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楠之 《成才之路》2010,(27):89-90
“你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吧。”近日,北京不少小学生被老师要求去医院接受智商检测。对于检测的初衷,有老师坦承,因为校领导对学校在区里的排名看得很重,智商在70分以下的学生成绩可以不参加班级测评。  相似文献   

2.
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日,江苏无锡部分学校教师要求差生去医院测试智商。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因此,常有差生家长收到老师电话拜托在智力报告上打低分。  相似文献   

3.
教师如果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以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教师如果漠视或讨厌某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品行往往会逐渐滑坡,进而破罐子破摔。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寄予期望,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行为,产生不负重望的决心,而且教师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合理的肯定,还会增强学生学习好、表现好、做好学生的信心。相反,受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必然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老师之间形成僵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时下,小孩入学报名要经智商测试,某地一些学校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让其家长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出据“智力低下”的证明.这样智力低下的学生可以不计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普及率的考察范围.有些家长则担心孩子成绩差被学校退学,竟恳求医生违心地出据智力低下的证明,令人啼笑皆非.一些被视为智商低、成绩差的学生则越发感到自卑,自暴自弃,情绪低沉,厌学,怪诞孤僻,越发走向消极.辽宁沈阳某中学初二女生唐某,平时性格内向,学习努力,但成绩较差,当她听医生说自己智商确实不高  相似文献   

5.
本期议题 近日,"小学生成绩差,竟被老师要求测智商"这条刊登在重庆晨报上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情的原委是:一个五年级的男孩由于迷恋网络游戏而成绩下滑,于是"老师要求家长严格管教孩子"的同时,也让家长"带着孩子到重庆儿童医院心理科检查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智商测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课堂环境与任务难度对学业求助的影响,结果表明:(1)任务关注的课堂环境比自我关注的课堂环境导致更多的求助行为,尤其是工具性求助。(2)完成难度适中学习任务的学生比完成高难度学习任务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求助行为,尤其是工具性求助。(3)在任务关注的课堂中,成绩好的学生更愿意求助,并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在自我关注的课堂中,成绩差的学生更愿意求助,并倾向作执行性求助。  相似文献   

7.
歪理大观     
史峰 《师道》2012,(6):8-8
某校为了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成绩,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这本应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教研活动上大家却议出了好多“歪坪”—— 歪理一农村学生智商差有老师是大有教学经验的“老手”,根据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智力走势”,他发现这样一个“命题”——学生智力越来越差,一届不如一届。这一“命题”立即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感。学生智力表现为什么越来越差?有教师这样认为:我们是农村学校,招收的都是农家子弟,他们的父母为什么生活在农村?因为智商低,智商高的农村人都进了城.孩子也跟着进城读书了,所以剩下的都是低智商的孩子.当然越来越差……大家一琢磨,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有些孩子成绩差,虽经督促学习仍不能有所提高,通常被认为是智商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最新调查表明,约40%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孩子是由多动症或抽动症引起的,但目前许多家长、老师对此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故论述如下:1. 多动症是由轻微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又称学习技能发育上的障碍。患儿的一系列行为障碍使其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如下:(1)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易走思,好做小动作,影响听课质量。(2) 自控能力差,爱冲动,情绪不稳,性情急躁,不合群,与同学相处困难,在同学中处于孤立地位,不愿上学,天…  相似文献   

9.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0.
8月16日《检察日报》报道:“你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吧。”记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智测室遇到了焦虑的刘女士。她10岁的儿子思阳(化名)正在诊室里接受智商检测。暑假期间来检测智商的孩子格外多,一般都要提前1个月预约。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中学生,一般喜欢察言观色,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在揣摩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我们当老师的,往往对成绩好、守纪律的“种子”笑脸相迎,而对成绩差表现不好者冷若冰霜。这样就严重地损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做他们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幼儿智力与操行的优劣,长相的美丑,家长职位的高低,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以及教师职业修养等许多主容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幼儿分成“好孩子”和“差孩子”,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期待并以不同态度、情感、行为方式施加影响;对前者关怀备至而对后者漠不关心;对前者给予鼓励而对后者横加挑剔;同是碰到困难,对前者给予启发帮助而对后者置之不理;同是淘气行为,对前者解释为聪明活泼而对后者则认为是无法无天.如此周而复始,便使“好孩子越来越好,差孩子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3.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忽略成绩差的学生。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新理念大潮的冲击下,作为老师应更新观念,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阳光。  相似文献   

14.
我很平凡     
我不笨,但绝对称不上聪明,最多算一个平凡的小孩。我很平凡(指智商),又不用功,成绩自然不好,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老师的评语上都少不了那句“该生上进心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动性差”。要我说:“呸、呸、呸!!!”什么老师,一点都不了解学生,我不是一个上进心不强的孩子,只是做得不好,我也曾主动地订学习计划,主动要求老师家长监督,可是没多久我就会放松下来,既然自己放松下来,老师家长再监督也没多大用,所以直到今大,我仍然是个平凡的小孩。很平凡,平凡得似乎对自己没有任何被老师、家长看中的要求,所以…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听老师话……”“上课要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把老师上课讲的记下来……”笔者想,只要是或曾经是学生的人,对类似的这些话都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很多家长在与教师交流时也极力表明他们的态度:他们相信老师。在他们眼中,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着不容忽视的管教作用,有着相比家长而言更大的威信,能更好地教导他们的孩子。心理学指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自古以来,我国家长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以崇信占主流。  相似文献   

16.
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总希望孩子十全十美,孩子身上很微小的“毛病”,在有些家长看来却很严重,总想让老师帮忙改正。所以,在和老师(尤其是新接手一个班的老师)沟通时,往往说的是孩子的不足之处,而这样的“不足”使老师先入为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先想起和关注孩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郑晓边加宁,小笛姐姐将你的“命题作文”交给我回答,希望我的“答案”能够使你满意。你的故事使我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的实验:他到一个学校对部分学生做“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被测者都是些普通的学生。8个月后,由于老师的期待,这些学生的行为果然表现出好的发展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数学老师对你进步的期待变成了你努力学习的自我期待,你又用好的实际行动加强了老师对你的关注与肯定,这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矫正一直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主要关注点。有些教师认为,思想认识有偏差且成绩落后的学生才算“问题学生”,而成绩好的学生。即使在思想认识、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存在问题,也不会被归入“问题学生”之列。换言之,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优生”(或“好学生”、“优秀生”等),多数人关注的只是他们的成绩,对他们的思想状况、人格品质、道德水平等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本期“德育”栏目将目光投向“学优生”,研究他们的思想现状、道德发展,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和研究者对这一群体思想道德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学参考》2008,(4):25-25
一贯严肃的老师能否给我一个意外的拥抱?对待成绩好和差的学生,老师的态度能不能一样和蔼可亲?如果可以,那就给这样的老师颁发“拥抱章”、“一视同仁章”吧。原本老师定标准、学生来参与的争章活动,这回学生当起了主角。最近。上海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认真考虑,到底要把自己设立的奖章发给身边的哪位老师。  相似文献   

20.
“效率循环”原理与“成功教育”的策略旌德县教委汪小祥当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表现好时,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期望就高,给予他的肯定、赞扬也多,他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更努力地投入学习,力求有更好的成绩,形成上升的螺旋效果。这被称为有效率循环。当一个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