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1930年代国产电影新派导演之一的代表孙瑜,他作品的"新"除了着力表述时代最强音之一的左翼精神之外,所启用的演员也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标准和特色。因此,在强调《体育皇后》①左翼性质的同时,影片又始终是从新知识分子的审美角度出发,进而表现出左翼电影借助市民电影表现手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惊悚影片和中国有声电影史上的第三部高票房影片,无论它具有怎样的恐怖特色,也不论它曾获得怎样的历史评价,在我看来,《夜半歌声》既不属于左翼电影,也不具备国防电影的属性,它只是一部新市民电影:将极具市场卖点的歌舞场景与惊悚元素结合在一个传统的三角模式当中,引领着新市民电影在1937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艺术实践是对影像艺术的不断探索与考究所形成的,与此同时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格调.从张元的"即兴创作"《北京杂种》,到娄烨的"个性化叙事"《周末情人》,再到贾樟柯的"臆造的纪实影片"《小武》,第六代导演从注重现实题材,到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影片的信息,以及画面的运动、色彩、光线、声音等影像.为了迎合大众的观影口味并且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效果,本文从审美理念、影片风格、文化觉醒三方面对第六代导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从《奋斗》1合二为一的主题与始终如一的阶级性,以及旧市民电影情色、暴力元素与左翼电影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影片的前54分钟完全是旧市民电影的体格,后30分钟则是左翼电影雏形的生硬添加,这样做的目的为的是迎合市场需求。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年底向民众公映的《奋斗》再次证明,1932年是中国电影史上新、旧电影的交替之年,即旧市民电影开始全面被左翼电影覆盖和取代的时段;史东山编导的《奋斗》,是一部旧市民电影向左翼电影强行转型的过渡性文本。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全国公映的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延续了几年前建国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的超级明星阵容,并继续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之路.主旋律电影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被指定担负确定的意识形态生产任务,而这一传统最早可以溯源到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传统.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策略及其历史发展,试图揭示其与近期主旋律电影策略的相似性,并将其看作是在市场化背景下主旋律影片策略的演变与回归.  相似文献   

6.
蔡楚生编导的《王老五》(王次龙、蓝苹主演)既不是国防电影,也不是左翼电影,而是属于新(兴)电影(运动)的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一般会在对社会现实采取相对温和的批判立场的同时,积极采取新技术主义的制片路线,即一方面强化和大比例地配置歌舞元素,另一方面,注重和强调影片的喜剧色彩,承接性地发展旧市民电影固有的艺术特征,并以此作为市场营销的主导方针。  相似文献   

7.
现在看来,作为1937年当年的7部贺岁片之一,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压岁钱》既不是左翼电影,也不是国防电影,而是多少与此相关联的另一种电影类型,即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特征是最大程度的强化歌舞元素,注重叙事策略,更强调电影视听语言的娱乐功能,在反映现实人生的同时,保持温和的政治批判立场。换言之,1937年的国产影片,已经只剩下新市民电影一种类型、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8.
左翼电影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政治思想体制的强烈冲击之中主动地走向市场化运作:题材的现实主义与革命内容吻合时代读者焦点;创作的含蓄婉转和深入实际便于影片顺利分娩;影评的广告效应和指导创作促进电影的消费和再生产;明星的平民塑造和生活叙事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这些强调观众、研究市场的措施最终实现了左翼先进文化思想用电影手段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1932年新电影出现之前的中国早期电影,都属于旧市民电影形态。因此,1931年出品的无声片《恋爱与义务》既是旧市民电影晚期的代表,又是即将到来的新电影的雏形。以《恋爱与义务》为例可以看出,一方面,影片的模式化表达范式与伦理的世俗化图解,合乎旧市民电影的传统性、伦理性、教化性和保守性等特征,另一方面,这些特征又为以后的新的电影形态如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尤其是新民族主义电影的出现奠定了法理、道德和艺术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4年,第六代导演刁亦男的新黑色电影作品《白日焰火》备受业界关注.影片将现实题材、黑色电影、霓虹美学等元素进行完美融合,以"白日焰火"作为隐喻符号,揭露出潜藏于影像文本下的人性欲望.拨开电影表面的悬疑迷雾,影片人物塑造、狂醉场景氛围的营造、强力意志的宣泄等层面都体现着非理性的精神特质,小人物的悲剧亦蕴含着形而上的强...  相似文献   

11.
1932年之前的旧市民电影,其所有暴力行为都属于伦理层面的善恶对决,而1932年出现的左翼电影打破了这种道德框架并将其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进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瑜编导的《火山情血》可称之为新中国电影模式的胚胎。影片所表现的阶级性的四个层次及其暴力性的内涵,颠覆了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并就此完成了从旧市民电影的个体暴力向集体、阶级暴力的过渡转换。影片后半部分的情色元素和对情感个体性的侧重,以及知识分子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又呈现出与后来新中国电影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主动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大批左翼电影人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以左翼电影文化为主体,开创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左翼电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十字街头》与1937年所有的新市民电影一样,既有左翼电影元素的片段式借用,又有国防电影的时代精神点缀。相对特殊的一点在于,由于编导的个人原因,左翼电影转型痕迹相当浓重。以往对影片"生动明朗"和喜剧化的艺术表现风格的论断,其实已经触摸到了新市民电影典型套路的软肋:以世俗的爱情和喜剧化处理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实处境,却成功地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即"蚁族"的历史性存在显影定格。  相似文献   

14.
1959年特吕弗拍摄的《四百下》掀起了法国新浪潮的波澜,这种以表现少男少女青春成长期的影片成为世界电影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特吕弗之后又使用《四百下》中的同一个演员,随着他长大跟踪拍摄了主人公安托万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的四部系列电影。成为电影史上唯一的自传体式的系列成长电影。成长电影始终以人的情感、心灵和思绪作为表现的主体。淡化情节和人为的性格塑造,重视人物性情的自然发展和意识的非理性流露,讲究心灵的节奏,追求画面与音乐的浑然天成,形成了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类型片完全不同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电影形式。在亚洲,受法国新浪潮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过台湾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日本电影新浪潮,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掀起的电影语言革命性突破的浪潮。在这些波澜中,成长电影始终是最灿烂的浪花。  相似文献   

15.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的主流国产电影制作,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左翼电影传统和国防电影运动背景的内在影响,因此,新市民电影在继续有条件地选取借助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思想元素的同时,始终注重并大力开发使用从旧市民电影继承而来的主题和题材资源,并在及时吸收时尚元素的基础上,彰显和扩大其世俗品位与和艺术趣味的追求和影响,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喜剧片《如此繁华》就是这样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王含笑 《今传媒》2015,(4):79-80
2014年,张艺谋导演重新回归艺术片领域,拍摄了电影《归来》,片名意味深长,寓意深重,上映后,不仅在业界获得了好评,在群众中也反响不错,票房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文就《归来》这部影片,从多个方面浅析这部艺术影片的成功之处,分析这部票房口碑皆不错的片子是如何成功的,从电影《归来》看中国艺术片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电影《一个勺子》是演员陈建斌转任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它是根据小说《奔跑的月光》改编而来的,凭借该片荣获了金马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并成功入围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多项奖项,最终斩获导演处女作奖,这些奖项的获得足以证明陈建斌由一个演员向导演转型的成功。该片无论是从影片题材选择、叙事手法运用、还是细节表现等方面,都有导演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把握。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以期给予未来同类型题材电影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艳娥 《新闻世界》2013,(12):138-139
2013年8月2日,由刘杰导演的《青春派》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影片讲述了"90后"高中生奋战高考的校园故事,开启了中国青春电影的新模式。影片沿袭刘杰一贯的写实风格,用第六代导演的眼光,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让校园青春电影第一次实现了"我的青春我做主",勇敢尝试"早恋"这个雷区。  相似文献   

19.
女性题材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不断拓展之中.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女性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其中的优秀影片,不仅集中表现了"典型"的女性特质,而且有不少是以社会新语境下"强势女性"为主角的影片,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新女性形象和新颖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田源 《声屏世界》2022,(3):32-34
2018年,青年导演胡波凭借遗作《大象席地而坐》获得国内国外多个大奖,这些奖项是国内和国际观众对这位已故的优秀青年最好的纪念礼物.同时,《大象席地而坐》斩获大奖也引发了电影各界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导演和其遗作极大的关注.胡波将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成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在原作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人物线索,也同时改变了影片的叙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