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简宁 《滇中文化》2006,(1):16-18
群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经济是群众化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政治制约群众化的发展,群众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科学与化是推动群众化发展的有力因素。继承与创新是群众化发展的内在动因。研究群众化发展的诸因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群众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指导群众化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2.
《滇中文化》2004,(2):29-29
《滇中化》是玉溪市化局主管,市化馆(原市群艺馆)主办的群众化内部刊物。原刊名为《玉溪革命艺》、《玉溪化》、《溪苑》、《玉溪群众化》等,办刊历时三十多年。是玉溪市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刊物,几经易名,但其为群众化工作服务的性质一直没有变。《滇中化》从1988年以来  相似文献   

3.
四十放歌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玉溪也和全国其他地州市一样,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化馆。从那时起,玉溪就开始有了群众化工作,有了群众化专业之说。  相似文献   

4.
群众化源远流长,自有了人类,就有了群众化。我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群众化始终冲破各种社会环境的制约而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通过不断的继承和创新,形成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化宝库。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随着各种大众传媒化的深入和渗透.不仅对城市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形式.对农村群众也有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农村群众对精神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农村群众化活动凸现出的档次和水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以易门县为例,随着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对化消费需求逐渐提高,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在广大农村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传媒覆盖千家万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进了农村群众化层次和享受品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前进方向”,是当前党和国家非常明确地把化建设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如此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到执政党的要素之一。这使我们化工作心明眼亮,倍受鼓舞。结合玉溪群众化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找准我们的工作位置,准确把握社会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个人是社会的终极单位.社会则是个人的存在方式。化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党在“十六大”中提出新的目标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化则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质、方向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又是作为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作为城市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精英化陷入危机,大众化泥沙  相似文献   

8.
简宁 《滇中文化》2006,(2):18-20
随着“三农”问题的日显重要,农村群众化的发展与繁荣也成了不可小视的问题。现有的群众化队伍是否能承担起新时期农村化工作的重任,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化馆长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娴 《滇中文化》2004,(3):18-21
群众化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樊如霞  王榕平 《寻根》2001,(2):92-96
中华茶化是自然化与人化的联姻,是以茶为核心的物质功能、社会风向、学艺术风韵的有机总汇。茶馆,以其各种特色,特别是以其社会性群众性功能的显目突出,成为中华茶化的纷彩杂花,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我党成立80年乃至共产主义一百年关于化的理论、路线、方针的高度概括、总结,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时代性、先进性、现实性、普遍性和包容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乃至一切健康化的行动指南。作为群众化工作,在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我们深感其意义的重大,认识到了所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化工作身居务抓落实化工作任务的第一线,是化工作新政策、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能否实现、能否有新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化精神生活”这个中心,本着新形势下“敢想新问题、敢出新点子、敢闯新路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抓落实,扎扎实实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认真完成,我们的化工作才会有成效,我们的化事业才会有希望。那么,作为基层化工作如何才能抓好落实工作呢?笔从多年的农村基层化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应从以下“五要”人手,切实抓好基层化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群众化产业”的命题,是基于国家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化馆(站)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群众化事业的发展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群众化的发展面对很多困难和新的机遇,这种紧迫形势而必须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文化一统文化娱乐的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文化市场也日趋活跃。在文化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群众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关系认识不一致,从而出现了一些偏面的认识,这无论是对群众文化还是市场文化的发展都不利。特别是在当前体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15.
5月4日,我如约来到瑞士驻华使馆,采访了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先生(Dominique Dreyer)。最早认识他是去年年初,经罗马尼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鲁白安先生介绍认识,那时得知周铎勉是现在在中国工作的老资格汉学家之一,对中国化很有研究。在和他一年的交往中,我发现这位大使还是位音乐家,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民俗化对他的影响时时可见,他继承、利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例子也在在皆是。中国优秀民俗化的继承和运用是流淌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化血液。考察邓小平与中国民俗化的关系,可以从一定角度了解邓小平是如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化的,又是怎样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理论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化活动是以广大农民群众为活动主体,以农民群众自娱、自教、自乐为主导动机,以满足农民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由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以自身为主角)或间接(观赏他人)参与的一切化艺术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8.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无声语言和标志,是民族化最直观的系统状态,是一笔珍贵的化遗产,是一种可资开发的潜在资源。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认真保护、科学开发是保持这口源泉不竭的关键所在。面对目前民族化资源的流失和云南建设民族化大省的实施,抢救和保护这项资源成了我省群众化工作的一项任务。怎样抢救和保护呢?这里我以办地方民族服饰展的经验谈一点民族服饰资料田野采集前的准备事项。  相似文献   

19.
艺是社会生活的一根极其敏感的神经,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心理状态乃至行为准则,都必须要从社会生活的大舞台折射到艺活动的小舞台。长期的实践与体验,使人们对艺的审美、娱乐、保健(即身心调节)、聚合、宣传教育的综合功能,已经形成了共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精神化的需求也日愈强烈。一方面,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理负荷的持续增大,使人们希望在闲暇时间有一个较为轻松与平和的沟通场合和缓冲地带,有一种比较愉悦活泼的化生活,以释放日愈积累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化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化部门的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注重先进化代表的实践。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围绕建设现代化名城的目标,坚持化工作的重心在农村这一指导思想,全市农村化事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化活动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质量不断提高,氛围越来越浓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