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邮票市场异常火爆,投资邮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将邮票视为“绿色股票”,称邮市为“第二股市”。在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美丽光环包裹下,一大批原来对邮票不甚了解的人纷纷涌入邮市“淘金”。似乎“炒邮” 已完全成了一种投资的手段,而由此引发人们对邮市的种种幻想和大量媒体并非恰如其分的宣传,更使盲从者日众。号称全国四大邮市之一的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在双休日内整个公  相似文献   

2.
邮趣     
一休 《中国集邮》2000,(11):31-31
近日阅读邮报邮刊,有关邮票经营已入微利时代的谈论大行其道,由于其与当今邮市现状甚为合拍。似渐成为邮市论坛的强音。然笔者以为,或许将来中国邮票经营会步入微利时代,但对当今邮市即下此定论为时似乎太早了一些。邮票收藏投资乃至经营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亦或说暴利)的时代远没有结束。中国邮市依然具有暴利潜质。笔者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3.
理邮 《集邮博览》2008,(5):55-55
使用北京地名的纪念邮戳由各级邮政机构刻制启用。"级别"最高的当属"中国邮政"纪念邮戳,仅在邮电部(后为国家邮政局)举办中外邮政联合发行邮票首发式使用,用于盖销中外联合首日封(LF)的中方邮票和邮折。1994年12期《集邮》杂志报道,当年10月9日中美两国联合发行《鹤》邮票时,"首次启用‘中国邮政’日戳"(图1,北京方寸斋邮市提供),戳图上的鹤与T.110《白鹤》10分邮票类似,笔者当  相似文献   

4.
从2002年起,我国纪特邮票的发行期由过去的1 年改为6个月。国家邮政部门希望通过缩短邮票的发行期这一把双刃剑,在规范集邮市场的同时又激活邮市。缩短邮票发行期的政策已运行有4年之久。4年来,邮市到底有多大的起色?每一个关心集邮市场的有心人对邮市的现状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逛邮市已随时可以见到前苏联邮票,而听说在俄罗斯前苏联邮票价格已暴涨,甚或高于中国邮市,不禁使我忆及去年在俄罗斯觅郎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据邮票投姿研究专家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邮市套牢者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散户投资者,大多数人的损失幅度在50%-10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邮市散户投资者的资金和时间比较有限,且对有关邮政政策和邮市投资策略了解不够,故在市场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里向邮市散户投资者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解套方法。(1)分步解套法。适用于平衡市且套得较深的邮票,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解套时间;缺点是把握不当容易踏空,在大牛市中不太适用。操作原则:一是如果手中有多种邮票被套,应利用版块轮动的特点,集中资金,选择先启动的邮票进行操作,等解套后再对其他邮票一一击破;二是必须在上升通道中低吸高抛,当邮市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7.
宝木 《上海集邮》2001,(1):43-43
年底的邮市,人流如织,成交活跃,但入市主要购买礼品,集中为生肖品种和跌价邮品,因此,对邮市整体的价格影响不火。  相似文献   

8.
邮市与入世     
邮票市场——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的邮票市场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都让集邮者悲喜交加:邮市经历高潮时,喜的是手中持有的邮票“涨”了;悲的是一项“怡情、益智、增知、储值”的文化活动带上了一些铜臭味。谁不知邮票这种特殊的商品“只涨不跌”,红了眼的投资者看到钱就忘了一切。虽说此事非偷非盗,但那种对集邮一无所知,又才大气粗的投资者为了挣钱进入邮市,邮市炒做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邮票跌破面值暂且不说,打折风暴就让无数集邮者寒心。2.80元的邮票竟然只售0.84元。集邮者辛辛苦苦在邮局预订的新邮票,年底便跌得面目全非。虽然热爱集邮的人是不太在乎钱,可谁又能真的熟视无睹呢?这么惨烈的局面实在让人捶胸顿足。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邮市”里拥挤不堪,一个个“邮商”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顾不上吃午饭,但他们却喜上眉梢,因为在邮票的进出之间,他们挣钱了。集邮者也有高兴的,上周,一个老朋友在笔者的办公室说到“邮市”的“火爆”仍然是滔滔不绝。我问他是不是买进中意的邮票了,他赶紧否认,他说,他借着“邮市”的热闹,卖掉了许多邮票,因为现在集邮太累了。集邮者买卖邮票并不新鲜,但集邮者因卖掉邮票而如释重负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了。  相似文献   

10.
齐敬岩 《中国集邮》2001,(11):32-33
说起今年的邮票和型张,被邮商和邮人重彩包装,着墨最多的要数2001—7《聊斋志异》小型张及邮票。从年初公布邮票图稿,就在邮市引起不小的波澜,受到邮人的期盼和追捧。面值8元的《聊斋志异》小型张,期货价格由12元、18元,一路冲高到24元。等到4月21日正式发行,果然不负众望,一路以每枚45元高开,随后借助市场人气,领涨到每枚52元,形成了复苏邮市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让人感觉到好像新一轮邮市热已经来临。随着人们预期的“红五月”邮市行情没有出现,邮市一路向淡,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上半年的邮市表现,让集藏者和投资者惊喜万分,因为正当许多人对邮市的走强不抱希望,尤其是长期低迷的状态,令参与其间的投资者输得欲哭无泪之际,甫入2006年的邮市却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复苏走势。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炒得热气腾腾的新邮,还是令人提心吊胆的JT邮票,以及存在着销毁利好刺激的编年邮票,均无一例外地显露出回暖的表现。由此,邮市在经历了长达9年的低迷调整之  相似文献   

12.
邮票流通领域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说到底无非就是国家邮政发行部门和邮票的再次流通市场,其相互关系也就是现今统称的邮政和邮市的关系,这是中国特色邮市应运而生的产物,数十年来其间的情和缘、恩和怨交织演绎使得中国邮市曲折前行,最后或能途异归同。 (一) 自从邮票问世后不久,邮市就应运而生,其从萌芽交换状态开始到现代化规模经营历经了150年的轨迹,中国的邮市从19世纪80年代起就已现雏形,到了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在此期间,二级市场一直是一级市场的补充,是集邮爱好者调剂余缺,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4月邮市暴跌以来,对邮票发行部门的批评声、建议声、呼吁声、怨恨声乃至邮市中的怒骂声不绝于耳。面对批评,邮票发行部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诸于媒体的言论相当诚恳,而且刺激邮市的力度一年比一年有力。邮票的发行量日渐减少,又销毁了部分库存邮品;短腿邮品日趋增多,异型票、小本票恢复发行;在上一世纪末,又推出提前公布发行量的措施。可以说,每一个措施都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主管部门为什么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14.
4月初,中国集邮总公司推出了《邮票调价表》,价格调整面之大, 品种之多。都是空前的。总公司在印发这本《邮票调价表》时在前言中说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前邮市的行情, 为广大集邮爱好者交易邮票提供参考。为加强交流,本刊将北京邮市组织的一次关于《邮票调价表》的座谈会的主要内容,以纪要的形式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姬哲 《中国集邮》2000,(10):27-27
在邮票市场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拦截进邮市卖邮票的人,人称邮市上的“狼”,他们没有固定摊位,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多是在市场门口,只要看见提着兜儿进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就向前关心地问“卖邮票吗?”假如卖邮票的犹豫一下,或说“卖”,这些人就呼拉围上来,“看看你带的什么邮票”,于是鲸吞蚕食地瓜分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救救邮市”。邮市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谁有力量、有办法去救邮市。救活的邮市是什么样?我们不是常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据了解,类似月坛邮币卡市场这样的邮市国外是不存在的。我们与谁去接轨?这几年邮市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到底有多少集邮者去邮市买邮票?邮市向何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月21日,本刊在迁址后重新开张的大钟寺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召开了座谈会。与会的邮商、邮市管理者和集邮者畅谈了他们对目前邮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一纸关于"杜绝邮票打折销售"的提案,使要求消灭长达十多年的邮票打折问题,成为我国集邮界最令人关注、最为迫切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邮政管理层为了摆脱邮票深幅打折,邮市长期低迷不振的困境,可以说是利好政策层出不穷。但始终还是收效甚微,难遂人愿。今春被大多人看好的邮市行情又仅仅维持了短暂  相似文献   

18.
收藏邮票常遇到邮票品相的问题。邮票的品相,决定着邮票的收藏价值,影响参展展品的评分,更影响邮市交易中的价格。因此,邮票的品相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李梅茹 《中国集邮》2000,(10):25-25
邮市同样存在风险,如何投资邮票,大有学问,投资邮票也应懂一点辩证法,归纳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20.
按常理,任何收藏品都应该是物以稀为贵,年代越久远,存世量越少、题材越好、越精美的收藏品价值自然也越高,但由于我国邮市近些年炒新之风愈演愈烈,出现了新旧邮票价格倒挂的不正常现象,尤其是一直被认为属强势板块的JT邮票自1997年邮市高潮后,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