范围是1.7949~0.7240。  相似文献   

14.
虽然画面略显模糊,但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天文学家预言,找到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日子可能已经不远。  相似文献   

15.
正去别的星球看一看、玩一玩,甚至干脆住下来,是许多科幻迷的梦想。科学家们也在未雨绸缪,为人类寻找"第二家园"。从火星、半人马座到开普勒452b,他们的目光越投越远。然而现实问题是,就算找到一颗合适的类地行星,我们也没办法搬过去。面临考验的不仅是航天技术,恐怕还有人类的寿命。以电影《阿凡达》中在半人马座虚构的"潘多拉"星球为例,要前往这颗距我们4.4光年的星球,即使按"太阳神2号"创造的人类飞行器速度纪录(约每小时25万千米)来计算,也需要差不多2万年。  相似文献   

16.
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可能存在生命的类地行星绝非易事,可是如果我们能知道哪些恒星周围会有这类行星存在,那么搜索工作一定会变得事半功倍。最近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天文学家提出,对太阳化学组成的分析可以为我们寻找类地行星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可能存在生命的类地行星绝非易事,可是如果我们能知道哪些恒星周围会有这类行星存在,那么搜索工作一定会变得事半功倍。最近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天文学家提出,对太阳化学组成的分析可以为我们寻找类地行星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它能用来搜寻恒星周围的尘埃云,为探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相信看过本期《那会是另一个“地球”吗?》文章的读者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有生命迹象存在的类地行星,如何去实地考察一番呢?如果行星的主人是高级智慧生命,那么地球人如何前去拜访呢?这一切有待于光子火箭奇迹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这是以日本大地震等几起自然灾害为起始的一年,也是以"最小类地行星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有所存在迹象"等系列科学发现为结尾的一年,这就是2011年,回首青山,未及入梦,已然要匆匆掠去。近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发表了一篇科学评论文章,概括性回顾了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