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阅读《陶罐和铁罐》,明白故事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正确看待人和事。2.根据寓言故事,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开展读书交流会。【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阅读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  相似文献   

2.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安排了《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4篇课文。这4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运用举例来说明道理的方式展开故事。本次,我们也将学习这种方法。比如《陶罐和铁罐》一文,讲的是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二者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  相似文献   

3.
1.实践操作类实践作业这类作业重点在于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上,从而有助于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实践操作有时是对课文的验证。如我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做出陶罐和铁罐的服饰,然后通过书上所描写的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进行表演。学生都很投入,对课文内容也理解得更透彻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陶罐和铁罐》的一个教学设计。一则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本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精彩的对话的生动神态,展开了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发展;本文为教学设计了多个PPT课件作为课堂辅助教学;通过阅读,在体会中感受和发现词语。借助情节发展感受句子之间及段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悟出文章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生:铁罐。师:与铁罐的坚固相比,陶罐有什么特点?生: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师:那么,坚固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看这篇课文。课文是一篇寓言。什么是寓言?  相似文献   

6.
【片段】师:《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我们已经朗读了。下面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生:就是铁罐用自己的长处去比陶罐的短处,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师:你说得很好,那么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呢?生:铁罐挑衅、轻蔑地辱骂陶罐,最后甚至于恼怒、诅咒陶罐。生:面对铁罐这样的无礼,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了。生:时间过去了很多年,世界上发生了变化,陶罐和铁罐都被盖在尘土里了。生:又过了许多年,人们到这里挖掘出了陶罐,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师: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生: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  相似文献   

7.
正以前,曾观摩过我校李小杨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陶罐和铁罐》。课后的讲评中听课老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宝贵的看法。在此,我也想谈谈对李老师《陶罐和铁罐》的授课的一些看法和感想。一、阅读放飞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语言文字,从中明白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悟出文中之理,感受语言之美,并从中有所思考,提出质  相似文献   

8.
【片段】师:《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我们已经朗读了。下面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生:就是铁罐用自己的长处去比陶罐的短处,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相似文献   

9.
《陶罐和铁罐》导读昆明市盘龙区书林一小施锐《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凭借“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从而语养学生独立阅读、独...  相似文献   

10.
【特级教师靳家彦《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片断】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行吗?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论坛》2010,(3):32-34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3.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要求。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同学们要通过自学理解字词,读懂故事的内容,明白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课文《陶罐和铁罐》的大意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多年以后,埋在土里的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教参规定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是: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靳家彦《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片断】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行吗?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  相似文献   

16.
<正>《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这篇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国王的橱柜里有两只罐子,铁罐非常傲慢,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谦虚有礼,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一、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文章以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为线索,在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中,  相似文献   

17.
陈建新 《小学语文》2014,(11):55-56
一、从一次难得的学生质疑说起 一位教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两名学生在不同的时段提出相似的问题:既然铁罐看不起陶罐,为什么陶罐还要那么谦虚?为什么不跟铁罐争辩?学生为陶罐抱不平,觉得陶罐太懦弱,他们觉得对高傲的铁罐不必谦虚,不必客气。  相似文献   

18.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新入选课文。这则寓言故事属于阅读课文,它通过对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故事的叙述,教育我们:要以客观的眼光,一分为二的态度去看待事物,不能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更不能因此而自高自大。根据文章的特点可运用比较法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9.
多读精思理解寓意──谈教学《陶罐和铁罐》的意见安徽特级教师熊兆铣,夏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语文第七册第23课《陶罐和铁罐》是新增的阅读课文。现就如何教这则寓言体裁的文章,谈几点意见:一、了解内容,理清思路这则寓言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书写陶罐和铁罐这两个词,不但要写对,而且要写好。(指两名学生板书陶罐和铁罐)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写得对不对,好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