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融入教学素材,让生活融入教学方法,让生活融入数学应用,让生活激发创造欲望,那么学生就会亲近数学,数学课堂也会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融入教学素材,让生活融入教学方法,让生活融入数学应用,让生活激发创造欲望,那么学生就会亲近数学,数学课堂也会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还数学课堂的本来面目。做到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做到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应该说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践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人文教育是数学课堂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它能使数学课堂有生机和色彩.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求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激情、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展现学生数学思维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到互相碰撞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潜能,让所学的知识真正活起来,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有趣,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带学生走进数学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课堂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提炼出数学模型和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维就蕴含在生活的底色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还原数学课堂的生活本色,追寻数学原味,借助生活元素,让学生探寻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张将职业院校的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实际生活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数学体系的完全展开,忽视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忽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回归生活的数学课堂教学,将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来学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的抽象性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起来了无兴趣。其实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严密性、逻辑性,如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和妙用,学生自然兴趣大增。以生活情景为背景进行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能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且加以解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生活成为数学课堂的源泉和动力呢?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是充满智慧、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毫无生气的符号的堆砌和排列;数学不再囿于书本、教室,而是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与家庭、社会融通起来,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使学生、数学、生活三者融为一体。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认识,在体验鲜活数学知识的同时,产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让"生本教育"理念走进数学课堂的几点作法: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近数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让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卓猷通 《考试周刊》2011,(91):76-76
数学课理论性强,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让学生疲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运用幽默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笑声中"悟其道,明其理",数学课堂就将变得生动、有趣、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学生的心中,数学课堂似乎大多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他(她)们的生活情境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笔者从调查入手,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倡教师用生活化的数学去"融化"冰冷的数学课堂,不再让学生因为数学的枯燥、乏味而远离数学课堂,从而慢慢地爱上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如何才能把生活实际与数学思维真正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出数学课堂的活力?笔者做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现实情景,让数学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林琦璋 《考试周刊》2014,(33):68-69
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在数学课上"动起来"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可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数学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质疑让学生动起来;采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打造基于学本位的"五让"数学课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需要,也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需要,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应有"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意识和内容 教师应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形成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内容是真实的,可学的,可用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和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