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研究历史的学科,而博物馆是文物的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它们涉及的对象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当然博物馆也搜集近、现代文物),所以,我国博物馆一般都设有考古部门或有专职的考古工作人员.如何处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博物馆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一、考古学如何为博物馆服务考古学如何为博物馆服务,这在研究博  相似文献   

2.
人们开始懂得孢粉学在考古学中的神奇作用,是近三、四十年的事。世界上不少国家在考古学中已比较注重花粉分析的运用。我国一些较大的文化遗址都进行了孢粉研究。尽管孢粉学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并在考古学等学科中得到运用,但目前很少有人研究与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博物馆运用孢粉分析资料的作用,使之成为一块未开拓的处女地。事实上,孢粉分析资料在博物馆的确大有用途。本文试图就孢粉分析资料在博物馆陈列、保管、科研以及宣传教育诸方面的运用,略抒管见,以求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史前遗址博物馆展示面临着遗址出土物不具备观赏性而无法成为展览支撑,考古学研究成果又无法为展览提供切实可用的阐释信息和内容脚本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跨湖桥遗址信息解读的实际案例,以公共考古学的理论为基础,对如何通过考古学信息解读为博物馆展示提供内容支撑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文章认为,通过考古学信息解读能够为该类遗址博物馆构筑出信息主导型的展览方式。这一展览方式的采用既以考古学信息解读为基础,也对研究与解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秀雅等海外学者从考古学、人类学、修辞学、文化传播学等人文社科视野,切入中国博物馆研究,将中国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变化,视为一类“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却疏于对中国博物馆事业自身实践特性的思考,鲜有结合中国博物馆的最新发展。反观博物馆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尤其是国内博物馆(学)直接涉事主体的发声与反思,应该是目前对中国博物馆建设性实践的最佳回应。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之友”的性质与职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九世纪初,欧洲涌现了一群群学术团体的成员,他们以博物馆为手段,并通过它将科学、历史和艺术带给群众为目的,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友”。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北美外,“博物馆之友”已扩大到几个较大的博物馆。当大战结束后,这一活动便得到广泛地普及。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差不多任何大一点的博物馆均有“博物馆之友”。据不完全统计,美、英、法、苏、德、澳大利亚、比利时、加纳、日本、印度等国以及我国的上海、江苏、南京、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山东诸城、河北晋县、河南、辽宁抚巡以及湖南等地均先后成立了“博物馆之友”。  相似文献   

6.
吉路 《北京档案》2005,(12):38-38
今年2月25日——3月6日,岛内“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台湾大学、“国家图书馆”、“国史馆”、“国史馆台钊”在位于台中市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  相似文献   

7.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际博物馆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Museum and Tourism)”,这是自1992年国际博协开始为博物馆日赋予主题之后的第18个主题。主题的内容,体现着博物馆人对博物馆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对博物馆发展远景的把握。纵观历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从“博物馆与环境”到“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再到“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所关注的内容和侧重点都在变化,  相似文献   

9.
祁庆国 《中国博物馆》2002,(2):47-50,46
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照片或藏品照片是广泛应用的形象资料,无论是出版藏品画册、研究论著,还是制作展览、陈列,都离不开文物照片。对于文物考古学的研究来说,也是这样,从考古学发掘报告、到考古学研究论著,都是需要使用大量文物照片的。所以文物照片是展示、介绍文物本身所负载的信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考古博物馆是以考古学的学科知识作为展览生命线,以场景再现和知识链接作为典型展览方式的一种博物馆,它的属性不同于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博物馆分类中的任何一种,而属于学科博物馆。这种博物馆在中国虽然已有部分,但偏重于以学科研究对象为展品、以年代顺序的思路进行展示。其实每一个学科都需要自己的博物馆,因此学科博物馆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1,(3):92-92
郑岩考古与美术史学者,原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博物馆工作期间零距离接触文物,感受文物的重量、质感、味道。主要作品包括《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逝者的面具》《看见美好》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并传播科学方法,但依然有许多不足亟待解决。本文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许多博物馆活动策划设计者没有搞清楚如下三个问题:“有没有”——展品中是否蕴藏着科学方法的内涵?“怎么找”——如何发现、发掘展品背后的科学方法信息?“怎么教”——如何利用展品有效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本文提出了几条提升博物馆科学方法教育的策略和建议,其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展品背后的信息,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学习科学方法,这正是博物馆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和独特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新中国考古学事业发展60周年,各地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考古工作成果汇报。多家博物馆以展览形式对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与收获进行回顾,展现白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的发展情况、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考古学研究成果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博物馆学界重视物的收藏与研究,视之为博物馆的基石,这无可厚非。但对参与博物馆的另一个活跃而重要的因素——“人”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考察都很不够。如果对人在博物馆各方面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客观评估,就很难使博物馆观念不断更新和发展,更好地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点在博物馆教育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的每一次突飞猛进都裹挟着博物馆一同进阶,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身处“日日新”技术大潮中,博物馆如何以自身发展规律——“道”为主体,坚持收藏、研究、传播,展示高雅“圣殿”之气岸,并有意识地参与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中,自主选择技术的应用程度与应用范围,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智慧博物馆语境的“道法术器”仍是“以道统术,以术得道”,博物馆唯有适度使用更友好、更成熟的技术,才能更理性、更深入地揭晓人与物关系的基本哲学,体现其推动社会前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的作用除了展示历史、传承文明,还能够为国民教育做出贡献,中国出版博物馆的建设顺应了我国的文化建设需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东方印迹——中韩日雕版印刷国际学术研讨会”设立博物馆分论坛,探讨出版博物馆建设与国民教育。本文从博物馆的藏品和研究、建设、运营以及其他博物馆的建设经验入手,梳理了与会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出版博物馆如何汲取众长、传播文化、教育民众提供思路,推动博物馆后续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和体验经济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并引起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变革。近两年,“互联网+”和由大众旅游时代引领的全域旅游又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变革热潮,对此,尤其是面对“微时代”的到来,博物馆该如何转变,博物馆又如何让观众通过“体验”方式获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微时代”重要的传播方式——“两微”(微博和微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重点对“两微”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功能的发挥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两微”在博物馆教育方面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建议,也指出了它们对于博物馆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晓帆同志在《中国博物馆》1987年第3期上,发表了与杨之余同志商榷的文章——《试论地志性博物馆将走向消亡》。笔者反复拜读杨、杜两位同志的文章,认为:杨之余同志对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看法,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而杜晓帆同志的观点——“地志性博物馆将走向消亡”,则对博物馆事业大为不利。也许杜晓帆同志是出  相似文献   

19.
感想与期望     
编辑同志要我就如何开展中国博物馆学构研究方面写点笔谈,一来盛情难却,二来出题很宽,就想到什么谈什么,有感想、有看法、也有期望,作为“杂谈”好啦。一、现代博物馆,如果以1683年创立的英国牛津阿什摩尔博物馆为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过了185年,到1868年,中国才有了第一个博物馆——外国人办的上海震旦博物馆。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博物馆,还要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高校博物馆与近代高等教育相伴而生,已百余年。山东大学博物馆围绕着海岱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依托考古学科田野发掘、研究阐释等教学活动,将唯物史观、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同教书育人融于一体,跨越两个甲子的励精更始。不仅将中国高校博物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格物兴教的实践,追溯至19世纪末,揭示出中国高校博物馆的核心意旨与职能,亦能从博物馆教育的线索,厘清高等学校教育观念、方法的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