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安徽省为数不多的代表性竹雕工艺,合肥竹雕彰显出融合创新式的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集湖南邵阳竹刻和徽州竹雕工艺特色于一身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合肥竹雕传承与创新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持续创新度不够、名牌影响力不足、传承发展后继乏力等.新时代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工艺的大力弘扬,带给合肥竹雕传承发展无限机遇,为合肥竹雕的创新性发展和当代的多元勃发提供了现实路径.如借鉴"非遗传承人"模式,积极培养传承人;发挥教育传承作用,加强宣传和认识;建设合肥竹雕工作站,完善雕刻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08,(8):F0004-F0004
中国人对竹有特殊爱好。它用途广泛,可作编织与雕刻等用途。竹的形态优美,其中空外直的特性被视为君子不屈不朽、具有气节的象征。至明代晚期,专业竹雕者及喜爱竹刻的文士与日俱增,当时的嘉定与金陵(今南京)更成为竹刻活动的集中地,竹刻艺术便发展成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生》2012,(Z4):124-12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刻在中国由来已久。竹刻又称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佛像、人物、蟹或蟾蜍之类的一种欣赏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4.
3月17日,上海商贸旅游学校举行了第二届古玩鉴赏会。鉴赏会特邀钱币、金银器、书画、玉器等方面的鉴定专家坐镇,该校的优秀毕业生也施展所长,为广大古玩爱好者辨别真伪,评点优劣。据悉,该校的古玩鉴赏专业是全国中专系统中唯一的一个文物专业,特聘沪上知名古  相似文献   

5.
宁海是我国著名的书画之乡,历代文翰相继,尤多丹青高手。在当代,有全国影响的宁海籍丹青高手就有: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书画大师应野平、柴扉、杨象宪等;在省内有影响的国画家、书法家不胜其数,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宁海籍书画家群体。宁海自古以来是有名的"工艺美术之乡",泥金彩漆、根雕、竹雕等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2008年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青州十年,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最幸福的十年。夫妻俩志趣相投,每得到一本古籍,就一起校对,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古玩,  相似文献   

7.
唐云收徒记     
唐云不但是画坛大家,也是文物鉴定家。他喜欢收藏石壶、古砚、碑帖、字画等,而且心系美术教育事业,热心培育新才。因此,慕名而来拜师者不少,也有他自己相中收为弟子的。苏州书画篆刻家、古玩鉴赏家钟天铎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绑架麦克     
林华玉 《课外阅读》2010,(13):32-32,33
亿万富翁杰弗里说自己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数钱,二是喜欢收藏,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古董,像书画、古玩等,他更是喜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得到手。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发展、现实基础和艺术特性的角度,分析了竹雕艺术与舞蹈造型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及其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的艺术特点,提出了竹雕艺术与舞蹈造型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各个艺术门类均以对天地万物的感识为发端,简单的以"书画同源"来解释中国绘画与书法关系并非唯一方法。书画艺术的形成都与中国汉字的产生、演变息息相关,因此,书画关系谓之"书画同流"更为准确、更有意义;而且,画在先,书为后。二者既"同流",便有相似的表现手法与表意功能,所以,画作中常辅以书法;但二者毕竟各自为类,书早已从画中脱颖而出,在书作中绝无画功参与。此乃书画关系"二而一""一而二"也。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的古玩收藏家,往往都是藏古不藏今,玩老不玩新的。他们即使偶然走眼买进高仿赝品,也会淡然地把其当作真伪鉴定的道具,藏在角落。古玩真品养眼,高仿赝品伤眼,大家皆知。古玩真品在家里摆放出来可练眼力,天天看,夜夜看,心灵总会产生感应。淘宝时,如果见到同样的真品,就会眼睛一  相似文献   

12.
从徽州竹雕艺术的文化形态、审美理念和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徽州竹雕深邃多元的文化内涵及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从美学、哲学和经济角度探析了徽州竹雕艺术文化意义上的"共同性"和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对徽州地区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促进人们对徽州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审视,从而推动中国竹文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收藏熔社会性、历史性、观赏性和文艺性于一炉,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增长知识,提高人们对美的欣赏水平。所以,许多人都有收藏的习惯,他们收藏的或是邮票、票证,或是书籍、书画,或是钱币、古玩,或是家具、笔砚……真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4.
徐鹏 《中国培训》2023,(8):31-32
<正>一、雕琢春秋,不负时光瓷刻又名刻瓷,是用特种刀具和色彩在出窑成型的瓷上“绣花”,故被称之为“瓷上锦绣”,属陶瓷装饰的一种。大丰瓷刻源于18世纪民间,以钨钢刀或金刚石刀在素面成品瓷器上或瓷板上錾刻书画或图案,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制品。因家庭的影响,陈银付成为大丰瓷刻第五代传承人。为了让瓷刻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瓷刻,感受瓷刻线条、色彩、光影、  相似文献   

15.
社会消费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民众的精神需求也与日俱增。书画作品现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炙手可热的收藏品,中国的书画交易事业方兴未艾。我国的书画市场在宋代逐渐成熟并具有规模,以古鉴今,需要从宋代的书画市场及其运作模式中寻找可供学习、借鉴与反思的地方,也需要完善古代艺术市场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宋代的社会背景为视角,分析了由商品经济、政治与人文环境造就的宋代旺盛的书画艺术收藏需求,研究了宋代书画市场的运作模式,探析了由书画市场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及对书画艺术本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谭山山 《高中生》2012,(22):24-25
《诗经》按某些人的观点,读诗是最没有用、最不符合效率观念的事。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最奢侈的事:你把时间用来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锦灰堆》书名来自元人钱舜举的画,画的是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残渣,"无用当弃者"。王世襄先生以此命名自己的文集,是自谦,也是自满。看看他的书中写到的:书画、家具、髹漆、竹刻、  相似文献   

17.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合称的术语。可以看出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这是最早的"书画同源"说。  相似文献   

18.
书画宣传日益成为书画市场“食物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名目繁多的宣传模式中,书画宣传中的出版运作模式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为广大书画家普遍关注。双方的互利合作是实现运作的前提,但运作步骤与运作技巧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在去年的艺术品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势头。随着今春又一个拍卖季的来临,二者也继续被藏家追捧。然而,中国当代书画却在这波火热的行情中总体表现低迷,其市场前景也不被看好。当代书画为何低迷不前?  相似文献   

20.
断刀     
他老了,老得听见儿子说明天日本老板要来家里时险些将手中正擦拭的军刀掉在地上。儿子这一代总是说他们这些老头子有点神经过敏:历史都已经成了过去了,还记得那么清干什么。他叹口气,继续擦刀。刀是一把明晃晃的日军军刀,隐隐透着一股杀气。擦刀,是他每天必须而又惟一的工作──儿子在一家日本投资的企业上班,也不用他再操什么心了。他擦刀不是用油纸,而是用酒。他知道,只有酒才能化解这把刀上沾染的太多血腥。他用手撩起少许酒轻轻擦拭着刀身,像抚摸一件古玩。这刀陪了他几十个年头,比早死的老伴还久。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