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习惯讲解每个知识点和每道练习题;学生则习惯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在笔记上,课后还要整理、背诵。教师不断提醒自己:要本着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讲得越细越好;学生则不断鼓励自己:要好好学、好好记。老师“一声叹息”:真累啊!学生“一声叹息”:真难啊!这种给了学生“鱼”,而不教捕鱼方法的教学方法,既辛苦了老师又累坏了学生,但教与学的效率却并不高。这是因为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做到这一点,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授人以渔”,这不仅可以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  相似文献   

3.
古有谚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指的是能做佳肴的鱼。“授人以鱼”就是给别人鱼“。授人以渔”就是教给别人捕鱼的方法,这样以来别人就有吃不完的鱼。面对新的课改,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主动地“去钓鱼”。这样学生才会经常有新鲜的“鱼”吃,甚至会有吃不完的“鱼”。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教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想这里的“金钥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吧!那么,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怎样才能凸现“授人以渔”呢?首先,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引路人、是向导。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信息,使他们建立起积极思维的目标和意识。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每教一个字母我就问小朋友:“这个字母像什么?”没几天,学生竟然能编顺口溜了,例如:“像把小伞t t t,像个门洞n nn,像根小棍l l l,像根拐杖f ff,……”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课堂上兴趣高涨,甚至把还没有...  相似文献   

4.
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如何因人而异,如何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探索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是授鱼教渔,使学生鱼渔兼得,及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又掌握学习的本领。要真正做到,还需要更多的"探路者"的不断总结和付出。对于"教会学生学习",仍将继续思考和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5.
现代基础教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传授基本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为受教育者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可见 ,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关系 ,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人们通过掌握知识去发展能力 ,也通过发展能力去进一步掌握知识。政治课教学也必须重视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传授和掌握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讲究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既做到授之“鱼” ,也授之以“渔”。一、要有效地传授学科基础知识“明事理 ,知善行。”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中学政治、哲学等理论知识 ,是形成学生…  相似文献   

6.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能力,这才是根本.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在此,将笔者的体会与所得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师教育的各项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中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教学能力。这就要求中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授之以鱼”,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教与学的方法。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学法”、“教法”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注重“学法’指导生物学科有其独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对中师生的“学法”指导,很有必要。豆、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生物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生初学生物学,往往反映概念多、知识点散、难记忆。其实生物学科的知…  相似文献   

8.
董现良 《考试周刊》2011,(5):173-174
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层意思。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物理教师要注重学法引导、点拨、比较,使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记忆方法的重要性、解题方法、技巧的重要性。总之,教师应把教学责任放在引导、建议、鼓励上,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想、去做,把权利交给学生,真正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9.
传授方法给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去背熟这个方法而不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所以,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只授渔而不授鱼,除了要教会学生方法外还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亦要授之以鱼”。尤其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授鱼与否是他们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渔     
子晨 《中文自修》2010,(3):64-64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说,如果要帮助别人,送给他鱼,不如传授给他钓鱼的方法,因为送给他鱼只能帮他一时,而如果教他学会了钓鱼的方法,就可以受用一生。在这句话里,“鱼”和“渔”这两个字是不能搞错的,因为“鱼”是一条鱼的意思,而“渔”的意思是捕鱼。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中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即授之以“鱼”,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不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而是重视了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能力的培养,即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一句古话:"授之以渔,而非鱼"。意思是教会他们打鱼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他们鱼。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好诠释。我们提倡在课改中"不教",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完全要学生自学,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结合自身特点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学会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要采用“换位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与其把现成的知识奉送给学生,不如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触类旁通,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是对过去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否定,是对以往那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的大胆摒弃。  相似文献   

15.
蔡正玉 《课外阅读》2011,(10):147-147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相似文献   

16.
陈军 《教师》2012,(4):42-42
一、“探究式教学法”与“六步教学法”建构思想 两者在建构理论层面上有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六步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均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两种教学法更多的是从如何让学生学好、如何让学生会学、怎样让学生学会这样的角度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知识本身固有的内在规律思考教学方法的。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是两者思考模式与方法构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明确学校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应当说“掌握知识的知识(即方法与能力)就是力量”。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立身处世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提高人学会学习的能力。为此,我想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老子》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也就是说,传授给人知识,还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但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必须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老子的这段话语嫁接应用于教学环节中,那么"鱼"则可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即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考核学生的各个知识点。而"渔"则可引申理解为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地促动下,学生们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对知识灵活运用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也适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到实践操作比较多,比如说图表处理软件Excel,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如果让学生呆板地学习一步步的操作,不如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探索,利用各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去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0.
探究与接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接受往往是外在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学生通常是被动的;而探究则不然,探究是学生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不是对现成的东西的被动接受,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可以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体验的同时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在一个探究的课堂上要注意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探究的收获,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鱼”与“渔”兼得,从而提高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