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大灾面前,每一个浙江人都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是的,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我们也一定能够做成什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决定举全集团所有媒体之力.  相似文献   

2.
油储新局     
作为具体的执行机构,石油储备中心该怎么运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能做什么,有多少本钱,谁当家,显然都是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鸿水 《视听界》2009,(3):12-13
选秀这些年,着实热闹非凡,不管是什么质地,只要脸皮厚都能往舞台上站一站,但站归站,别谈什么永远,也谈不上什么后续发展,上海的一选秀节目选出来的那个以搞怪著称的人物早已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4.
最短的政论     
"政府在干什么?什么也没有干.议会的正式反对派在干什么?什么也没有干.法国能期待现在的议院干点什么?什么也干不了.基佐想干什么?继续当大臣.梯也尔、摩莱一伙想干什么?重新当大臣.法国靠这样一伙"你滚开,让我来干"的人能得到什么好处?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可见,政府和反对派都注定是无所作为的.只有谁能完成未来的法国革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为此能干些什么?什么也干不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00页)马克思的这篇《法国的局势》的短文,写于1848年  相似文献   

5.
每个角色都在这个活动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利益最大化.他们要的是“红楼”能给我什么。却没有人在乎“红楼”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访、写稿,年复一年,天天如此.有人会说,哪有这么多东西可写?这对刚刚入行的记者要好一点,他们刚入社会,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见什么写什么.但是,工作了几年以后,许多记者会感到,好像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因为,见的东西多了,对什么都不感到新奇,反倒觉得没东西可写了.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一夜走红的“超女”周笔畅,即将不收分文出任广东省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的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一片争论。质疑者认为“莫名其妙,感觉超女红了,什么都能拿来说事儿。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顶着这么一个名号,能谈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望丹枫     
梦里常有春天的泪濡湿山崖,浇育一蓬红彤彤扑楞楞的山枫;腾身去寻去摘时,荆棘却由山腰一径升到半空,冷冷的笑声应合着谷间的凄风:呜—呜—呜!你稚嫩的脚丫能劈出什么路啊?你纤细的手指能挣得些什么呢?多少繁花的壮志都给山碾碎了,给风揉淡了,给棘蓠挂破了……连风中的香气都不留一缕。利剑把剑鞘磨穿,灵魂将胸臆磨损,历史用血泪缀连,你,小小的天地,小小的你,敢有什么可  相似文献   

9.
集团发展到今天,耳边充斥的都是提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那么具体到这个以食品行业为主的企业,什么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能够一步一步的进行实现呢?  相似文献   

10.
当红     
娱乐圈里,并非都是娱乐。有人能享特权。有人却被打,看来娱乐圈也非什么好圈,无非一个赤裸裸的名利场!  相似文献   

11.
正"甲午战争就是孤儿。"金一南说,"面对孤儿,你能找出一大堆毛病,父母为什么遗弃他?人们的同情心在哪里?社会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样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其实,无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都是‘连汤带水’的。日本你打赢了,不证明什么都是你优,万劫不复的军国主义道路带给日本的巨大灾难,直到今天还有余孽。中国我们战败了,不证明我们什么都劣,知耻而后勇带给我们空前的变革动力,从民族救亡走向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2.
经常有人问起,如果他们想应聘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次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尤其是在一个并不出名的报社做编辑。  相似文献   

13.
数码印刷在中国的发展转眼十几年匆匆而过,短版印刷、按需印刷、个性化产品,一切与数码印刷相关的名词早已经在行业内甚至行业外都已耳熟能详。那么,数码印刷是什么,数码印刷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4.
经常有人问起,如果他们想应聘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次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尤其是在一个并不出名的报社做编辑.  相似文献   

15.
集团发展到今天,耳边充斥的都是提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那么具体到这个以食品行业为主的企业,什么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能够一步一步的进行实现呢?  相似文献   

16.
手抄本:相见不如怀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什么都能复制和再生的年代。事隔30年,当手抄本以怀旧的名义再版成正规出版物,除了翻流的利润,是否还能复制当年的激动与记忆?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56-56
“啥?你问电视上的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漂亮?这算是什么问题?!你说不漂亮的能当得上演员吗?不漂亮的不都在电视机前坐着嘛!”  相似文献   

18.
画瓢     
敏感对于每一个新闻记者是可贵的特性,这种特性能使任何事物都逃不过新闻记者的嗅觉。区别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是新闻记者依靠他的敏感和嗅觉而锻炼成的最起码的才能。然而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常常使新闻记者丧失或者根本无法获得他的这种特  相似文献   

19.
一夜成名     
做了30多年的档案工作,使她养成了什么都舍不得丢,什么都要妥善保管的习惯.累及到生活中就成了什么都舍不得用,什么都要攒的品性.  相似文献   

20.
高文光 《青年记者》2006,(20):46-47
多用消息,让头条动起来报纸的头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头条又是头版的“眼睛”,头条之重要不言而喻。因此,不论是什么报纸,不论是什么人当总编,天天“操心”的,也许都是这张报纸的头条了。站在办报人的角度,头条有时的确难找。有本地的重要消息固然好,但不是每天都能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