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校园欺凌的发生与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有关。对西部五省的4744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越高,校园欺凌行为越少;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能够增加学生的正向学校归属感,减少负向学校归属感,进而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实施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创建关心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正向学校归属感,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2.
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一致理论可用于考察校园欺凌嫌疑人自我辩护的心理过程及其与欺凌行为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学生对同伴的主观恶意自何而来、好孩子何以会干坏事、人们何以会选择性遗忘自己欺负同伴的往事。学生打闹之类的行为一旦造成伤害,就会引发肇事者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认知失调的压力,肇事者倾向于在内心进行与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相一致的自我辩护;自我评价高的肇事者在造成严重伤害时,其自我辩护伴随于道德推脱过程,在内心将伤害事故归咎于受害者;这种自我免罪的道德推脱又会促使肇事者以更进一步的攻击来证明其自我辩护,于是发生确实的欺凌;而欺凌引发更加严重的认知失调、自我辩护;欺凌者在道德推脱中加深对受欺凌者的恶意,最后陷入欺凌与自我辩护的恶性循环。实践和研究表明,共同关切法和拆拼法可以防止欺凌者陷入这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13-120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校园欺凌可以看作是部分学生群体道德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但欺凌事件发生受到扭曲的快感、渴望被认同、找回自尊、唯我独尊、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影响。校园欺凌中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包括群体归属心理、群体认同心理、群体促进心理等。其群体心理的形成可能源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社会与网络的误导与激化和道德推卸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须从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引导等方面重塑学生自身的道德感知与理性处理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学校松-紧文化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选取云南省德宏州三所中学的808名中学生,利用学校松-紧文化量表、集体道德推脱量表、集体效能感量表、中学生欺凌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学校松-紧文化可以显著预测校园欺凌;(2)学校松-紧文化与集体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与集体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校园欺凌呈显著负相关;集体道德推脱与校园欺凌呈显著正相关,集体效能感与校园欺凌呈显著负相关;(3)学校松-紧文化同时通过集体道德推脱、集体效能感的双重中介作用对校园欺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怀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家庭关怀缺位、学校关怀缺失和同龄群体关怀缺乏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原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在家庭方面,应推崇自由对话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方面,可大力推行感化教育,补足校园欺凌治理的短板;在教师方面,要鼓励学生同龄群体间积极交往,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等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出现且其形式愈加多样化,给中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当是造成校园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的现存问题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失范行为存在误导性;教师的被迫性失职行为;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在问题发生时存在压制和推脱行为;司法机关配合不紧密,滞后校园欺凌问题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判罚缺乏针对性。构建反校园欺凌共同体需从国家立法层面、社会舆情层面、家庭教育层面、学校教育规制层面、完善校园欺凌三方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疏导、保障中小学校园欺凌三方主体未来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校园欺凌是儿童青少年中反复出现的、存心的、实力不均的一类特殊性攻击行为.在校园欺凌行为之下,大量校园受欺凌现象随之出现.校园受欺凌是指在校园场所内频繁受到某个或多个欺凌者有意的言语羞辱、敲诈勒索、殴打、谣言、诽谤等负面行为,感受到明显的伤害、不舒服等体验.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凌群体的身心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对受欺凌群体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干预对象的抑郁情绪和受影响程度,提高干预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凌群体有显著的保护性作用.这对干预策略实效性的推广有着重要启示,能为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受欺凌的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既往校园欺凌防治研究,将欺凌事件产生与发展归因于欺凌者或受害者具备特定性格特征,从而给出以老师、家长等成年人作为治理主体和针对性矫治欺凌者与受害者性格特征的策略,事实证明,治理效果不彰。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行为是在与其他同伴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应从群体交往互动的社会层面重新解读校园欺凌,相应地,校园欺凌的治理要着重改变其他同龄旁观者对待欺凌的态度,并将学生视为欺凌治理的重要主体。校园欺凌旁观者包括四种类型,其中,受害防御者在干预欺凌发生、影响欺凌走向与消减欺凌损害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应采取措施促进其他类型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影响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的因素包括学校、班级反对欺凌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受害防御者及其责任的明确程度,旁观者的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程度。据此,可通过组建圆桌会议、成立欺凌处理小组、开发反欺凌模拟游戏等方式促进旁观者积极干预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10.
校园欺凌旁观者研究是校园欺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对校园欺凌的积极干预和有效治理具有负面影响。个体道德认知偏差、学校道德教育乏力、家庭道德环境渲染、社会文化环境制约,是构成校园欺凌旁观者道德冷漠的主要原因。促进校园欺凌旁观者向敢为者转化,实现伦理复苏,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认知能力、重建基于关怀的道德、营造反欺凌家庭教育环境、匡正社会文化环境、发挥"四位一体"合力作用。深化对校园欺凌旁观者道德研究,对于有效发挥围观群体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积极干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中不可忽视的道德主体。根据关怀关系的存在形态,可将旁观者分为积极旁观者与消极旁观者。从道德层面上看,影响消极旁观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道德认知不足、道德情感错位以及道德行为偏差。学校引导和干预消极旁观者道德关怀的策略包括加强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建立关怀关系,调动学生的关怀情感;完善治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校园欺凌研究有四种视角:个体视角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人格特质、社会认知等对欺凌发生的影响;群体视角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支配理论和地位关系理论等阐释校园欺凌的群体互动机理;家校系统视角重点分析了学校和家庭这两大微观环境对校园欺凌发生的影响;社会情境视角则重点关注污名与歧视、社会性别规范和教育文化等宏观环境对校园欺凌的形塑作用。不同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研究自成体系、各有侧重。未来研究需要重视研究视角之间的深度融合、不同层面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中国社会情境下校园欺凌的发生机理。相关部门应针对青少年个体、同伴群体、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分别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捷 《教育探索》2022,(1):83-88
校园欺凌防治是世界性难题,芬兰KiVa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将防治校园欺凌的主体从家长、老师、被欺凌者转移到旁观者。其理论基础包括旁观者干预模型、情绪反馈、责任分散等。受“儿童不成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校园欺凌政策往往将家长、老师等成年人作为防治主体,而儿童仅作为治理的客体。实际上,儿童作为欺凌事件的重要参与者,能够处理与其认知能力相当的事务,且这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方面。校园欺凌政策的制定应充分重视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作用,具体而言,可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移情训练、树立利他主义榜样、教化道德包容、增强集体认同感等方式,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的同理心,增加帮助行为。  相似文献   

14.
罗金海 《学周刊C版》2019,(4):155-156
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园欺凌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对于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这种情况都会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造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只有深入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才能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索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越来越普遍,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不到位,社会宣传不到位等等,都可能成为是校园欺凌的致因。如何对学生开展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他们是学生思想认知的引导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前,校园欺凌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问题,对其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情感互动仪式链理论以情境作为出发点对校园欺凌的生成机制进行解析,发现校园欺凌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其与校园欺凌的特定情境特点相关,通过攻击弱者、身份认同和旁观者在场等方式将冲突性紧张转变为不对称情感能量是校园欺凌的生成机制。立足于情感互动仪式链理论,学校在校园欺凌治理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情感调控能力,激发旁观者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7.
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样本数据,对四省市中学的校风状况以及校风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校风的3个领域,四省市学生破坏性行为指数低于OECD平均水平,但校园欺凌现象需引起重视;教与学方面,四省市教师的教学热忱较高、教师支持较强,4种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发生的频率显著高于OECD平均水平,但导向型教学和课堂反馈对学生阅读素养有显著负向影响;学校共同体方面,四省市学校的竞争和合作指数均高于OECD平均水平,其竞争与学生阅读素养存在倒U形关系,学校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阅读素养,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较差。建议学校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坚持事后治理和事前预防并重,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进一步优化导向型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反馈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校园欺凌对欺凌者与受欺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了解校园欺凌现状成为当务之急。以某小学作为个案研究为例,通过对该学校三至六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该校校园欺凌现状,发现学校存在处理欺凌行为机制不完善、家长对待欺凌行为态度消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视角提出防控校园欺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初中校园欺凌具有高发性、隐蔽性、反复性、群体性、易被忽视性等特点,校园欺凌危害大,应以预防为主,可通过家长反馈、教师观察、学生举报等渠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并以学校为主导,对被欺凌者、欺凌者、围观者进行心理干预,构建初中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欺凌行为不仅伤害了同伴,也伤害了自己,导致青少年学生对个体生命的漠视,甚至将孕育会欺凌的下一代。而其言语欺凌行为的发生既受社会认知、个体情绪、人格特征等个体因素的制约,也受家庭、校园、社会以及情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实施环境干预,解决欺凌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展开对话与合作,开展生命教育等一系列措施,以矫正和减少言语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