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 ,对原有表象加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 ,或者依据语言、文字的描述而形成相应形象的认识活动。空间想象是在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几何形体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 ,提高解题能力。一、直观演示 ,引导想象例 1 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 2分米 ,向容器中倒入 5升水 ,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 ,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 1 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这道题要求“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而石头的体积等于石头排开的水的体积 ,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为了帮助…  相似文献   

2.
把一块石头捆绑在一块轻质木板上,放入水中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当石头在木板上面时,木板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如果把木板翻过来,使木板下面的石头完全浸没于水,这时木板浸没水中的体积应为:  相似文献   

3.
水面上浮着一只小船,船上装有石头,若把石头卸下并投入水中,水面是升高还是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54页第7题: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题目:(2002年全国复赛题第27题)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而液体和固体则不能通过,容器的质量为1g,体积为0.04L,容器内盛有32.5g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相似文献   

6.
在标准状况下,将NH3充满容器,将容器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水充满容器(假设产物不扩散).求容器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7.
题目:均匀圆柱体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当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于水面上,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1200帕。若将木块浸没在水中部分削去,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400帕,求木块的密度。  相似文献   

8.
浮力的问答     
问:如把一底面光滑的正圆柱体放在玻璃容器内,该物体的底面与容器底紧密接触,然后向容器内加水,并使整个物体沉没在水中,这个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答:沉没在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的正圆柱体,如果该物体的底面与容器底紧密接触,也就是说,物体下面没有液体,那末该  相似文献   

9.
把一块石头捆绑在一块轻质木板上,放入水中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当石头在木板上面时,木板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如果把木板翻过来,使木板下面的石头完全浸没于水,这时木板浸没水中的体积应为:  相似文献   

10.
题1 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cm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  相似文献   

11.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它来源于生活,这在理论上怎样解释呢? 水壶中的水达到一定温度时,容器底部和器壁会出现一些小汽泡,这种小汽泡是由吸附在容器壁和溶在水中的空气形成。汽泡中除了一定量的空气外,还有因受汽热而产生的饱和水汽。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向汽泡内蒸发的水汽就逐渐增多,汽泡内的压强也就增大,导致小汽泡逐渐膨胀,在浮力作用下由底部上升。  相似文献   

12.
题目有一个高为h=40厘米,横截面积S二25厘米‘的圆筒形薄壳形容器B,其质量为100克,现装入半筒(l/ZV)某种液体A,并将容器B封闭后放入水中,该容器恰好能悬浮于水中不动,如容器中B内空气质量不计.求:若装入液体A的体积变为l/3V,容器B仍保持竖直状态,当容器平衡时,圆筒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多大?根据题意:B中装入半筒(l/ZV)A液体,将容器B封闭后放入水中,B容器在水中悬浮画出图示甲;当B容器内装人A液体问/3V)时,A和B的总重力减小,则有F#>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B容器将上浮,最后在水面呈漂浮状态画出图示…  相似文献   

13.
两颗石头     
在长江边上,有两颗石头。一颗晶莹剔透,色泽金黄,我们就叫它“小黄石”吧;另一颗普普通通,颜色黝黑,我们就叫它“小黑石”吧。这两颗石头是一对很好的朋友,经常在水中一起跳舞,一起唱歌。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阿房宫赋》有一句“钉头磷磷”,编者在课本222页注释为:“[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该注的依据,大概是来自刘桢《赠从弟三首》:“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辞海》注:磷磷,水中见石貌。音为阳平(línlín)。课本注者以为是石头突立水面之貌。其实,“水中见石”是言水澄澈,石可见,不是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刘诗亦有所本,《文选》此句李善引《毛诗》曰:“杨之水,白头磷磷。”毛苌传曰:“清澈也。”由此可见,把“磷磷”释为“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似不妥。“磷磷”…  相似文献   

15.
检查裂置的气密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玻管向容器里鼓空气,若有鼓不进空气的感觉,即属不漏气。另一种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的手掌贴住容器,使容器里的空气微微受热膨胀,如果装置不漏气,则水里  相似文献   

16.
正石头,无处不在。山上有,地上有,水中有,有时,天外还会飞来石头——陨石。不过,有的石头会移动,不是外界因素,是自己在动,那就奇怪了。会动的石头在海里,瞧(题图),灰不溜秋的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珊瑚礁上。告诉你,它貌似石头,其实它是条鱼——石头鱼。  相似文献   

17.
题目:如图所示,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将一个均匀的圆柱体A放入水中静止时,圆柱体有五分之一的长度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内B处的压强增大了58.8Pa,求:(1)圆柱体A的密度.(2)如果将圆柱体A全部压入水中和全部拿出相比较,B处水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本题是某校初三模拟考试中的一道题,从考试情况看,这道题的正确率很低,全校312名初三学生中,只有6人全部做对,但却出现了几种错误和正确地解法,归纳如下:错解一:(1)由于圆柱体A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ρ水gv排=ρAgSh,故ρA=ρ水h排/h=1/…  相似文献   

18.
例题:一个盛有水、底面积为 S_容的柱形容器,投入一正方体蜡块(截面积为S_物),蜡块漂浮于水面上,已知错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_排(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则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容器中水未溢出)△h为:  相似文献   

19.
一、反应叠加法例1 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相似文献   

20.
水中的石头     
石头和山石分离,沿着山势滚下来, 掉进山间小溪。水很柔,温和地接纳了它。它随水漂流。它在水中看到很多同伴。它们全是圆圆的身材。只有它有棱有角。它是一个不同的石头。它在水中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