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的审丑美学内涵丰富,本文从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美就是丑、丑就是美发掘庄子的审丑美学的相对性的真意。  相似文献   

2.
美与丑总是相伴而生,动画艺术的内属性要求注定动画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其审丑性,这也是动画艺术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审丑,动画艺术将难以维系,也必将失去其生动、感人的一面。动画艺术的审丑性消解了一般电影的感染力,突出了一种陌生化的视觉体验,并且将这种体验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让我们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中西都有审丑的理论,它们共同圈定了审丑也是审美活动之一,具有独特价值.丑的形式因其新奇而引人关注;丑的意义在于使美更富个性;丑美不亚于优美、悲美的精神力量.丑具有积极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和西方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造成了中西在审丑观和审丑艺术实践上的明显差异.中国侧重于对丑美并存和对比性关系的认知,往往以丑反衬美,美是艺术表现的终极目的,而丑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西方则不仅将艺术创造中的审丑视为能引起快感的观照生活与求知的过程,而且发展到把丑看作社会现实与心灵现实更真实的本质的显现形式,其审丑艺术的表现显得更为直接和普遍.  相似文献   

5.
审丑教育是相对于审美教育提出来的。审美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可。但过多地强调审美教育,过多地突出审美教育的作用,使我们变得只会追求美的东西,对身边丑的事物、丑的现象麻木不仁。审丑教育就是要教我们的学生认识丑,揭示丑,具有一定的审丑意识和审丑能力,形成正确的审丑观。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6.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中、美作家代表,莫言和莫瑞森都可以称得上是“丑艺术家”:莫瑞森的作品展示了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进入后现代时期的审丑盛世;而莫言的作品则展示了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后现代时期的审丑特点.本论文通过展示“两莫”作品中的外表之丑、自然之丑、语言之丑和意象之丑探讨人物的人生之丑和人性之丑,并最终指出历史之丑是一切丑陋的根源.审丑的目的在于:认识丑——改变丑——通向美.  相似文献   

7.
美与丑,对中学生来说,是一对非常熟悉的概念,但又是一对相当模糊的概念。说其熟悉,表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常常会采用对比的方法来突现美或者丑:言其模糊,表现在对丑本身所蕴含的美知之不多,缺少感悟,作文中严重缺乏这方面的审丑体验。下面试作简单的赏析性介绍。一、丑的对比美。中学生审丑活动中有  相似文献   

8.
庄子将"丑"分为"形式丑"和"内容丑",前者是一种非恶之丑,后者则是包含着"恶"因素在内的恶之丑。这一区分体现出庄子作为先秦思想家感性心理的成熟和无惧于命运变幻莫测的勇气,也为人类剥离"丑"与"恶"这一思想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伴随着庄子区分"丑"与"恶"的成熟心理机制的是一颗趋善向美、审丑去恶的知耻之心,只有知耻方能严肃的审视丑而鞭挞恶,才会更好的审丑而非嗜丑,才不会以丑为美,以恶为美。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有美也有丑。美是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丑是否定性的审美价值,因此,生活中有审美和审丑。中学生对审美接触较多,而对审丑则了解不多也不深。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丑能力呢?笔者通过本文对于审丑能力的培养做下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莫言用民间审美与审丑的尺度构筑了《檀香刑》的精神家园高密东北乡。他以宏阔的眼光,以对民间本土文化的谙熟特质,寻求着历史、寻求着人性的全部美与丑;他以一种与精英意识和主流话语迥异的价值取向,打破美与丑的界限,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民间审美与审丑的二元悖论命题。  相似文献   

11.
美与丑是一种辩证关系.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往往只注意艺术中美的这一面,而忽视了其另一面--艺术丑的美,更忽视了艺术丑为何会产生美感的原因.中国古典小说《水浒》,就是在审丑中完成了美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中,人们无不提及美、赞扬美,讨厌丑、唾弃丑,因为丑“总能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难受等否定性的反应,甚至还会引起恶心等心理上的强烈反感”(《美学基本原理》147页,刘叔成等主编);但从艺术角度而言,用和谐优美的形式表现丑,揭示生活体现合规律性,反面肯定美体现合目的性,用艺术存在否定自身现实的美就产生了。 高中语文课本中,审丑描写占有一定比例,为了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鉴赏学习文章,本文特地谈谈这类课文的审丑描写。 一、以表现丑为主,从而体现中心的课文  相似文献   

13.
在影片《立春》中,丑是作为人生存的一种境遇来表现的。对丑的表现既没有停留在与美作对比从而突出美上.也没有走向荒诞和崇高。在这里,审丑本身成为目的。丑成为个体生存的一种无法改变的境遇,个体的反抗是无力的。个体无法摆脱这种境遇,只能对其进行妥协并且加以认同。  相似文献   

14.
从丑得以存在的背景、美丑的关系及其形而上的依据等方面比较庄子与雨果的审丑。庄子的审丑成就了中国艺术朴素自然之美,雨果的审丑指出了描绘丑怪事物的美学价值,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莫言是一位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当代作家,对传统的反叛使他走上了不断求新求奇的创作道路。在他的写作实践中,生活中各种丑的事物纷纷涌入他的笔下,丑成为其直接描写的对象。他用狂欢化的语言叙述丑的对象,对丑的描写超出了读者生理和心理的接受期待,打破了读者一直以来的审美追求,留下的震撼也是空前的。他对丑的表现是很值得重视的,而他的审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审丑对象的超界域;二是个性化的审丑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以审丑──审美的创造方式,将晚明社会的全部污秽和浊臭切割开来,剥露开来,借以引发人们对丑的极度憎恶和唾弃,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本文还分别从‘逆向反观:以美村丑”、“正向点化:以五喻丑”、“整体拓展:众丑兑”、“内观拓深:丑中寓美’”等不同层面入手,对《金瓶梅》的审丑──审美特色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指出这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借鉴这部巨著的艺术经验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简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8.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学语文教材的审“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丑只能引起人们的厌恶。可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如果能够正确地理解这种丑,并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巧妙地表现这种丑,使它成为生动的艺术形象,那么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丑,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形象来说,它却是美的。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存在着许多“丑”的形象,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正面形象的鉴赏,而忽略了对“丑”的形象的分析。其实,“丑”的形象也是艺  相似文献   

20.
美育与情感教育、文学教育相关联。近年来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受到重视,但美育之审丑教育仍旧被忽视。本文从语文美育的立场出发,阐述美与丑的联系,探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丑教育的因素,尤其强调审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