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正面宣传为主、高扬时代主旋律,既是党报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也是党报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正面报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地市党报受到剧烈冲击,如何在全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地市党报的重要课题。地市党报要想在传播媒体快速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继续生存并有所发展,就必须做好深度报道。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深度报道是地市党报的创新之路,也是地市党报实现突围的一条重要途径,河南鹤壁日报在新闻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对深度报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争夺市场,争夺受众,争夺新闻资源,等等。地市党报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地市党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生存,求发展,有所作为,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奉行新闻立报的理念,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在报道内容、形式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朱立 《新闻窗》2005,(2):55-55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地市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可是我们总有极少数新闻工作者长期“浮”在上面,只热衷于搞会议报道、材料报道。这不但有悖于新闻“三贴近”原则,而且严重制约了地市党报的报道面。群众对这种“文件味”十足的报纸,读之如同嚼蜡,焉有不反感之理!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地市党报新闻宣传必须始终如一地做到“三贴近”。那么,地市党报广告宣传是否也应做到“三贴近”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广告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地市党报广告要坚持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必须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地市党报要闻版,许多读者摇头,记者怪上头(条条框框限制),编辑急在心头。他们埋怨政务报道多,领导活动多,工作报道多,可读可看的东西少,稿件内容长、硬、窄、低(新闻含量低),版式虚、俗、少。读者的要求和编辑的责任感决定必须办好要闻版。从某种程度上讲,地市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多重压力,要冲破这个瓶颈,便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地市党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地市党报也有着许多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深度报道方面因人才、品牌和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优势,更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地市党报必须充分发挥党报的优势,提升深度报道水平和传播效果,让传统媒体焕发生机活力,从而构建现代化的党报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报与会议报道关系密切。地市党报如何做好会议报道,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地市党报记者,尤其是时政记者要在思想上重视,正确认识会议新闻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会议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目前部分地市党报记者对会议报道存在的误区,进而就正确对待会议和会议报道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郑志荣 《新闻界》2001,(5):49-49
地市党报是全国党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总编来说,既是记者编辑的领头人、报道的策划人,更是舆论导向的把舵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对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考验。邓小平满怀期望地说,思想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我们的党报一直重视和倡导报纸的可读性。今天看来,仅提倡可读性,已不合时代的要求,应当增强必读性。这是新的条件下党报发挥教化作用的需要,也是党报有效切入市场的需要。地市党报要充分体现好地方党委政府的意图,履行好党报的职能职责,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提倡报纸的必读性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地市党报增强报纸的必读性,就必须强化读者本位观念,嫁接各类报纸的优势,将市场规律与新闻规律相结合,努力实现两个转变,推出两个品种,编发三类新闻。一、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第一,要由简单图解党委政府意图…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经济体制,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降低风险,必须了解更多的信息。随着受众关注度的增强,地市党报纷纷加大对经济新闻的报道力度。然而,很多经济新闻存在“空、旧、浅”的弊端。如何避免这些弊病,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是地市党报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关键。地市党报记者要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必须严把采访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各种新型媒体影响力的日益提高,报纸等各种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特别是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板块受到的挑战更大,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报纸的时事报道板块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作用,时事报道在地市党报的重要地位不可被动摇。  相似文献   

14.
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的职责提出的新要求。党报作为宣传思想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时期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工具,及时、准确、深刻、系统地把握舆情,引导舆论,既是党报的基本任务,也是党报的生存之本。笔者认为,要提高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党报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内容为王",做强时政报道,实现"规定任务"与"自选新闻"刚柔并济、协调并举;坚持勤解读、重引领,做强主题宣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地市党报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和增强,然而,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由于仍在走“照搬照套”的老路、版面不能保证等多种因素,其影响力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有读者直接问我们:中央、省级党报时事版面多,信息全、办的又好,可就是要好几天才能看到。而你们地市级党报离我们最近、当天就能看到报纸,可时事报道为什么缺乏影响力?这也是我们地市级党报时事编辑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在省级强势纸质媒体及其他行业性报纸的夹击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所有地市党报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想求得地市党报在报业之林有一席之地,并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坚持十项原则。  相似文献   

17.
当今报界,随着晚报、都市报乃至报业集团的兴起,其强大的竞争气势使得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市一级党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发行量日益下滑,日子越来越难过。勿庸置疑,面临生存困难的问题,作为昔日报界“大哥大”的党报,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弱点和优点,置身在市场环境中,努力寻找自己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最佳契入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闻如何反映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使其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生活,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成为地市党报在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三贴近”中一道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引起众多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深思与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地市党报经济报道中那种“八股式”经验性新闻、唯长官意志转的应景式新闻、年复一年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多样性的扩张,地市党报不仅受到报纸同行的挤压,而且还受到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电子媒体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地市党报要想求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努力做好开源节流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形式单一、面孔生硬、语言呆板、缺乏亲近感和可读性等问题,一直在很多地市党报中或多或少存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体的激烈竞争,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进一步增强地市党报可读性、吸引力,愈发显得紧迫和重要。近两年来,《漯河日报》坚持改进政务报道、做强实用新闻、强化舆论监督和“走转改”同步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