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和使命,责任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举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教育,应着力将责任意识培养纳入公民教育体系中,明确目的性和导向性;应着力将责任行为锻炼融入素质教育中,注重层次性和阶段性;应着力把责任能力提高贯穿于思想教育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应着力把责任情感升华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实践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中美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价值理念、目标定位、核心内容、管理体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对两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的三条建议:一是以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为基础,坚持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文化传统;二是以美国责任教育基本内涵为参照、丰富我国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基础理论;三是以美国责任教育实践模式为对照、优化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公民的公共责任伦理至少应涵盖四个方面的维度,即作为道德主体的公民对自然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公民公共责任伦理的实现,首先,需要加强对公民的责任认知教育,唤醒公民责任自觉;其次,完善责任奖惩机制,提升公民履责能力;再次,要在制度设计和外部监督上为公民公共责任伦理的实现创设足够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4.
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教育的科学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新世纪,我国公民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与国民素质提升主观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教育,充分认识其社会意义,认真落实其政府责任,全面优化其保障条件,努力突出其运作重点,以促进公民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公民教育现状等有关问题的分析,阐述当今国际视野下"责任与创新"大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路径与方式方法,从而说明开展"责任与创新"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建设现代文明和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提高,需要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下,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和学校公共生活缺乏,教育者的路径依赖.造成小学生公民意识严重缺失.然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而彰显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利娜  金燕 《成人教育》2015,(11):24-27
公民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和调节着公民行为.当公民责任意识培育面临责任的亲缘性与泛化倾向、责任判断与选择迷惘、责任认知与实践相疏离以及责任教育方法机械单一等困境时,微公益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形式,以其独有的优势为困境破解提供了解决之道.以微公益为平台,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的责任教育网络,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是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体认,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对他们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德育,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途径,面对现代大学德育重形式、轻实效的不足,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变革呼吁新公民的产生。各种公民教育的主张也层出不穷,就其基本哲学立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个人权利向度的公民教育与公共责任向度的公民教育这样两种类型.前者重在培养权利公民.而后者要培养的是责任公民。虽然权利与责任是辩证统一的.但是当前的基本现实是,出于一种矫枉过正的冲动,权利向度的公民教育在我国学界得到了极大地认可和张扬.而公共责任向度的公民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发,这种理论导向的偏颇必然带来公民教育实践的种种弊端.导致一种无道德的公民教育。文章将从分析责任公民的概念着手,阐述公民教育为何要培养责任公民.如何培养责任公民等问题.以期对公民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没有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大学生走祖国的栋梁之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因此,时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