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少华 《收藏》2015,(7):122-124
在去年初秋于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期间,台湾清玩雅集创会人蔡一鸣先生接受了本刊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以自身经历,将收藏家"自私"与"病态"的表现娓娓道来。2012年10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清玩雅集成立20周年庆收藏展,其藏品之精美与珍罕至今还令参观过的人们为之震撼。这些无私拿出个人珍藏参展,并贡献出自己秘藏珍宝的图片,使之结集成展览图录公开发行,让私家  相似文献   

2.
葛建军 《收藏》2009,(8):64-65
1999年春,笔者有幸参加了首都博物馆中国汉藏佛造像艺术展,并随展团前往台湾。在主要工作之余,我们抽空参观了一些博物馆和纪念馆,如台北中山纪念堂、台北故宫博物院、高雄历史博物馆、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等,还参观了孔庙,对台湾的文化设施、展陈内容、形式设计、宣传手段以及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留有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李喜萍 《收藏》2012,(3):42-51
2011年11月4日,由西安博物院与上海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东风西渐——上海历史博物馆藏欧洲瓷器展"在西安博物馆院展出。上海历史博物馆提供的170余件欧洲精品瓷器以传播、融合、创新、发展为线索,展示出欧洲瓷器从仿造中国瓷器、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到研发新产品并走向成功的发展历程。展览的这批欧洲瓷为拉斯洛·帕...  相似文献   

4.
陈馨 《收藏》2009,(9):70-74
锔瓷是过去常见的传统技艺,台湾称为“补硐仔”。旧时无论大陆还是台湾,“惜物惜福”是人们的普遍观念。随着时代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的“补徊仔”行业已成历史名词。2006年初,台湾历史博物馆与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宝璺(wen)藏神——锔瓷研究展”,系统展出了不同技法的各代锔瓷实物。导览图册中还收录了时为日本京都大学考古学博士生的陈馨女士撰写的锔瓷研究专稿,希望对传统民间艺术和陶瓷文化的收藏、保存、宣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锡生 《收藏界》2014,(9):140-141
蒋春音艺名佳依。青年紫砂艺术家、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得主。1982年生于陶都宜兴,祖上世袭承陶,师承紫砂艺术大师何道洪先生,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省紫砂器具收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美术师、徐悲鸿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京、广、沪等地的紫砂艺术展览,作品相继被近百家国内外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争相报道,多件紫砂艺术作品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广东省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院等国内外各大艺术机构收藏,在纯学术的艺术评比中屡获名次。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9,(8):121-124
台湾鸿禧美术馆是大陆文博界和陶瓷收藏界耳熟能详的艺术机构,在两岸文物界互相引进文物展览、出版等方面有口皆碑,其藏品丰富,有台湾“民间故宫”之美誉。  相似文献   

7.
华氏紫砂     
《收藏》2013,(3):4
造型丰富是紫砂艺术的一大特征。由于紫砂材质可塑性强,制作工序特殊,使紫砂艺术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艺术贵在创新,紫砂在保持良好日用功能的前提下,造型应务求有创意、多变。华氏紫砂作品由华建民先生亲自设计,追求紫砂形体的古朴、自然、别致、趣味,加之以窑变火候烧制,往往使作品独具匠心,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8.
壶痴沙志明     
安然 《收藏》2012,(5):126-131
沙志明绝对是中国民间收藏紫砂的一个符号,要作紫砂专题,沙老怎能越过?本刊在1995年就曾刊发《从迷到痴藏方多一访南京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一文,介绍过他和他的藏品。此番由安然女士撰文,本刊再次详细介绍沙老非同寻常的收藏之路,以期使读者从中有所思、有所悟。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3,(1):192-192
古月楼博物馆,是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成立的山东省首家股份制专业文物经营单位,苏加英先生为现任馆长。该馆集收藏、展览、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设有陶瓷馆、书画馆、宝玉石馆、家具馆、钱币馆、文房珍宝馆、紫砂馆等,常年举办各类展览、拍卖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该馆从事古玩、字画、瓷器、玉器、木器、文房珍宝等艺术品收购、销售、展览、培训、鉴定、修复、拍卖、艺术品投资管理等业务业已多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鉴定队伍和顾问团。2008年奥运会期间曾成功举办古月楼珍宝大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0.
徐长征 《收藏》2023,(11):139-141
<正>博物馆展陈设计作为传递历史信息、引导观众思考的重要手段,逐渐从传统的陈列方式发展为更加注重体验的展览形式。本文从历史体验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体验式展览的概念、主动体验和被动体验的展示方式,以及信息层级设计和引导性问题在博物馆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历史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环境经验,旨在揭示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多元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9):186-186
“一两紫砂十两金”“大师紫砂壶”选用最好的泥料制作,珍贵无比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宜兴才有紫砂泥。自古纯正的紫砂泥就被誉为“一两紫砂十两金”,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目前紫砂泥存世量已经不多,越用越少,越来越珍贵!从2007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禁止了对紫砂泥的开采。纯正的宜兴紫砂泥本身就是值得传世的珍宝。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采用的紫砂泥是大师家藏的纯正紫砂泥,陈腐长达30年,堪称紫砂界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3)
正民间紫砂工艺师钱俊良,1966年10月出生于太湖西岸宜兴丁蜀镇洋渚村。先辈都是农民,改革开放后,读上了高中,高考落榜后开始从事木匠与工程承包等工作,小有成就,但生性憨厚耿直,不善商海算计。经商失败后没有气馁,转而拜其同学——邹先生为师傅,吃起了紫砂饭。该师傅就是近年来被紫砂壶界誉为中青辈中最杰出的青年艺术大师之一的邹跃君先生!其实在读高中时,我们就了解邹君喜欢画画、玩航模、做紫砂小雕塑。30年前刚入紫砂行业,就得到台湾收藏界"此非池中物,艺术前程不可限量"的高度评价。2015年艺术品市场  相似文献   

13.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06,(11):105-105
在紫砂器中,有一种特别的品种——肖形果品,这是用紫砂制成的各种蔬果形陈设、赏玩器,即所谓清供果子,多为紫砂艺人的消闲之作。这种紫砂的仿生作品、是用不同颜色的紫砂泥塑造而成,巧用紫砂的质地和色泽塑造成瓜果、蔬菜,不仅模仿其形象,而且模仿其颜色,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4.
谭文诚 《收藏界》2014,(9):37-43
清朝末年,长期的战乱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但也由此引发了睡狮的觉醒,使国人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得到了世界近代工商业的信息。故具有西方工商色彩的紫砂公司、陶厂、店号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这股新生的力量与形象宣告文人雅士不再是宜兴紫砂业的主导,而亦堂亦商的紫砂实业家与厂主们才是紫砂市场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程龙伟 《收藏》2012,(5):100-106
宜兴紫砂壶兴起于明代,明晚期至清代中前期走向兴盛,受到宫廷的重视。故宫旧藏的万历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壶,就是以紫砂为内胎、外罩雕漆的宫廷用品,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此类传世珍品。旧藏中还有一部分明代宜钧制品,以紫砂为内胎,外罩仿钧窑窑变釉。因明代紫砂尚属初创阶段,器表粗糙,为显示宫廷华贵气象,明代进入宫廷的紫砂茗壶都是以紫砂为...  相似文献   

16.
展讯     
《收藏》2012,(22):20-21
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京举办2012年11月3日"君子不器,壶以载道"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此次紫砂展览是对葛韬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造型简约、风格独特的传统壶式,也有形态繁复、引人入胜的现代壶型,反映了葛韬的创作历程。通过西安法门寺顿生灵感的"壶中塔情"、对爱情歌颂赞美的"倾心佳侣"、取材于上海世博盛会的"相拥世博"、被胡锦涛总书记用来招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六国元首的"元首壶"、荣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的《孔明扇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精  相似文献   

17.
陈诵睢 《收藏》2006,(11):96-99
清朝后期,洋务派在国内兴办实业。继起初的棉纺业、造纸业之后,印刷业、制陶业也在上海、杭州、天津等近海城市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经营紫砂的商号,他们雇用技艺出色的宜兴艺人,专门制作水准较高的紫砂器皿。在这种局势下,紫砂业慢慢地从衰微中恢复。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6,(1):142-143
2004年2月底,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天子之宝”展览结束德国波昂最后一站展出,正当筹备人员卸展之际,  相似文献   

19.
陶人 《收藏》2001,(5):44-44
“中华民族团圆壶”近日在陶者宜兴问世,“中华民族团圆壶”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题写款名,由宜兴著名紫砂陶艺家顾惠君设计监制完成。该壶壶身镌刻有400多字的小楷“台湾简介”,壶柄似一道彩虹连接壶身和壶盖,上刻台湾岛地图,台上壶盖寓意两岸沟通,民族团圆。  相似文献   

20.
玉溪陶艺     
《收藏》2007,(7):208-208
宜兴玉溪陶艺有限公司是在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顾惠君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玉溪陶艺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集紫砂、奇石、书画研究、交流及培训、创作、设计、制作为一体,是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经营工艺美术品的企业。尤其是在紫砂陶艺界,以拥有宜兴紫砂名人名作,师资实力雄厚,作品标新立异、神丰韵足著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