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荷花与荷花邮票《荷花》邮票所以定在8月4日发行,是颇有民情、诗意的。因古时江南风俗,旧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故有荷花是“六月花神”之说。1980年的8月4日,正好是旧历六月二十四日,确定这天发行《荷花》邮票,使荷花这一凌波仙子,在她的生日里,与国内外集邮爱好者见面,也算得一段佳话。荷花在我国诗人、画家笔下,早已人格化了。宋朝周敦颐爱莲成癖,写过一篇著名的《爱莲说》,赞扬了荷花  相似文献   

2.
张仲斌 《钓鱼》2009,(5):26-26
城市的公园中一般都有荷花池塘,在荷花塘中也有许多鱼,如果荷花池塘面积大,而且同潮水浜、其它池塘相通,或以前曾经放养过鲤、鳊、青、草等鱼苗,或多年没有清过荷花池塘,那么这些荷花池塘中的鱼比较多,个头也不小,值得我们在冬末早春的季节去垂钓。  相似文献   

3.
荷花的高洁典雅和舰丽飘逸为世人所共识。“出淤泥而不染”,又让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按耐不住,不吝把笔墨、水彩尽情挥洒在一波池塘中的荷花、荷叶之上,不少佳作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感慨万千。其中,张大千先生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绘画荷花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当代绘画荷花的卓越大家。  相似文献   

4.
正荷花是齐白石比较喜爱的题材,他一生画了不少荷花,粗略计算,有数十幅。齐白石爱荷花是有原因的。在1917年的一本《荷花》册页的一开中(图1),他特别题到:"出污泥而不染,余与张五皆足与此花流匹也。齐大并记。"可知,齐白石对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非常欣赏,并将之自比自况,荷花孤傲不染的花品与齐白石的心性非常契合,这也是齐白石屡屡画荷花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公园中一般都有荷花池塘,在荷花塘中也有许多鱼,如果荷花池塘面积大,而且同潮水浜、其它池塘相通,或以前曾经放养过鲤、鳊、青、草等鱼苗,或多年没有清过荷花池塘,那么这些荷花池塘中的鱼比较多,个头也不小,值得我们在冬末早春的季节去垂钓。到了冬末早春,尤其是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次数减少,许多公园荷花池塘水温渐渐地升高,水由清变浑浊,鱼逐步由深水区向浅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西部地区,珍稀濒危的动物很多,可谓是一个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西部地区的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这里不仅有在全国普遍可以见到的菊花、曼陀罗、射干、荷花、竹子、桧柏等花木,还有许多源于西部地区或者只能生长在西部地区的奇花异草,更有那些在世界各地已经绝迹、却在西部地区依然存在的被誉为“植物世界中的活化石”的子遗植物。  相似文献   

7.
梓荃 《收藏界》2010,(7):92-97
荷花是有名的夏花,以其高洁著称于世。夏秋时节,人乏蝉鸣,桃李无言,亭亭荷莲在一汪碧水中散发着沁人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因此世人冠以其许多美好的别名,如芙蕖、莲花、芙蓉、水华、水芸、玉环、泽芝等。荷花也博得艺术家的青睐,为其吟诗作画者历代不绝,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吟咏。嗣后,屈原、曹植、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孟郊、苏轼等,皆有咏荷花的诗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赞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动地刻划出了荷花的特色与气质。而南宋诗人宋万里的咏荷诗更是千古绝唱,至今仍被人们所传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不仅是绝佳的文学题材,历代画家们也多缘物寄情,借莲喻己,抒发自己清高孤傲、不入世俗的情怀。特别是文人画兴盛以来,善画荷花的大家层出不绝,并各具特色,在意境营造、笔墨建构、色彩运用、布阵取势等方面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其中包括宋人的《太液荷风图》,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还有明代画家吕纪的《残荷鹰鹭图》、王问的《荷花图》、周之冕的《莲渚文禽图》、陈栝的《平安瑞莲图》,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的《水木清华图》、陈洪绶《莲石图》、恽寿平的《荷花芦草图》,近现代陆恢的《花卉图》、齐白石的《秋荷》等。  相似文献   

8.
正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古往今来,无论是宫廷苑囿、私家庭园,还是现代园林布景,荷花都是常见的水生花卉。夏秋季节,人乏蝉鸣,桃李无言,而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莲在一汪碧水中散发出沁人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爱屋及乌,人见人爱的荷花也被广泛用于各类邮资票品中,而且不仅在中国,国外的邮品上也常见荷花优美的身姿。现在此介绍一些邮资机符资(戳)上的荷花图案,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9)
正荷花,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着清雅美丽和高洁情操,故自古不乏画荷者。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画家刘海粟,不仅山水画闻名遐迩,其花鸟画尤其是笔下荷花亦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他融贯中西,加入了大量的西方印象派绘画色彩,于国画传统的"青绿泼色"手法上采用了泼墨泼彩技巧画荷,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油画特征。所绘荷花别具一格,另创新风。  相似文献   

10.
天心 《收藏》2016,(5):46-55
荷花,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着清雅美丽和高洁情操,故自古不乏画荷者,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画家刘海粟,不仅山水画闻名遐迩,其花鸟画尤其是笔下荷花亦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他融贯中西,加入了大量的西方印象派绘画色彩,于国画传统的“青绿泼色”手法上采用了泼墨波彩技巧画荷,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油画特征。所绘荷花别具一格,另创新风。  相似文献   

11.
冯德宏 《收藏》2014,(4):90-93
没骨花鸟创始于北宋徐崇嗣,至清初恽南田趋于成熟。及至民国时期,吴湖帆的没骨法“吴装荷花”雍容艳雅,无与伦比,堪称画坛独步。影响所及,如弟子陆抑非、张守成,外孙女徐碉等,均有没骨法荷花画作传世,而以陆抑非没骨荷花得其师衣钵,又别树一帜。观陆氏荷花,“艳媚”过于其师,而仍未流于“俗媚”,达到了“艳”和“雅”之间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钓鱼》2008,(1):36-37
荷花塘,在祖国南方地区较多,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的太湖流域、上海、浙江的杭州、宁波等地,分布较广。由于荷花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颇高,促使农民多在河塘中栽种荷花。农民除了能大量收获莲子、莲心、荷叶、莲房、莲藕外,因在荷花塘内还放养一些鱼苗,所以又能得到鱼的丰收。  相似文献   

13.
作为集邮新人,我既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有规划性地收集过哪个系列的邮品,完全是兴之所至,心之所属。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误入藕花深处",从此,开始着迷于荷花封、片、戳的收集,在荷香莲影中"沉醉不知归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荷花"属睡莲目,莲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荷花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第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绿茵场上出现一百九十二朵出水荷花,在碧波中悠悠荡漾。瞬间,满池鲜花化作十二条彩龙从池中腾空跃起,摆尾含珠,狂欢劲舞,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观众们无不拍手称绝。这就是团体操表演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浙江长兴“荷花龙”舞。  相似文献   

15.
鲁祥 《中国钓鱼》2012,(3):76-77
去年惊蛰刚过几天,荷花坑就开竿了。消息传来,憋了一冬天的钓友王兴治师傅就坐不住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将昨晚上精心准备的渔具、饵料、窝子食往车上一装,直向荷花坑奔去。  相似文献   

16.
刘汉初 《钓鱼》2006,(16):68-69
荷花又名莲、芙蓉,生于浅水,花大呈粉红色或白色,叶绿如伞,水上开花结实,水下莲鞭长藕,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在有荷花的池塘,湖泊,水库中钓,选位十分重要,一般说,按其生长期选位定点是比较适宜,即:早期钓“角”——春天荷叶刚露出水面,叶如花成尖角时可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23日至7月23日,临时澳门市政局和中国兰花协会在澳门主办第14届全国荷花展。澳门邮电局刻用“第十四届全国荷花展”纪念邮戳(C028号),戳图为一朵绽开的荷花。纪念封(027号)图为一池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收藏》2023,(4):1-1
张大千一生钟爱荷花,喻其“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写荷之作多不胜数。但,其中国收藏CHINACOLLECTIONS绘于金屏风上的荷花由公开资料可知仅4件,上图的这件作于1973年的《花开十丈影参差》尺幅:170厘米×176厘米,便是其中之一。观此金屏风上的泼墨泼彩荷花,入眼尽是一片氮淋漓。只见左方荷梗数杆,挺拔秀立,破水而出;右见繁枝纵放,茂叶重重,上覆下盖,粉荷数朵。张大千善于捕捉荷花瞬间动态,利用层层淡墨形成的墨晕,巧妙地半透纸上金光,光影交错间,营造恍如风吹叶摇之动感。  相似文献   

19.
吕秀芳  邝建 《收藏界》2011,(9):125-125
绿水接天碧,荷花别样红。7月19日,"第八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暨2011蓝色交响.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展",在南戴河中华荷园珍荷苑景区隆重举行。这盛大庆典,引来了八方中外游客慕渴的目光。展览包括国内外雕塑家作品展和2011年大学生雕塑优秀作品展,展出国内外60名雕塑艺术家作品100多件,  相似文献   

20.
谢天赐 作品     
《收藏界》2013,(5):F0003-F0003
在传统与当代激烈碰撞的动荡中,谢天赐带着希望和梦想,用数十载的笔墨磨炼,以荷花题材为突破口,概念重组,运用泼墨构成大写意阐述哲理和佛意,以不断变化的空间错觉,成功地使花鸟画的古典图式走向当代形态。在荷花题材的成功,伸延到花鸟画的众多领域,作品随意随形,浑然一体,张扬着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