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知。人的全部认知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郝丽清 《师道》2009,(7):78-79
情感是人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不会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它总是以带有特殊色彩体验出来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在情感等方面的动态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情感教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人是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的。柳斌讲过:“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过去的教育没有把学生真正摆在“人”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师生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中的情感力量。使学生流于机械、被动,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不能沟通,反而形成了情感减力。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教学双方的创造力、在个别敏感的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以逃避教师指导为乐的畸形行为,现代教育开始重视情感在教育中的地位,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情感沟通呢?  相似文献   

5.
彭丽艳 《学周刊C版》2019,(9):153-153
人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人的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是带着某种情感来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是无效的。教师只有不断地以爱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人性的关怀,学生才会带着愉悦的情感去学习。  相似文献   

6.
信青霞 《现代语文》2005,(10):51-51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也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情绪很容易影响、感染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型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对教育目标的认知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情感型教学法,正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利用相关的事物唤起人的情感来激发引导人,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情感熏陶艺术的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8.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它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  相似文献   

9.
朱鸿颖 《考试周刊》2010,(15):232-232
情感是一种智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在我国大多数人虽知人有情感,但不认为它是智力。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认知快的论述中高度评价了情感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援用列宁的名言,说明了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人们的各种情感。又将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一项调查发现:85%的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讲课没有感情。这说明学生希望教师能带着感情讲课。有没有感情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愿不愿意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必须全身投入,尽量使感情的体验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融洽,相一致,从而打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后,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比具有强烈而突出的情感性。但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死水一潭。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陆燕 《考试周刊》2014,(32):133-134
正伟大导师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思想品德课如果没有感情,学生就无法愉快地接受知识。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缺乏情感艺术,枯燥乏味地从理论到理论地空洞说教,又怎能激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情感呢?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又怎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学目的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下面是我关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体会。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人的一切活动中,都伴随着情感的产生与渗入,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如何,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对教学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情绪饱满,对学生充满热情,学生就会受教师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喜悦、积极的心理活动,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接受知识快,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之一德国的教育学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醉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他的话突出指明了教师劳动艺术性的特点,而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染,感染性是感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情绪的波澜。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并成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一种推动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动力。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过程参与,而且也有情感过程参与。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类的感情,从来就不会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课堂上眉飞色舞.侃侃而淡.虽然十分卖力,但是下课后学生兴趣索然.无动于衷.打不起精神,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诸方面的,但其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教师忽视了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的参与,学生就不会有感情共鸣,更谈不上美感愉悦。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教育,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姜菡君 《考试周刊》2014,(24):171-172
<正>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情感教学,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健康的情感,是消融代沟阻隔、扫除认知障碍、实现师生感情沟通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其国 《考试周刊》2008,(48):108-10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和  相似文献   

19.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识,列宁说:"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在此,笔者做了如下探讨:一、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  相似文献   

20.
教育工作是极富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源泉.曾经有位名人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一些老师和学生表现出了对数学情感的缺失,很是让人忧虑.本文着重谈谈学生由于情感缺失而产生学习障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