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由于各自对话语主题的不同的叙述处理,不能真实地反映说话主体或叙事主体的意识从而造成部分话语信息的丢失,而自由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能够真实地反映说话主体和叙事主体的意识,从而实现对话语信息的补差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令云小说创作的话语模式涵盖了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四种模式,四种模式的交叉运用,不同的话语模式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曾令云借助这些话语模式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疏密有致的结构特点,也表现了其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云兴街》通过变换人物话语模式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变换人物的语气和感情色彩。进一步展示云兴街的兴衰更替,云兴街人的命运际遇。  相似文献   

3.
引述动词     
《海外英语》2012,(4):13-13,64
引述动词,即那些能够把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动词。本期“语法拾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引述动词:  相似文献   

4.
余春 《英语辅导》2001,(7):21-21
在英语中,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时,可以引用别人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转述出来。如果是引用原话,被引用的部分就是直接引语,否则就是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如何转换成间接引语,本试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引语类新闻标题的话语形式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分析了引语类新闻标题的语用功能,总结了引语类新闻标题的语用规则:聚焦原则、服从原则。  相似文献   

6.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本文试图对其情节独立的短篇小说中一些经典篇章进行话语模式方面的探讨,并着重关注其中直接引语及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从而对其作品做较深层次的分析,力图体会话语模式在传达小说主旨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握波特在这些小说中所揭示的现代社会中人类情感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张蓉 《初中生辅导》2012,(14):33-36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定义: 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叫直接引语,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叫间接引语。  相似文献   

8.
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意义:我们转述别人的话时,可以引用别人的原话,被引用的部分称为直接引语;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意思,被转述的部分称为间接引语。间接引语多数构成宾语从句。  相似文献   

9.
张爱燕 《考试周刊》2010,(29):114-115
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定义 交际中我们常常需要引述别人说的话,一种是一字不差地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放在引号内,称为直接引语(The Direct Speech),另一种是间接地引述别人的话,称为间接引语(The Indirect Speech)。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中,我们把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叫做直接引语,通常置于引号内;而转述别人说话的内容则称为间接引语。在英语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在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题目。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黄赛娟 《文教资料》2009,(31):57-59
文章意在阐明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证的设计与运用.通过分析引语的分类和引语手段的价值功用.说明引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重点在于分析引语手段的设计.运用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炜 《甘肃教育》2007,(6X):42-43
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变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这一问题,总结出了“七种句型,七种变化”的规律,写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汉语间接引语这一特殊语言使用形式,分析了间接引语前界与后界的划界标志、间接引语的结构及间接引语的特征。间接引语有四项功能:描述功能、扩容功能、纯化功能、突出功能。间接引语的应用应遵循不可曲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人物话语可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调解小说的节奏。自由间接引语是极为重要的人物话语表达方式,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使得自由间接引语的翻译成为保留原作文学价值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翻译的小说《围城》译本讨论自由间接引语的翻译和效果。译者在自由间接引语形式的翻译中,主要采用了对应翻译,两可型的翻译,混合型的翻译的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关注原作者在话语与思想形式上的特色,对话语形式的处理,要根据语境和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叙事功能和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小说中人物话语或思想表达方式的自由间接引语被许多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从各个层面研究和分析着,其中自由间接引语的鉴别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文章尝试从自由间接引语的定义和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复杂分布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鉴别分布在英语小说中的自由间接引语.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语言表征解读能够揭示话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研究以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为例,选取来自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七篇中国新闻报道及八篇美国新闻报道作为语料,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报道中人际功能的两种主要实现方式,即情态、直接引语及间接引语。本研究反映了两国媒体对此事件的真实态度和看法,揭示了新闻语言背后隐含的话语意图和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叫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叫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直接引语前后一般要加引号,间接引语前后不加引号。在大多数情况下,间接引语以宾语从句的形式出现。例如:  相似文献   

18.
综观这几年中考试题,常把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作为一考点来命制题目,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究:如何简捷、高效地进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教学与复习。一、熟悉概念是基础说话人说的话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引用。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就叫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放在引号内。例如:She said,I like to watch TV.She can  相似文献   

19.
马雅玲 《教学月刊》2005,(12):13-14
对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是小说的灵魂。在对话的句型中,直接引语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所谓直接引语是使用引号“原原本本”地记录人物的话语,保留人物说话时具体特征的一种引语句型。直接引语能够在情境中把人物的对话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具有生动性与直接性,在体现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学的小说教学中,我们知道“知识的含量却相当的贫乏,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几乎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另外,语文教师解读小说时往往只关注人物对话的内容是否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说话者的个性特征、是否有力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等等,却忽视直接引语这一句型在表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引语是来自他人的话语,可以为我们提供看待现实的另一种可能性和角度,有利于思想的交流和进步。不同类型的语篇,引语的形式和功能是不一样的。以新闻评论语篇的引语为研究对象,对此类语篇中引语的发话人、经常采用的语言标记以及引语的语篇功能择例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新闻评论语篇是论说性的,是就某一论题展开论述,阐发观点的。这类语篇中的引语的功能都是围绕着论述这一中心展开的。其功能主要有:引入论题;引入论据;引入其他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