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化商品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是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以贵州小黄村侗族大歌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探讨侗歌的商品化对侗歌传承的影响,发现小黄侗族大歌的商品化过程包含了文化资源的品牌化和商品化两个阶段.商品化过程中含有异地文化商品化和本地文化商品化两种形式,二者都推进了侗族大歌的传承:本地文化商品化主要体现为表演队、侗歌表演的出现,他们从多方面推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以侗歌产品在异地的展演以及打(文艺)工等方式为主的侗歌文化的异地商品化则提升了小黄侗族大歌的知名度,增加了外界对小黄侗歌的关注,增强了村民自豪感,促进了侗歌的社区传承意愿.  相似文献   

2.
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劳动胜利的欢庆等各种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侗歌的审美特征可以从很多方面得以体现。论文通过对侗族民歌的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力、审美实践、审美形象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侗族民歌为侗族族群文化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姿多彩的侗族民歌仍然广泛存活于侗族人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演唱侗歌并非纯粹的艺术行为,而是审美交流的一种基础方式,相应地形成了一整套运用侗歌表演来展演审美习俗的繁复而固定表演机制.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旅游者文化心理的变化,侗族民歌文化的表演机制和文化功能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交迁,引发了侗歌文化功能的全面革新.  相似文献   

4.
<正> 自古以来,侗族就是一个爱歌、善歌的民族,歌声伴随他们度过漫漫长夜,也带着他们迎接民族的新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侗歌在侗族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哪里有侗家,哪里就有侗歌。难怪人们常说侗乡是诗的故乡、歌的海洋。  相似文献   

5.
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民间音乐,曲调丰富,种类繁多。如侗歌、芦笙、琵琶、侗戏等。其中侗歌又有许多歌腔类别。对通道部分传统流行侗歌的种类特点进行分析、对比、说明,力求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侗族民歌,为侗族民歌的发展与保护,普及与繁荣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侗歌的起源及其形式类别 ,着重论述了侗歌中的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的主要特征、特点及其社会意义 ,为了解、研究和弘扬侗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侗歌是侗族民歌的简称,侗歌可分为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侗语称大歌为"嘎老",小歌为"嘎啦"。"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啦"是小的意思,虽然都属于侗歌范畴,但"嘎老"、"嘎啦"在演唱形式上,内容表现上,风格上,音乐语言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侗族歌舞、曲艺及建筑艺术 侗族歌舞艺术及其整体感/陈永柳/广西民族研究—1989(4)—115 侗族歌谣探源/卜蓬//苗侗文坛(黔东南)—1991(3)—70 侗歌的种类/石开忠//民族文化—1981(3)—15 侗族舞蹈活动简介/吴少光//黔东南民族民间艺术交流—1985(1)—16 侗俗与歌舞/隆振彪//邵阳师专学报(湘)—1991(1)—78—80 试论北侗民歌的翻译整理及其形式特色/山雨//民族民间文学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272~281 侗族的民族舞蹈/高维廉 罗丽丽//贵州民族研究—1982(1)—87 侗族芦笙舞蹈概述/杨保愿//民族艺术—1990(1)—134~140 怀化地区侗族芦笙舞/王定兴//怀化师专学报(湘)—1992(4)—19~22  相似文献   

9.
位于湖南怀化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民族文化保持相对较为完整的侗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侗歌、侗舞、侗琵琶都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其侗族喉路歌鏊是侗族多声民歌的典型代表,歌唱形态,在歌唱表演、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侗族喉路歌蓥的调式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麦琪 《初中生》2006,(11):F0002-F0002
小黄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楼依山傍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恰似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这里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鼓楼,风雨桥,吹芒笙,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款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11.
以大歌为标志的侗歌艺术,走出了国门唱响了世界,侗族因此赢得了"一个东方音乐民族"的美称;由此展开的话题讨论,目标在于探讨具有民间"诗史"与"诗论"特征的"养心"论,在何种意义上对侗歌艺术的内在品质、品格与外在规定性的影响作用。结论认为,被尊为美的化身的歌师是"耶乡歌海"的引领者;《歌师传》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把处在开山祖的位置上的歌师及其美学追求、诗学见解记录了下来;而"养心"论的提出,系侗族对侗歌艺术作经验性总结与理论性概括,且标明一个民族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启示是,"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命题的提出,其依据不依附于外在形式,而蕴含在诸如侗歌艺术的"古老纯正"、"清泉闪光"般的内在品质、品格及其原生性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2.
侗族信仰与祭祀文化是侗族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侗族信仰与祭祀文化在侗族社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文化内涵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仍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侗族的游艺民俗是在当地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传承的,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侗族的生活中,各种游艺活动不但起到了娱乐身心的作用,而且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发挥了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明代的《三国演义》在侗汉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以歌谣的形式在侗族北部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因语境、媒介、主体的不同,侗语生活世界中的《三国演义》在叙事方式、思想主题、故事情节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表达友情和显示才学的象征意义。《三国演义》题材侗歌深层次体现出了文化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5.
“萨岁”安殿仪式是通道坪坦村侗民祭萨活动的事项,具有活态的基础美与本质美、目的美与境界美、功能关与价值美等多重美的内涵与关的特征。其村寨文化建设的文化价值显见。其中的侗歌侗舞,具有村民自娱自乐、提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娱乐价值;其所蕴涵的生态知识,有建设美丽侗寨的生态知识价值;其中的伦理观念、和谐追求等等,有传承侗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伦理价值以及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侗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草标现象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标的社会功能有表明归属、提示、示警、禁忌、约会、祈祷等,对社会和谐起到了明显作用。草标文化已经成为侗族社会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得到了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到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林溪乡冠洞村冠小屯的百家宴。
  刚进侗寨,侗胞们身穿民族服饰拦在寨口,唱着侗歌进行“拦路”迎客,等我们用现代歌曲一一对答后,才被迎进寨。原来,“拦路”迎宾是侗族隆重的迎宾仪式,是接待客人的最高礼节。  相似文献   

18.
上梁仪式是侗族传统民居建造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活动,也是侗族传统仪式文化中典型的仪式活动之一。从梁树选择到赠与答谢礼,上梁仪式一共包括七个细分仪式程序。整个上梁过程的繁复仪式展演和严格程序规则,呈现了侗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性外在表征,也是理解侗族文化逻辑和象征表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具有文化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9.
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在侗族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娱乐欢庆、节日活动,还是迎宾送客、生产生活等,都离不开鼓楼。鼓楼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是侗族显著的标识性符号,其建筑式样、功能作用、寓意等都展示了侗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行歌坐夜”主要流行于南部侗族地区,它是侗族民间恋爱习俗,反映了侗族独特的婚恋文化.侗族河歌以它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在“行歌坐夜”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和旋律抒情等特点.阐释“行歌坐夜”习俗及其文化内涵,探析侗族河歌文化特征,旨在让更多人关注与了解侗族的民俗文化以及民歌文化.同时,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