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徐增林 《武当》2007,(10):I0004-I0004
武当明强宝剑大世界专业制作“蒋氏”武当系列宝剑,研制、开发了武当玄武剑、福寿康宁剑、武当镇宅宝剑、武当三丰剑、武当七星剑、桃木辟邪剑等几十个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剑作为古代一种常规兵器。多的不计其数。但由皇帝收藏和命人打造的剑,就显得十分珍贵了。从文献记载上看,魏、蜀、吴三国的霸主都曾收藏和制造了为数不多的几把剑。这批剑制作工艺水平很高,剑刃锋利无比,被古人视为稀世宝剑。 先说魏王的“宝剑”。据《典论》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命工匠打造了一批  相似文献   

3.
武当剑器     
剑器在武当道内原是做法事、搞庆典、行斋谯必备之器物。武当剑器原本是以桃木剑为假借,以特定的环境为道场,以具有较高智慧的修真高道为主导,开展所谓“降妖驱邪”,以“安其身”或以“定其所”的道教活动时使用的器具。后又演化为道徒拜别师父时,师父将拂尘、红绫及剑赠与徒弟作为告诫、醒示物。三尺青锋宝剑斩断情线尘缘。道徒一旦被俗事所恋,难以割舍,当想起师父所赠的三尺宝剑,当机立断,挥斩尘缘,一心向道,神定心安。所以,武当道内,剑是“斩妖驱魔”的利器,是正义的象征。修炼之时,“驱心魔”是里,有形剑为表,由表及里,表里如一,躯舞剑挥,自然一体。此即为武当剑的来历。  相似文献   

4.
当我走进被誉为中国百年老字号─—沈广隆剑铺的,就被这座坐落在浙工龙泉市东郊小山坡上的古老剑铺的神秘气氛所吸引。在这座裁满果树的小院落里,刀枪剑戟林立,一些花样翻新的龙泉剑更是形志各异,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宝剑都出自于本剑铺第三代掌门人、中国铸剑工艺美术大师沈新培之手。这些宝剑的名称十分好听:乾坤剑、龙虎剑、至尊剑、长寿剑、追魂剑、妖娆剑.霸王剑、银河剑、子母剑、云花剑……谈起这些剑的来历,这位年愈五十的老剑师,更是如数家珍;但谈起这些剑的价格,却令人昨舌,少则千元左右一把,最高档的竟价值888000元—…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4,(19):21
孔子佩剑,游历四方,教化无类,塑成中华文化数千年之道统。康熙持刀,扫平字内,一统江山,终奠定当今中国版图之大略。今世著名铸剑师胡小军,感佩此先师圣君之不朽功业,遂考证其所佩武器原形,精研古法,于宝剑之乡龙泉,经千锤百炼,终将“圣剑”“康熙战刀”锻造而出!此对刀剑,内蕴孔子、康熙之文治武功,外彰中华儿女之气节风骨!正可谓,一手擎圣剑,仁道自心中,双手持战刀,王道浩然生!藏此一剑一刀,便可时时感受中华千年之文武精神,直入内圣外王之境,正是尊贵者收藏、礼赠之上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有不少帝王嗜好宝剑,有些君王喜欢“切玉如割木”的锋利宝剑;有的天子喜欢“金银玳瑁”、“丽珠羽尾”装饰的宝剑,以作收藏、闲时御览。唐代皇帝同样两种兼有,也留下一些剑情美谈。 史书上说唐太宗李世民武功很高,他年青时一把弓箭在手“敢入万军擒贼”。他“四羽大箭”发无虚矢,敌人无不心惊胆跳,闻风而逃。 据说唐太宗喜欢收藏古剑,收藏品中有一把剑很是稀奇。每到晚上,古剑会随着天上的北斗而出现七颗星。唐太宗常在灯光下试验,每次皆灵验。他还邀请近臣一起观赏这件兵中奇物。最奇怪的是,当云一遮住天空北斗时“剑上逐星渐  相似文献   

7.
本期向读者介绍北京邮局投递员朱燕君收藏的中国抗战第一剑——中正剑。这是朱先生藏品中一件重要的文物,它见证了抗日战争的一段重要历史。中国抗战第一剑——中正剑此剑全长37公分,剑柄包黄铜皮,正面顶都为青天白日徽,中间刻有“团长蒋中正赠”字样,两侧各5朵梅花陪衬。背面同样,顶部青天白日徽,中间二行小字“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下面一行小字”第一团毕业纪念”,两侧各有5朵梅花陪衬。  相似文献   

8.
“沈广隆”是一家专业制造龙泉剑的百年老店。创始人沈庭璋开炉于晚清年间,号称“壬字号”。1911年,龙泉举行铸剑精英大比试,有名匠千字号,万字号等七家剑铺参赛,结果,沈庭璋一剑洞穿三个铜板,并把对方的剑劈成两段,一举夺得剑魁,知县杨毓其挥毫:“沈广隆剑铺”横  相似文献   

9.
秦子 《收藏》2006,(7):131-131
综合消息,5月1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将隐匿在北京的人面鱼纹盆送回陕西短期展出。这件国宝级文物在离开陕西半个世纪后,终于在6月初回娘家探亲。文物部门一位工作人员感叹道:“做了几十年文物工作,终于有机会看看人面鱼纹盆的真身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剑的起源,说法不一。如张氏《剑和剑艺》记述“古之剑,依据出土文物,始自石器时代,只有实物,少有记载”。简言之,剑起源于石器时代。并引用古籍中有载认为剑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相传,“黄帝”铸剑,“蚩尤”制剑之说。据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记载“一般认为早在商代已出现剑”。换言之,古代剑起源于商代。古代剑是宝贵的文物。文物是历史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关于古代剑的起源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后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8日,我们几个在日本的专业棋手自发组建了“华人围棋联合会”。我是莫名其妙地被推举为了会长,当我还在稀里糊涂中时,联合会的“官员”名单已经打印出来了。原来,联合会的发起人、原黑龙江的鲁健五段和四川的翁子瑜五段一碰头,再找几个棋手一协商,联合会的会长便“内定”了。把我抓住之后,他们便将联合会的性质、机构、宗旨等等一切交给我去思考,只留下一句话:“孔老,您指示,我们去做。”害得我差点没叫出声“天啊!”都是90年代后期的中青年人了,却仍然没有长大,看着这些在我眼中还是孩子的大人们,我只好勉为其难了。  相似文献   

12.
古代所有武林高手都希望自己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现代乒乓高手都乐意有一把所向披靡的球拍。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一把可手的乒乓兵器:李光祖可以调重心球拍。  相似文献   

13.
剑酬知己     
梅若冰忍不住赞道:“好剑!”古江山道:“你也亮剑吧!”“好!”梅若冰右手一伸,手里已多了一柄剑。一柄只剩下半截的若冰剑。古江山冷笑道:“难道你想用这样一柄破剑来杀我?”梅若冰道:“不会杀人的人用掌中之剑杀人,会杀人的人用心中之剑杀人。只要心中有剑,手中持的是断剑还是利剑都一样,一样可以杀人!”  相似文献   

14.
龙泉宝剑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越国的欧冶子奉旨铸剑。他云游江南,遍访名山大川,后转到龙泉,见秦溪山旁湖水甘寒清冽,宜于铸剑,遂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献于楚王。楚王大悦,问为何取此剑名?大臣凤胡文回答:“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镢,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见《越绝书》)自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5.
拔河     
千条钢丝拧成一股钢绳,紧紧连着两支队伍一一一边是缚“铁龙”的工人,一边是描“金凤”的干部。这边,满身油花糊铁沫,那边,一身铁沫油花翱,一头,手似钢柑胳膊粗,一头,茧花满手块头足!为了早日实现四化宏图,汗水和心血流在一处,哪边是工人,哪边是干部,外人谁也分不清楚。一声哨响“战线”拉开一一根根钢丝都迸着油珠!老厂长和小班长挥动手臂,一一把汗巾当作手旗挥舞:“一二!一一一二!”钢丝绳绷得紧紧;“一二!一一一二!”紧紧把人心绷住!摄影师枪下这动人的镜头,写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题目:《干群拧成一股绳,移山倒海也不发林!》·”…拔河@李瑞…  相似文献   

16.
何文秀 《收藏》2012,(8):88-105
近年来,有着“国粹龙泉,千年神剑”美誉的龙泉宝剑成为收藏珍品,历史上的一些龙泉宝剑的名品更是文博机构和收藏家追逐的焦点。最近,安徽黄山市一位武术名家的后人在与藏友交流聚会时,展示了一把家传龙泉宝剑。经考证,竟然是在内地销声匿迹已久,而收藏家们又苦苦寻觅的龙泉剑名品——清代“壬字号”龙泉剑。  相似文献   

17.
黄卫 《武当》2012,(2):29-31
今年是王恩盛老先生九十诞年,值此,笔者不仅想起几年以前与王老相交相识的往事:冬日的朝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独立花园之中,凝神静气,手中一口宝剑随着一抖,剑式轻灵而出。洋洋洒洒之间,身随剑变,剑随身走,剑式或刺或劈,身形或转或移,剑招中透出一股非凡的气势。在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剑招稳稳收势后,老  相似文献   

18.
剑始于何时,从目前考古发掘看,我国最早的剑当是殷商时的铜剑。其剑体粗厚短小,在车战盛行的时代里,仅作为防身的器具,没有多大的实战价值。春秋以后,步战兴起,增多了短兵相接的机会,突出了对技击格斗技术的要求。适应战争形式的变化,兵器的形制也经历了“长兵变短,短兵加长”的变化,曾经  相似文献   

19.
杨熙 《当代体育》2005,(4):81-81
至尊剑、霸王弓、霹雳锤,CBA全明星赛俨然走进了重兵器时代。除了这三个“重量级”奖品外.本届全明星的首发球员还将头顶篮协特意恩赐的武侠绰号出场,旨在体现中国武侠“侠之大者”的内在民族精神——CBA全明星办得果然有特色,还没有开始就狠狠地娱乐了大众一把。  相似文献   

20.
方其 《收藏界》2015,(3):30-36
春秋之时,楚王得到欧冶子、干将精铸的三把宝剑,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均锋利无比。楚王引剑麾兵,打败了晋郑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