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随着各类大众参与性选秀节目的热播,反映出目前中国节目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也迎合了社会的一种需求。选秀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大众参与性,它虽然是非主流节目,却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电视节目娱乐化也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发展过程。但这类节目要克服庸俗化和粗糙化,并且应该提高节目的文化品味,以避免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播电视媒体出现了节目娱乐化的趋向,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和过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区和负面影响,如泛娱乐、恶搞现象以及“愚乐”大众的被动娱乐化.我们要正确看待这种趋势,提升大众娱乐品位,在构建人们一种新的和谐生活方式的同时,产生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避免节目本身的低俗化和庸俗化.  相似文献   

3.
体育新闻类电视节目是观众关注度最高的新闻节目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通过对《体坛快讯》与《天下足球》的比较和分析,总结出体育新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除了体育新闻本身具有的价值,还有三个重要因素:节目编排形式、节目播出时机和新闻播报方式.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电视仍是大众传播中的强势媒体,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受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电视从过去的政治说教角色演变成服务大众的游戏娱乐工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电视产业市场化,商品化的必然.与此同时它也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乐大本营>作为我国娱乐节目的典范,其主持人在节目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不可小觑.要想让节目获得成功,必须使节目中的多个因素紧密协调、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中国,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无疑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一栏中国大众娱乐秀节目。它不仅成为了国内选秀节目的风向标,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还成为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缩影。因此,在中国大众娱乐秀这样一个"秀场"遍地的社会背景之下来观照和剖析这一文化现象,对其进行批判,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极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非常男女》获得成功原因的分析,从三个层面展开对主持人节目的“互动”传播模式的论述:首先,采用“互动”传播模式必须使栏目贴近大众生活,这是栏目的立足之本;其次,采用“互动”传播模式必须使栏目无条件地为大众提供服务,并强化其教育性,这是栏目的成功之源;再次,采用“互动”传播模式要求节目主持人要有亲和力和驾驭现场的能力,这是栏目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广播夜间谈话节目由"泛大众"走向"精小众"是发展的态势之一,作为未来社会脊梁的大学生将成为广播夜间谈话节目面向的"精小众"。文章结合大学生听众群体的收听行为特征和收听动因,提出开办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广播夜间谈话节目,提高节目针对性;加强主持人的专业性,提高节目的引导力;拓展传受双方的沟通方式,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可促进广播夜间谈话节目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蒋绍萍 《文教资料》2007,(11):149-150
广东南方少儿台有一个节目叫做《超级变变变》,原版是日本某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它实质上是一个设计大赛,节目不分男女老少,也不管个人团体都可以参加,只讲设计创意,不求设计难易。节目当中的创意使人意想不到,构思之精巧,令人不得不叹为观止。虽然这是一个娱乐性极强的节目,却充分说明了日本设计教育已深入到普通大众,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创造性极强的国家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我是歌手》作为当下一档极其火爆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无论节目形式(现场演唱)、主角定位(成熟歌手),还是作品要求(经典+改编)、评委选择(大众评审团)等,都体现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从消费文化视域对此节目进行一一解析,从中可以管窥消费文化特点及当下大众审美表征。  相似文献   

10.
薛彦 《中学生物学》2006,22(7):40-42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收视率较高,节目深受大众欢迎,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持人与观众是交流互动的。如果教师想具有节目主持人的手法,不是“捏住鼻子硬灌”,那就要改革现行教育方法和手段。其中“交流一互动”教学不  相似文献   

11.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一类以明星为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明星访谈类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源于明星人物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力,在一部分明星访谈节目取得成功后,我国出现了明星访谈的热潮,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节目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明星访谈类节目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要想使明星访谈节目重获发展的活力,就需要在深入剖析当前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节目未来的发展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教育视听节目在普及大众教育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引用了控制论的思想,就如何提高教育视听节目的质量开展论述,建立了教育视听节目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体系。  相似文献   

13.
葛兰英 《考试周刊》2014,(92):26-26
<正>创新是电视传媒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克隆是创新的一种途径,但创新需要在克隆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近年来,随着电视的飞速发展,电视的媒介生态环境日趋紧张,频道之间的竞争加剧,大众的欣赏水平随之提高,欣赏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些因素促使电视节目新形态的产生,包括真人秀节目、连线节目等;有的是赋予原节目  相似文献   

14.
建立教育视听节目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教育视听节目在普及大众教育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引用了控制论的思想,就如何提高教育视听节目的质量开展论述,建立了教育视听节目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今日说法》采取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重在普法,为百姓办实事,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颇高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和关注。广播电视节目有声语言是自然美、形象美、音乐美、个性美的高度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娱乐新闻是在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下为迎合现代大众的娱乐消遣需要而生产出来供其消费的信息产品.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国内的电视娱乐新闻节目尽管出现了一片繁荣的局面,不过节目形态发展的时间较短,传播内容、传播功能和传播形式上都还没有成熟,节目的制作者也把娱乐消遣作为节目的提供者和消费者的价值目标,把商业化的运作手段作为节目的经营策略,这便造成了精神快餐式的电视新闻消费模式,很多问题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众传媒和大众艺术,影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影视节目的竞争,就是对观众注意力的竞争。而悬念正是作用于观众的牵引力,它强化了观赏时的审美快感,是一种增强影视作品观赏性的有效方法。笔者对悬念的定义、悬念的作用、制造悬念的方法及运用悬念提升节目收视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在悬念的原理和运用实践中寻找到悬念与节目嫁接的些许规律,以求对节目收视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09,(16)
本文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西方国家大众化电视节目形态进行了逐一分析:英国创造了许多新的节目类型,并且推动了世界电视的不断翻新;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从谈话节目中可见一斑,季播节目带来了美国电视节目的变革;澳大利亚大众化节目反映新移民心态,其观众参与性增强.笔者对以上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作了调整与分析,希望可为我国电视节目运作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娱乐节目形式,在我国已经引起电视节目制作者和观众的巨大关注.它以真实的画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成就了一场大众娱乐.中国的真人秀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走向“平民化“、向受众回归的一个重要体现.但目前这类节目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真人秀节目出现了模仿痕迹重、缺乏创新、观赏性和道德底线相矛盾、缺少应有的“娱乐“氛围、缺乏产业化的运作理念等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认真解决,使真人秀节目真正实现本土化,实现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