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是,在我国的具体司法实践中,宪法并没有作为法院裁判案件的直接法律依据。从建国以来到现在,我国各级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在裁判文书中只引用基本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作为裁判案件的具体法律依据,而没有将宪法作为直接的法律依据在文书中援引。因此,宪法在我国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实际上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各种法律法规的母法;另一方面,它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  相似文献   

2.
宪法中的人身自由既是公法上的权利,也是私法上的权利。作为私法上的权利,我国民事立法对人身自由并无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将人身自由转化为人格尊严,再将人格尊严转化为名誉权,并通过名誉权实现人身自由的法律保护。这一过程体现了法官的规范思维、整体思维和实用思维。为减少解释,最大限度地尊重成文法,法官有时在裁判文书中援引(相对于法律而言)更为具体的宪法条文。当宪法条文成为裁判规范任一构成要素的组成部分时,宪法就被司法适用了。  相似文献   

3.
"宪法司法化"是在民事、行政司法活动当中,当法律、法规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出现缺位的情况下,法官针对具体案件直接援引宪法条文作为裁判依据的活动。我国的"宪法司法化"活动,在司法实践领域、理论研究领域以及制度建设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而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传统行政权影响下的司法不独立与不自由。  相似文献   

4.
文本分析方法是宪法解释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宪法文本分析,是指以对宪法条文的文字和词组为基础,结合宪法条文的上下文,对宪法条文的字义作极其狭隘的、准确的解释。本文从宪法文本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宪法文本的价值、如何进行宪法文本分析三个方面作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讨论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然而,宪法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裁决文书中直接援引以及宪法是否可以司法适用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可以在司法中适用.部门法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就应该首先诉诸于部门法;当部门法缺失时,法院就应当诉诸于宪法,而不应当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审理.同时,宪法的司法适用存在适用的主导:一是宪法间接性援引,二是使合宪性解释成为一种宪法义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虽未建立律师费转移支付制度,但相关司法解释和案例已大量存在。通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以及其他有关律师费的典型案例中法院的裁判进路,进而得出其裁判基础。接着对法院的裁判基础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进路,以更好地规范我国法院对律师费转移支付的裁判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人格权是民法上的权利,之所以出现宪法司法化的现象,通过对宪法与民法功能分析,不是因为人格权是宪法上的权利有意为之,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然人的利益,法院站在宪法秩序的高度,通过引用宪法条款,以弥补原本属于民法的具体人格权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国内一度引起学者专家争议的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已经经过学者一番严谨讨论,但是"宪法可以司法化"吗?"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提法是否妥当?宪法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裁决文书中直接援引?宪法是否可以司法适用?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宪法的地位决定了宪法的权威,但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可以在司法中适用。部门法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就应该诉诸部门法;当部门法缺失时,法院还应当诉诸宪法,而不应当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审理。宪法司法适用的主旨:一是宪法间接性援引,二是使合宪性解释成为一种宪法义务。  相似文献   

9.
宪法司法化是指宪法可以像其他法律法规一样进入司法程序,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目前仍被排除在诉讼之外。推进宪法司法化的进程:要消解宪法司法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宪法解释权和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权,肯定宪法基本权利对于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法院裁判应严格遵循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这一宪法根本原则,通过审判权的行使来调整利益冲突,保障公民诉权,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尊重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条例》在规定政府信息公开I法律救济途径时,由于并未充分考虑其独特性质,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传统的法律救济手段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与尴尬。因此,应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知情权以基本权利的地位;待时机成熟时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位阶,由条例上升为法律;调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审查方式,增加屏蔽审理程序;提高公民权利观念,加强政府法治理念,畅通救济途径。这样才能更加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民事纠纷不断出现,对实体法未明确规定的正当权利是否予以司法救济成为法院面临的难题,为了保护法律未明确规定的权利而产生的诉的利益应当从宪法权利、社会价值观念、公共政策、公共舆论以及国外立法实践几个因素去衡量,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及纠纷的最终解决,同时防止新型民事纠纷的滥诉和审判权的滥用。而所谓诉的利益是为了考量“具体请求的内容是否具有进行本案判决之必要性及实效性”而设置的一个要件。  相似文献   

13.
民事执行,作为私权实现的重要途径,不仅决定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更关乎国家裁判的权威性与威慑力以及人们对国家的司法乃至法制的信任程度。大量涌现的“执行难”案件不断困扰着人民法院的工作,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故对“民事执行”进行了定义后,总结其特点,并对其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归纳了解决“执行难”的对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为更好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执行制度提供可行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现行民诉法规定了例外情形下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诉讼代理制度又为当事人不出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不仅民诉法中很多重要原则和制度无法正常运作,而且直接动摇了民事裁判的基础——案件事实真相。当事人出庭应作为民诉法中的基本制度、成为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常态,民诉法修订时应明确设立当事人亲自出庭制度,并就其例外作出明确规定,以及当事人应出庭而不出庭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适当地运用法律方法有助于法官实现对违法未成年人的教育功效。在少年司法活动中,司法者要在“司法者”思维与“社会工作者”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同时,法官应注意法庭语言对未成年人审判对象的影响。基于此,通过普法使社会群体对犯罪少年的轻刑化、缓刑化给予理解与支持,建立健全“法官社会化”的支持系统,强化法官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在立法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笔认为,应当明确是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选择权。明确规定因犯罪引起的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专属审理该犯罪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取消对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权内容的限制,取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参照规章。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规章的参照适用经历了发展演变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5号指导案例对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规章"不予适用",适当、充分地行使了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对规章的选择适用权。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参照规章时,对合法有效的规章有权作为裁判依据,予以适用;对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规章有权拒绝作为裁判依据,不予适用。  相似文献   

18.
刑法上的原因自由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界,历来有众多学说对立。为维护“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之原则,通常要将实行行为的范围扩大到原因行为阶段或者类比于间接正犯,但也由此产生众多问题。根据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原因自由行为性质上当属修正的构成要件行为。遵循“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原因行为必须在故意或过失的支配下,结合基本的构成要件行为,方具有可罚性。在我国的立法上,对原因自由行为的规定过于单一,应当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三鹿毒奶粉事件是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肇事企业不但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同样,政府及其执法人员不但要严格履行执法责任,也应该因为先前的渎职行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只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以戒来者,避免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0.
法律冲突是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但是对于行政法律冲突学术界研究甚少。即使有研究,也主要聚焦在不同位阶的行政法律冲突、新旧行政法律冲突、一般法与特别法之间的冲突上,很少研究互不包容的两个行政区域所制定的法律、规章之间的冲突。但是实践中又大量存在,因此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区际行政法律冲突”与“区域行政法律冲突”两个新概念,作者在比较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实体法、冲突法、国际条约、行政合作、违宪审查等不同途径解决两种行政法律冲突的方法,以期能够对实践中正确解决行政法律冲突及完善相关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