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欲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写《史记》的一个目的。一部历史,究其实质,到底是天意(即神意)的安排和体现,还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对于这个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司马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审美情感在司马迁写作《史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历史人物的选择和褒贬冲破了“史”的规范,喜欢“旁搜异闻”,予以著录,满腔热情地为古今那些德高行远、才华卓著的英雄贤才树碑立传;无情揭露和抨击凶官恶吏的恶德劣行,真正作到了“不隐恶”。这种情感来源于司马迁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因而既不是肤浅庸俗的滥情和无病呻吟,也不是个人爱好和恩怨的随意渲泄,带有普遍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以记叙人物为中心,表现了独树一帜的价值观。本文作一探索。1 “天人之际”问题即天(神或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在价值观的角度上说,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天主宰人,这种观点肯定了神的价值;二是人改造天(制天命),这种观点肯定了人的价值。司马迁否认主宰人之天,提出了以人为本探索天人关系的杰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说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重视人的价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金立义 《阅读》2010,(4):18-19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小节的时候,知道了因为一场飞来横祸引起司马迁悲愤交加。那么“飞来横祸”究竟是什么事情呢?为什么会引来司马迁的悲愤呢?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与屈原均以宏文名垂千古,但屈原之“志”为“存君兴国”,即通过君王来实现其“美政”理想,把楚国的事情办好;司马迁之“志”是撰著《史记》,以期名垂后世。屈原“无我”,司马迁“为我”;屈原无心插柳柳成荫,司马迁则是有意栽花花盛开。  相似文献   

6.
指出司马迁对文学的看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描写奇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主张文学反映现实;认为写作的动力在于“发愤”;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重视文学批评;自觉地将“文学”与“文章”分开。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叙述了司马迁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忍辱负重,耗时13年,写成鸿篇巨著——《史记》的故事。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抓住文眼发愤走进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史记》有力地刻划了人物形象,它与以前的历史著作《尚书》、《春秋》不同,与《左传》、《国语》电不同,把人物提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上来,表现了人的历史主动性。这是对“天命神授”观点的突破以至否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质的跃进。本文接着就项羽、刘邦以及韩信、李斯等人物形象,具体探讨了司马迁刻划人物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作为成功的文学经验,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传统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强调指出:司马迁以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殉了他的事业。学习为文,要学习为人。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同志在五十年代写了一篇短文《关于司马迁之死》(《历史研究》一九五六年第四期),说“司马迁之死是有问题的.”所谓“有问题”,就是说“司马迁死的有点不明不白”,是寿终正寝还是“下狱死”的呢?本文目的不在于想进一步论证司马迁到底是怎样死的,因为限于文献不足,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而想通过研究司马迁之死这样一个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更确切点说是如何理解古代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写《陈涉世家》,古之史家多讥之为自乱体系,今之学者则多誉之为同情农民战争。这种或贬之太低,或称誉过高,都有悖史迁的本意。据《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写《史记》就是要“布闻”汉代的“圣德”,记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最终目的是为巩固汉代大一统的政权服务。他判断历史是非的根本依据是汉代统治阶级的利益,史实的取舍、褒贬的分寸,都以不违反汉代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大限度。秦是被汉取而代之的,为证此取而代之的合法性,正义性,司马迁  相似文献   

11.
宋末刘辰翁在南宋倪思《班马异同》基础上撰著的《班马异同评》,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较早接触到人物形象问题的一部著作,它从赏鉴角度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史记》塑造人物的一些经验和“决窍”,如传记文学写人不仅要写“功状”,还要写出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写人必须绘声绘色,婉曲尽情,写出人的“意态”;写人还要突入人的灵魂,洞见人的肺腑,写出人的“心事”,等等。这对于后世作家和文学理论家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在:司马迁在创作中始终处于理性思辨与激情冲动交变的状态;作者将其强烈的功名心理处处显露于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刻画之中;《史记》在体现作者高度的实录精神同时,又鲜明地展示了作者主动以艺术家心态著史的特征。《史记》是司马迁伟大人格和人生价值的明证,堪称社会史诗与心灵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不仅开我国纪传文学的先河,而且对我国叙事性文学元杂剧有深远影响。《史记》所表现的司马迁的正直精神,激励并鼓舞着元杂剧作者们面对黑暗的现实敢于为民呐喊。元杂剧继承了司马迁的“爱奇”审美观,不仅描写了“倜傥非常”的英雄,而且描写了大量有奇特个性的平民形象,突破了儒家的中和之美,具有壮观的悲剧美。在人物塑造上,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在戏剧情节的安排上,元杂剧无处不显现出《史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大一统民族观指导下的炎黄共同体理论背后隐含着三重内在逻辑,即大一统的王朝观,通过探讨大一统王朝的民族分布格局来证明汉王朝的大一统源自“华夷一体”“天下一体”;“华夷共祖异族”观,“共祖”与“异族”辩证统一,凸显“天下一家”的“华夷之辨”;以华统夷的“汉为天下宗”,在炎黄共同体内“华夷有别”,“以华统夷”不是由血缘决定的,乃民族文化差异所致,刘汉王朝是唯一具备合法统一“华夷”的“天下宗”。它们还是炎黄共同体理论的终极目标,昭示出“华夷之辩”是如何从战国时的“华夏一统”发展成为司马迁的“华夷一统”。司马迁大一统思想主导下的炎黄共同体理论可视作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对后世的民族观、历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发展贡献了丰富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汉赋是大汉“一代之文学”,也是汉代文学一大宝藏。它对汉代散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史记》也有它的投影。司马迁偏爱辞赋,尤关注大赋的成就。《史记》与汉大赋都是西汉盛世社会思潮——“宣汉”的鸿篇巨制,是大气磅礴的时代回声,同时,均表现了文学自觉意识的艺术特征。一文一赋,两支奇葩。汉赋以显“物”为己任,《史记》则“以人物为中心”昭示了文学自觉意识的突进。  相似文献   

16.
孙犁芸斋小说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文革人物、朋友和女性三个系列。写文革人物 ,揭示其人性的邪恶和阴暗 ,也反映出引发、助长其如此的客观现实原因。写“朋友” ,通过几个既平凡又复杂如谜的难以理解的人物的故事 ,寄寓了老作家对人生特有的理解。写女性 ,则更多地写出对其命运的叹惋、隐忧和悲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历史著作,《史记》有很强的文学性,历来被称作“史传文学”。司马迁在真实完整地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同时,自然地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研读中学语文教材的节选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史记》的文学性是大有帮助的。 《史记》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司马迁成功的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是六朝新文学理论的先声。他对学术性的“文学”与文学性的“文章”的区分和对文学家、文学作品的重视影响了六朝人对文学不朽价值的认识和对文学规律的探讨;他提出的“发愤著书”理论影响到六朝文论中的“蓄愤说”和“怨愤说”;他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影响了六朝文论中的“通变”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以先进人物为主角的人物通讯,在涉及到周围群众时不能为了抬高主人公而贬低其他人,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有意无意地把群众写得落后、愚昧、渺小,用来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智慧和高大。要用“水涨船高”的方法来突出主人公。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反对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否定“天”的意志,十分重视把“人”的作用,对人才特别珍惜。在司马迁稍后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曾说过:“多爱,不忍,子长也。仲尼多爱,爱义;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司马迁(字子长)“爱奇”,是指什么呢?实际就是爱人才,爱奇才,爱那些具有卓异才华的人杰。司马迁在忍受腐刑这样的奇耻大辱之后,纵览古今,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在《报任安书》中,他说出了一段总结性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