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世纪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一些思考李进才教育事业是一项未来的事业,我国高等教育现在培养的人才都是跨世纪人才。这项工作具有怎样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造就好跨世纪人才,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面临的崭新课题。一、要从基本...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造就一批合格的新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必须要有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政治业务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外语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在培养造就新世纪的复合型人才中,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领导人才吉林工大宁波群,程钺,关致民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领导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同时又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高校长远发展的大事.通过多...  相似文献   

4.
加强文化素质培养 造就跨世纪人才石亚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对文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来。在面...  相似文献   

5.
加紧培养跨世纪的骨干教师队伍吉林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解荣华加紧培养造就跨世纪的骨于教师队伍,认真解决好教师队伍的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严重的问题.如何加紧培养和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骨干教师队伍呢?一、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领导要提高...  相似文献   

6.
培养跨世纪人才必须加强“五个教育”南京化工大学吴胜红,杨琦,赵庆华世纪之交,培养跨世纪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素质。在当今社会,素质就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人能够成功地应对社会现实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中国矿业大学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矿业大学闵建康龚荒姜利民关键词:跨世纪人才培养值此世纪之交,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战略,必须把跨世纪人才的选拔培养放到首要的位置。培养和造就一支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与骨...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舞台上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必须重视和抓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性任务,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此,谨就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及高校造就跨世纪人才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紧迫性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根据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要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实施“科教兴国”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人才,其任务是紧迫而艰巨的。应当明确,高等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德才兼优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高校精神和创造力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精神和创造力教育□张建卫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已成为维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兴衰的关键。作为孕育人才的高校,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毋庸讳言,创造力教育正日益提升为高等教育的重心,而高校精神则与创造力教育的发展紧密关联,相...  相似文献   

10.
培养跨世纪人才重在崇高品质和不倦学习精神的养成李湘云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一些杰出的学者、专家和政府首脑,为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提出了许多对策,其中最现实而又最有价值的对策,就是发展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素...  相似文献   

11.
文艺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文艺人才是开展文艺工作的基础,是建构文艺大厦的栋和梁。一个时期文艺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文艺人才政治素质和艺术素质的高低。繁荣文学艺术的首要任务是多出优秀作品,而培养文艺人才是多出优秀作品的前提和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批跨世纪文艺人才,是青海文艺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世纪之交,如何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转变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把握好师德建设、教学管理、校园环境三个重点,“三点一线”贯通全局,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办校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山大学选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思路与做法周兴梁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技文化诸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领域的角逐竟争,实质上是优秀人才的竟争。高等学校是造就国家人才的基地,培养...  相似文献   

15.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高校跨世纪的重要任务华东师范大学张止静世纪之交的钟声越来越近。面对新的世纪,生机勃勃的中国如何培养青年人才,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是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即将孕育的新世纪发出的问卷。一、跨世纪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确定到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教育源头抓起, "要注重从青少年着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指示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改进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小学德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德育模式,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造就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培养跨世纪经营管理人才势在必行张忠跨世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下简称“跨管人才”)是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管理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中青年骨干。跨管人才有很丰富的涵义:一是广泛性。跨管人才最适应新世纪所有的大、中、小型企业的需求.他能驾驭未来的企业.在市...  相似文献   

18.
面向新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艾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重新思考,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历史赋予军校的神圣使命.江主席指出;“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艺术的优秀人才.”这一重要指示,既是对我军跨世纪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总要求,也是对新时期军队院校教育提出的总目标,为军队院校跨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导社会发展的新世纪。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的人才,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应通过课外阅读,广泛积累知识,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早在7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