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面对课堂上一双双渴求的清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对于一个中小学生来说,他的生命质量是由每一天、每一节课组成的,每一天是否开心快乐,每一节课能否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来讲显得非常重要。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地学好知识,而且也能让自己轻松起来。20多年来,我一直行  相似文献   

3.
立足课堂、决胜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国内外的有识之士都把课堂作为关注的焦点。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根据肖川教授对课堂的理解,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认为物理课堂应当是师生互动交流、彼此分享成功与快乐、促进教学相长的平台,是学生获取知识、挖掘潜能、提升能力的主渠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唐旭芬 《文教资料》2010,(4):161-162
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的课堂呢?其应该是一种能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的理想课堂。这种理想中的课堂应为“绿色课堂”。其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诚挚纯朴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绿地。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平等互动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来掌控。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培育孩子的生命,如何让孩子的语文生活充满阳光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孙璐璐 《新疆教育》2012,(23):132-132
当今,新课改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新课程为特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此,我们要力求转变师生的角色,转变教学的方式,创设充满生命、充盈快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敢想、敢说、敢问、敢创的课堂上收获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悟,激发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儿童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让儿童在这美丽的乐园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进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敢想、敢说、敢问、敢创的课堂上收获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孩子在课堂里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课堂成了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理想的课堂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训练思维的主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既开放又有活力的课堂,从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理想的课堂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汤洋 《语文天地》2010,(11):71-72
面对课堂上50多双清纯的眼睛,笔者经常扪心自问:“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语文教师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  相似文献   

13.
施淑棉 《成才之路》2010,(35):45-45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得到最大化。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师生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益。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全体学生在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收获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交流情感、展示自我、感悟人生的平台。新课程也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生态土壤,要求我们的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成长的育人行为,课堂里应充满生命的本色——绿色,最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15.
李红霞 《新疆教育》2012,(9):105-106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舞台,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不是好的课堂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新理念下还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永具魅力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闪烁着生命的活力,流淌着生命的激流。徜徉于语文课堂,应该是享受着幸福的滋养,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幸福的气息,繁琐的讲解与枯燥的练习让孩子们精疲力竭。失去了对课堂的向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的语文就学不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中幸福地行走,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语文课堂应该充盈着幸福。一、幸福课堂是快乐无比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应该是孩子生命成长的乐园,而不仅仅是表演的天地;课堂应该是学生丰富个性、健全人格的场域,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工作问;课堂应该是滋养性情、陶冶性灵的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简单循环.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绽放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相信很多老师都在研究.我把这些案倒和反思写出来,也许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共勉.  相似文献   

18.
施向阳 《成才之路》2011,(12):30-30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成功的?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灵动的。孩子是那么有朝气,有活力,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孩子如同朝阳喷薄欲出。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创设这样的学习平台,构建营造这样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语文课堂的天地里自由飞翔。一、教师要有仁爱的胸怀,机智的头脑精彩的课堂来自教师对孩子润物无声的关爱。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19.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幸福诗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浪漫.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20.
绿色,象征生命,饱含希望。课堂要不要绿色?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课堂是学校这块生命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如何让绿色成为语文课堂的旋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我认为可从情感、实效、生活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