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依据泰来县地下水赋存条件及规律,对水质进行分析,并分别对生活饮用水、农田灌溉进行了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巍  朱兴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X):138-138,175
依据泰来县地下水赋存条件及规律,对水质进行分析,并分别对生活饮用水、农田灌溉进行了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地下水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国供水总量中,地下水约占17%,其中,1.9亿亩农田灌溉、20%~35%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靠抽取地下水。特别是在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开采量更大,已占全国开采总量的88%...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7):30-30
2003年8月,江西南康市农民朱干贤发明了一种名为“管子井”的管道取水技术,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我国南方浅层地下水丰富但地表干旱的农田灌溉,受到了水利专家和当地农民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地表水经由含水层的补给源进入地层并储存于其中形成的.地下水是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但是当非地下水原有的物质渗入地下水后就有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清除、治理及修复十分困难,不但经济投入大,技术上也有难度,而且时间周期长.同时地下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全国水资源量27940亿m3,其中地表水水资源量为19100亿m3,占总水资源的2/3,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 840亿m3,占总水资源量的1/3.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雄踞一端,占据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饮用水供水量的70%,农田灌溉水量的40%,工业用水量的38%,这种用水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6.
东大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长军 《资源科学》2004,26(2):80-87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区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101.3m3,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南阳市东大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4 个区4 个点,按人畜用水可规划为5 个区,按农业灌溉可规划为5 个区4 个点;对深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5 个区,除人畜用水外,深层地下水不得随意动用。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应采用可持续性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对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处,应采取回灌措施补给地下水。  相似文献   

7.
浅析塔里木垦区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垦区处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之间的河漫滩冲积平原上,本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因其水量小、矿化度高、水质差,埋藏较深,而均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具有土壤盐渍化的内在因素。目前垦区引用塔里木河水为灌溉用水,开发不当将会导致土壤次生盐化。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范土壤盐渍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农业大国,但是随着环境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对于地表水本就匮乏的偏远山区,农田的灌溉用水短缺形势更为严峻。本文根据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三个方向,对偏远山区农田灌溉问题的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该地区已有的水质分析全项目数据,确定数据可靠性之后,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用水3方面对金鸡滩水源地潜水进行供水水质评价: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生活用水水质评价;从成垢作用、起泡作用、腐蚀作用3方面进行锅炉用水水质评价;按照我国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美国的钠吸附比值方法(A)与全盐量结合对农田灌溉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梁季阳 《资源科学》1993,15(6):19-21
本文以在我国西南山区有代表性的贵州省部分穷困地区为例,论述了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灌溉缺水,而丰富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却在等待开发利用的状况。贫困山区能源供应严重不足,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丰富的水力资源却亟待开发。文中指出,水资源、水能资源的开发,将能促进农业生产、乡镇工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达到尽快脱贫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也属于国家实行的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一工作的开展能够对节水灌溉工作建设的科学研究与评估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重庆地区农田灌溉水的系数测算进行综合措施的分析,以此有效保证我国重庆地区的农田灌溉水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5)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省区,农田灌溉用水量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预测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主成份分析与趋势面模拟相结合的需水预测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定量地判别了内蒙古各盟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取第一、二主成分F1与F2。然后,以第一主成分F1与第二主成分F2为自变量,农田灌溉用水量Z为因变量,建立农田灌溉需水预测趋势面模型,并分析趋势面模型的拟合度。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决定性因素。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产值、粮食产量、年均气温是影响农田灌溉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内蒙古各盟市农田灌溉用水模拟采用三次趋势面方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为了有效的研究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本文结合相关工作开展,有效的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提高了工作认识,加强了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江西南康市农民朱干贤发明了一种名为“管子井”的管道取水技术,它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我国南方浅层地下水丰富但地表干旱的农田灌溉。几年前,南康市三江乡农民朱干贤受家用压水井的启发,率先在稻田边上植入三根钢管,配上一台水泵、一台柴油机抽水灌溉。由于投资少,效率高,抽水即可入田,这种技术很受农民青睐,他们亲切地称之为“管子井”。  相似文献   

15.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农田灌溉水平、机械装备水平、洪涝治理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近十年来的统计资料,对东北三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省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得分存在明显差距,辽宁省的优势体现在综合性上,而吉林省在农田灌溉和洪涝治理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黑龙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农田灌溉上,但机械装备水平不高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杰  黎红梅 《资源科学》2022,44(5):1066-1078
作为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公共设施,农田灌溉系统的有效治理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讨了资源禀赋、制度规则、社会文化、社会资本4个因素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协同影响,挖掘了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差异化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①单个独立因素并不能形成高与非高水平的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②高水平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可归为文化主导下制度与社会资本驱动型、资源主导下文化与社会资本驱动型、制度主导下社会文化驱动型3大类路径;非高水平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有资源-文化抑制型、资源-制度-社会资本抑制型2条路径。③高与非高水平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不能简单运用高绩效原因的反面解释非高绩效;对比发现社会文化和社会资本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高与非高绩效的影响更普遍。④高水平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路径中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存在替代关系;社会文化、制度规则对资源禀赋存在替代作用,是克服资源禀赋约束,提高治理绩效的可行手段。研究结果不仅为多因素联动影响农村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提供新分析思路,还可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蔡荣  蔡书凯 《资源科学》2013,35(8):1661-1667
本文利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740户农户调查样本,运用博弈模型逻辑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中不愿意参与农田灌溉实施建设的有274户,占37.0%,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缺乏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户主年龄、非农收入比重、农田灌溉设施状况和村组成员户数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种植规模和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包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鼓励农村耕地流转以促进规模化种植、扶持合作社发展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适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提高农业收入比重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水利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效益的几点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农田资源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9.
依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中农田灌溉水质评价标准,对五常市安家、光辉水稻生产基地20个灌溉水采样点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五常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所用灌溉水中的各污染物监测值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农田灌溉水标准值,说明该生产基地灌溉水质量优良,未经大型企业工业污染,符合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被列为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之一,其对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各省(市)人民政府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本项目以鄂西地区宜昌市为例,在对灌区用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宜昌市地形地貌、土壤质地、作物种类、水源分布、灌区分类及气候等因素,选取12处典型灌区,基于首尾测算方法,分析研究宜昌市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果为:宜昌市2018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