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根据自主创新的要求来消化企业过剩的产能、调整结构、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是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依据消费需求是技术创新动因的论点,从消费需求导向的市场实现的角度入手,把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市场经济机制和市场要求结合起来,分析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及其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提出企业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开放系统视角与社会网络理论,从CEO社会关联与外部环境考虑两方面的融合与匹配,构建了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对22家企业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环境与CEO社会关联情况下,企业可通过“环境宽容”“CEO资源攫取”与“CEO资源整合”3种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2)在CEO社会关联较弱的情况下,环境宽容性有利于企业进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3)在环境规制严格的外部环境下,需要CEO较强的网络能力与政府公共关系有利于获取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4)在环境宽容性较高的外部环境下,需要CEO政府公关较强的网络能力整合环境中的优势资源,促成企业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中小企业为对象,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的情境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股权集中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持续投资越低;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同时与非民营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负向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4.
如何塑造可持续的创业企业,是CEO在企业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关键议题,也是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既往研究主要聚焦机会开发过程探讨创业企业可持续性,本文从创业产出视角重新定义创业企业可持续性并构建其绩效指标体系。利用两阶段收集的228位创业企业CEO问卷,本文基于高阶理论的研究框架提出并检验了CEO多元化职能经历如何及何时影响创业企业可持续性。结果表明,CEO多元化职能经历对创业企业可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二者关系受到战略决策周密性的中介作用。此外,CEO自我超越价值观在第二阶段正向调节了CEO多元化职能经历通过战略决策周密性影响创业企业可持续性的间接作用。本研究延伸了创业企业可持续性的概念范畴,为探究创业企业可持续性在创业者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外关于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共同建设换电站的电池租赁模式。运用比较法和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对该商业模式中各主体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共同建设换电站的电池租赁模式是开启电动物流车市场的有效途径;企业参与建设比例、购换电差价和政府补贴力度是影响该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最后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普遍采用了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在迅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也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边缘化和空心化的严重问题,使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依附于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新难以为继。沿海地区由于最早采用了技术引进创新的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也最为严重。本文通过广东省的案例分析了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产生的机理和问题的成因,提出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可持续性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以优化产业转移战略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动态能力理论,以建筑设计领域众包平台设客网为例,分析设计众包平台将内容消费者转变成内容创造者的过程中商业生态模式演化背后的逻辑动因。研究通过构建"SEDB"模型,发现企业商业生态模式经历了杠铃型、共生型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外部驱动的顾客价值触发—信息共享—组织内互动和内部驱动的企业战略执行—价值赋能—组织间协同两条演化路径;不仅完善了动态能力与商业生态模式等相关理论体系,并对中国平台型企业利用商业生态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性竞争理念下如何实现传统商业模式向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学界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内涵理解与价值逻辑以及全新平台情境下的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实现问题缺乏研究。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主体网络以及价值创造绩效全方位超越了传统商业模式。重点聚焦于平台情境下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建构与实现,研究了在可持续性商业模式设计理念下平台企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捕获与价值实现等维度内容上的系统超越,认为平台经济情境下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主要存在于共享经济领域的共享平台以及平台经济领域的商业运作平台场景之中,共享平台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主要是聚焦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化的重新配置予以实现可持续性商业模式下的综合价值与共享价值创造;而平台经济下的商业运作平台主要是立足于企业社会责任嵌入观通过嵌入相应的社会责任实践议题或者社会责任实践平台界面,实现平台运营过程中的相关联的社会环境问题,并通过平台商业生态圈的力量予以解决进而创造可持续的综合价值;或在可持续导向的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或共益型企业精神)驱动下搭建基于某一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实践平台或社会创新平台,打造社会创新/创业组织或者共益型组织予以实现平台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未来,平台情境下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研究需进一步从基础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融合与治理)以及实证研究(驱动因素、影响效应以及评价)两大层面予以深化探索。  相似文献   

9.
对金融危机下中国贸易分工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靠外商直接投资,国内企业代工生产以扩大出口从而拉动中国GDP增长的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其脆弱性和依赖性已经越来越显现。  相似文献   

10.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人才培养需要企业(设计院)的紧密配合,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前堂后所,工学结合"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对采用BIM协同设计提高设计院的设计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采用Graphisoft公司的BIM Server和Archi CAD产品建立了协同设计平台,形成了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校园网进行松散耦合协同设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度敏感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慧  陈海  毛南赵  聂霞 《资源科学》2018,40(6):1277-1286
运用熵变分析方法从景观的视角阐明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动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高度敏感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构建景观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研究区景观可持续评价模型,通过计算熵流、熵产生和总熵变,分析研究区2009—2014年间的系统承载力、活力和有序度,探讨研究区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①建立的景观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演化机制,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性评价研究;②在2009—2014年间,高渠乡熵流呈减少趋势,熵产生总体上升,总熵变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逐年下降,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内部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③高渠乡可持续总得分呈上升趋势,景观可持续性总体上升。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世界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学解析的基础上,从全球视角介绍了世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产-负债"分析法。具体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系统、资产负债矩阵、资产负债算法和资产负债类型等。应用资产负债分析对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度量,并重点对比了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在不同支持系统的资产负债水平。资产负债分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确评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检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提供了定量依据,也为各国进一步设计和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顺序提供了深度参考。  相似文献   

13.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obstacl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uman well-being internationally. Scientific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Critical Zone (CZ) science and research on the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are emerging fields in Earth science that can contribute to such scientific effor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similarities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se two scientific research fields, and identifies a number of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synergistic integration through functional and multi-functional approaches, process-based monitoring, mechanistic analyses and dynamic modeling, global long-term and networked monitoring and systematic modeling supported by scaling and deep coupling. These approache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ve the potential to support sustainable human well-being by strengthening a functional orientation that consolidates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research and CZ science. This is a key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uman well-be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一方面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规范、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在提取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维解释、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可持续能力建设方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GDP度量,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和行动,进行了综合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5.
探析资源可持续问题。从系统的高度,通过山西省的实证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技术创新、产业关联与资源可持续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充分利用资源产业间关联性,推进技术创新下的产业联动,是低炭经济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按煤炭城市划分的原则,在构建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SOFM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地县两种类型对中国煤炭城市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分类;采用GPCA全局主成分方法,分别对其总体和组别的经济运行轨迹进行了动态描述。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类显示地县两类煤炭城市随着组数的升高,其职能表现为煤炭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而规模扩展和区位分布则表现出明显差异;②全局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级煤炭城市发展与其经济支撑能力、基础设施以及城市规模、城市环境更为相关,而县级煤炭城市发展与其职能、经济支撑能力和规模的联系更为密切,但城市规模扩张和经济支撑能力提高都是两类煤炭城市发展的关键;③两类煤炭城市的总体经济运行态势和及其内部各组的经济运行水平劣化顺序也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的经济运行能力变化随着职能、规模和区位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持续度的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可持续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采用可持续度量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②上一轮规划实施至今,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呈上升趋势,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但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方面,规划实施仍不可持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规划着眼解决的3个难题:“生存与发展问题”、“刚性与弹性问题”、“静态与动态问题”,以及完善规划的若干措施和建议,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构建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全县2001年生态持续性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持续性在总体上处于可持续性强的状态,说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受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影响,丽江县生态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丽江县生态持续性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游客的空间集聚导致生态需求的空间集中,丽江县主要景区周边区域的生态持续性状态相对其他区域较差。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反思过去基于金融信贷高消费的模式,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在可持续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各国将发展制造业视为解决本国就业问题以及克服经济衰退、度过经济危机的关键。在这样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再工业化的动因及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意义,进一步分析再工业化的进程,最后阐述再工业化的前景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键。地球大数据对于克服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中传统统计数据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凭借宏观、动态、多样的优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新的动力。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研究与评估实践的基础上,以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为核心,兼顾其他SDGs中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维度,充分挖掘地球大数据完备、实时、稳健、客观等优势,选取12个适合运用地球大数据来进行评估的指标。其中,7个直接指标从SDG11具体标中抽取,依次为SDG 11.1、SDG 11.2、SDG 11.3、SDG 11.6、SDG 11.7、SDG 11.a、SDG 11.b等;另外5个关联指标为不包含在SDG 11中,但与城市可持续评估息息相关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分别为SDG6.3、SDG 7.2、SDG 8.1、SDG 9c、SDG 15.1等。文章介绍这12个指标在城市可持续评估中可发挥的作用,以及评估的数据、指标与方法。最后,提出基于地球大数据进行可持续指标计算,实现了对多源信息的整合利用,将有助于实现更加定量、实时、精细的城市可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