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庆亮老师在2010年10月“山东省历史优质课评选暨公开课观摩活动”中执教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课。这节课内容丰富,日常教学中一般处理成两课时,考虑到观摩课的要求,刘庆亮老师将其调整、设计为一课时。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参加江苏省历史教师培训中,我有幸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观摩了三节《抗日战争》公开教学,感触良多,获益匪浅.三位承担公开教学任务的教师:西交大苏州附中殷莲子老师、南京市文枢中学王德文老师、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曾婧老师的课精彩纷呈、各有特点.但也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把情感教育的目的公开说给学生,而不是通过历史的情境和细节来促使学生去感悟.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却很难实现对其进行量化与评价.通过观摩三节《抗日战争》公开教学,就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位校长请笔者去观摩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老师执教《10的认识》。这位老师创设了很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听课的教师都很欣赏她的上课状态。但是,笔者对她的教学环节进行统计,7个环节中,只有让学生用"摆小棒"来操作完成“10的分成”这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4.
从李惠军老师的这节课中笔者领悟到了 ’历史学科五大核 心素养不是相互独立、自成系统的碎片,而是混合交织、紧密联 系的整体。的确,诚如李惠军老师在课后的讲座中所说的一 样:“我上这堂课始终在思考核心素养立意下,选材是否指向核 心素养,这节课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 一线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达成,需要的正是李老师这份“刻意 而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2 0 0 4年 2月 18日 ,在理工大学附中初一五班的第七节课上 ,笔者讲授《隋的统一和大运河》一课 (我校教科室的领导和老师观摩了本课 )。课堂教学中笔者随机处理了多个课堂随机问题 ,现将几个典型随机问题介绍如下。当课程进行到第二个大内容大运河的开凿时 ,我展示视频材料《大运河》 ,力图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大运河 ,并为探究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走向、作用作好铺垫。视频材料刚刚播放结束 ,学生晓天就提出 :“老师 ,开挖大运河的那么多土 ,是怎么处理的啊 ?!”“是啊 ,土怎么办呐 ?”不少学生对此感兴趣。面对一双双渴求答…  相似文献   

6.
笔者观摩了一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屈辱的岁月”展示课,其中教师的情态、教学语言、课堂气氛、多媒体的应用等自不必说,尤其是教学中能始终突出“屈辱”为情感主线,牢牢把握三个条约的内容、影响、意义来展开教学,让听者觉得获益匪浅。然而这堂课在洗尽铅华之后却越发彰显“史实缺失”的痛处;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我有幸到北京参加了“中美科学教育交流活动”,观摩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小学教材的制定和执行者、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唐纳·克里兰女士执教的“测试载重车的运动”一课。在这节课上,中国学生的精彩表现让美国老师惊叹不已,而美国老师的精彩教学让与会老师兴奋不已。在150分钟不间断的教学中,学生和听课老师没有丝毫倦意。这使我有机会管窥到美国小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去美国考察,在密歇根州的一所小学观摩了一节有趣的魔术课。这节课叫“断绳复原”。就是把一节完整的绳子从中间剪断,经过巧妙的表演,断开的绳子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原状。上课的詹姆斯老师示范表演时,学生们个个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观看,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8日和8月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广深佛三地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讨会,观摩了四节高三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课。这四节课中有2节课的授课教师来自深圳吴磊名教师工作室.另外2节分别由番禺象贤中学的黄华林老师和顺德容山中学的陈维坚老师授课,  相似文献   

10.
殷莲子老师讲《抗日战争》一课,从热点、知识整合、史料、教学情境等多角度设计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给了我们思考方向,完善了我们的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讲述的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多数知识是需要通过学生去直接体验来获得的,如果在教学中有意地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会大为改观。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场景,采取角色扮演,实现与历史的“亲密接触”,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体味历史,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历史场景中感受真实的生活。如上《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我组织学生演出了一幕小品《老师与学生》。有五个学生出演,一个学生负责旁白,一个学生扮演扔纸屑者,依次出场的另外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倾向儒家、法家、…  相似文献   

12.
在贵刊刊登的“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两个课例中,笔者有幸观摩了钱云祥老师的这节课,对其上课的过程感同身受,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开发课程资源,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1.利用插图、图片演示历史情境。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能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一位老师为使学生理解“重庆谈判”这个问题,该教师不是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利用书中的两幅图片:“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和“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14.
公霞  王吉鹏 《辽宁教育》2013,(11):90-92
2013年5月28~30日,全国“人教版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郑玲玲老师在会上执教了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一课,并获一等奖。郑老师的这节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这节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模型思想。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采用枚举法、假设法、反证法等,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模型;  相似文献   

15.
“神入”(Empathy)一词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意思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此法,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研究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的译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历史神入的概念、特征和一节神入课的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16.
雷清兰 《江西教育》2023,(18):54-56
<正>“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8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能够用数对表示大家的座位,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经验。特级教师张齐华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上过“确定位置”这节课。笔者觉得,欣赏张老师的课,最关键的是学习张老师怎么去引领学生,怎么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张老师的课是一场思维的盛宴,一线教师可以从张老师的课中学到:引领学生、发散思维、明思善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老师的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7.
【案例】近日,听一位老师执教作文指导课。这是一节“情境—体验—话题”作文指导课,习作目的是“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设置了如下三个教学情境:1.上课伊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朋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正当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时,  相似文献   

18.
在贵刊刊登的“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两个课例中,笔者有幸观摩了钱云祥老师的这节课,对其上课的过程感同身受,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初中数学新课改已进行了三年多,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正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从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和谐共存、讲求实效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钱云祥老师执教的“相似图形的特征(第一课时)”一课,就是实践这一变化的一堂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朱红青 《山东教育》2012,(29):40-41
历史之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要"创设"情境,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从而让学生神入历史,引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历史。实践证明,有效的情境教学的确能够引导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下面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些许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次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中,有四位老师均开设了圆锥曲线的起始课.笔者对这四节同课异构的起始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以下分别尝试从课题引入、建构概念、课堂小结三个方面来阐述,意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有效途径.一、课题引入新课程更加强调数学应用,因而教材中增加了很多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一方面引发学生形成意识——所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