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接连犯了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矍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这三次“左”倾错误,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时间长,一次比一次影响坏.这三次“左”倾错误尤其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尽管,这三次“左”倾错误的产生与形成有着深刻的中国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根源,但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指导中国革命的政策与策略上的“左”倾错误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与共产国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共产国际的“第三时期”理论及其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左”的估计,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战略总方针的理论依据;我国城市武装起义经验的绝对化,是李立三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仿效模式;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阶级关系的公式化、定型化的分析,是李立三制定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理论基础;联共、共产国际反布哈林右倾的竞争,为李立三的反倾向斗争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及高度集权领导方式的影响,接连发生了瞿秋白"左"倾盲动、李立三"左"倾冒险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使中国革命受到巨大的创伤,险些葬送革命的前途,给中国共产党以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机关对邓演达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高度赞扬、争取合作演变为不信任、疏远、断绝关系,到出现对抗态势。原因有三个重要方面: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左”倾错误指导;中共处在幼年时期,领导机关未能完全掌握住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并出现三次“左”倾错误;邓演达及以他为首的第三党对中共和中国革命一些问题存在错误的认识。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才对邓演达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明“左”倾错误是民主革命时期在党内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对中国革命危害最大的一次“左”倾错误,纵观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存在着以下几大基本特点:一、思想理论上突出地表现为教条主义它在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阶级关系、革命形势、革命道路等问题上的理论都是以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1930年6月至9月的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这三次错误的发生在当时的中共中央对待客观形势、共产国际的态度和遇到反对声音等方面存在共同点,而在背景特点和领导人方面又存在不同点。通过这一比较,使我们坚定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经验,另外还提醒我们重视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我党反倾向斗争历史经验的概括.回顾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辉煌胜利的征程中,曾犯过多次“左”、右倾错误.毛泽东高擎两条战线斗争的旗帜,对错误倾向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进行坚决斗争和理论分析,留下大量理论财富.当他晚年因种种原因陷入“左”倾泥潭时,是邓小平领导全党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他们的论述,为我们研究“左”倾思想的认识特征,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经历过理论和道路的迷茫期,犯过几次严重的错误,尤其以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为典型。这三次错误的共同之处在于对革命形势判断错误,认为革命处在高潮期;对持不同意见和犯过错误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对"城市中心论"的错误道路大力推崇,致使革命力量遭受巨大损失等。但三者在发生的历史背景、原因、错误的危害程度以及纠正错误的方式存在不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吸取三次"左"倾错误的历史教训,完善党内纠错制度,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一、写作背景及文章的针对性 本文写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发表在一九三○年一月《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三闲集》中。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中国推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之所以能得逞,就我们党内来说,是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10.
从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到一九二九年底,是鲁迅一生中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四·一二”政变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进入低潮。鲁迅目睹革命的失败,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他过去信仰的进化论总想完全被“轰毁”,世界观开始剧烈转变。他虽然一时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但由于他深深挚爱人民,渴求光明;由于他早就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始终没有离开过革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实际斗争;由于他  相似文献   

11.
王明“左”倾错误思想曾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经过延安整风,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王明“左”倾错误在思想上的影响才得以肃清。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瞿秋白作出一个符合历史的评价, 对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成因具有再评价的必要与意义。首先, 这次错误的产生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是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中一次集体性失误。这种失误从某种意义上是初次探索所必然付出的代价。其次, 从八七会议的情况以及十一月扩大会议通过的在理论和政策上指导这次错误的决议案来看, 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罗米那兹, 对“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形成起了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受命于危难之中的瞿秋白, 领导全党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无愧于我们党的卓越的领导人之一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政策转变未能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远离中国革命的斯大林 ,对瞬息万变的中国革命实际并不了解 ,所提出的政策转变 ,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二 ,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看法上 ,一直存在严重分歧 ,没有统一的意见。第三 ,陈独秀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自动放弃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退让  相似文献   

14.
十七、为什么说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中国革命新的直接目标?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开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同党内较严重的三次“左”倾路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些斗争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关于革命性质和阶级关系的问题,二、关于革命形势和斗争策略的问题,三、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问题。毛泽东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场上,提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从而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被屠杀,苏联顾问被驱逐,革命统一战线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究其原因,就客观方面而言,大革命失败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的产物,是国民党新右派反动的阶级本质的必然体现.而作为中共的直接领导者——共产国际的右倾错误,也为蒋介石背叛革命,篡夺革命领导权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曾给北方党造成严重损害。只河北省委本身就遭到五次大破坏,四届省委书记和大部分省委常委、委员被捕,一些同志英勇就义,一些人叛变革命,大部分同志被长期关押在敌人监狱中进行坚贞不屈的斗争,使党和革命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全省党员由一千二百多人减至几百人,天津党员只剩二、三十人,党的工作愈来愈加困难。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九·一八”事变后因民族矛盾上升而出现的国内有利革命形势也被断送了。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蒋介石在南京三次"下野"的情况是怎样的?答:蒋介石是旧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总代表.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对内实行残酷镇压,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他在长达二十三年的反动统治时期,曾经三次"下野",耍尽了各种反革命手段,最后逃到台湾,继续维持对台湾人民的反动统治.第一次"下野"是在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策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起反革命政权.但是,建政伊始蒋介石就遇到各方面的反对和挑战.首先是遭到广大革命群众的反对以及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其次是国民党各派系都想争权夺位,一时闹得  相似文献   

19.
“瓦窑堡会议”后,刘少奇在党内首次提出,大革命后期武汉等地工运中的过激言行是“左”的表现,这个错误帮助了反革命。同时,他还对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国内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对革命非常有利的变化,党的策略任务,是用极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团聚一切抗日力量,开展民族革命战争,在抗日的前提下,党可以与南京政府合作。小资产阶级分子参加党和革命队伍、党的理论准备和理论修养不够以及党内斗争突出反右、忽视反“左”是党内“左”倾错误产生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刘少奇的上述论点,在同时期党的领导人中是很少见的,有的甚至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2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三次右倾错误,这一系列“左”右倾错误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应从这些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中汲取深刻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