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新四军第三师,是1941年1月15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由原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而成,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彭雄任参谋长。下辖3个旅,第七旅由原第一支队改编,彭明治任旅长,朱涤新任政委;第八旅由原第二支队编成,田守尧任旅长,吴信泉任政委;第九旅由原第三支队编成,张爱萍任旅长,韦国清任政委。这支部队自1940年秋开辟江苏北部淮海、盐阜根据地以来,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下,在反"扫荡"、反伪化、反蚕食的斗争中,在粉碎顽固派进犯、剿匪叛乱的斗争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不断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曹市镇地处涡阳、蒙城、濉溪三县交界处,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1939年9月1日,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于此主持召开了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会。1945年春,曹市集东建造了辉山烈士陵园。改革开放后,这里的人们无论是思想、生产生活、文化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南京军区报刊史是随着南京军区部队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追根溯源,南京军区的前身是华东军区,而华东军区又是由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逐步演变而成的,其沿革过程大致可分为: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南京军区报刊的发展历史也大致经历了这些阶段。新四军时期的报刊新四军的报刊创刊于1938年下半年,开始都是油印,1939年初才改为铅印。1941年1月前,新四军军部和各支队政治部出版的主要报刊有:《电讯要闻》(军政治部编印,8开油印小报)、《抗敌报》、《抗敌》杂志、《每日电讯》、《战…  相似文献   

4.
盐城·1941     
盐城,因盐而置县,因盐而"兴"城。历史的车轮驶入1941年1月,在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刘少奇、陈毅在此地重建新四军军部。今年的1月20日,为纪念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70周年,中共盐城市委、市政府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盐城曾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这段光荣的历史盐城人民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26日,是陈毅诞辰110周年。抗战期间,陈毅在江苏地区生活战斗了六个年头。江苏人民不会忘记陈毅在江苏为抗战事业所立下的功绩。一、挺进江南,发动群众1938年6月1日晚,陈毅率领新四军第1支队从安徽皖南地区东进,沿着先遣支队走过的路线,于6月4日进至  相似文献   

6.
段丹东 《兰台世界》2012,(19):43-45
新四军,全名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在华中进行抗战的一支人民军队。新四军于1937年成立后,在敌后深入开展游击战,在广大地区给予日寇沉重的打击,同时在战斗中迅速发展壮大。1941年1月,国民党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时撤销新四军番号。同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重建新四军军部,在进行了反扫荡、  相似文献   

7.
江剑萍 《档案与建设》2012,(9):28-29,24
一、太湖支队初建,奋起抗日斗争1939年叶飞率新四军第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由茅山地区东进,建立了苏常太、澄锡虞连成一片的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1940年夏秋锡南地方抗日游击队顾复兴、石渊如等部先后接受"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改编,成为"新江抗"第4支队,顾复兴被任命为第4支队副支队长。"新江抗"司令谭震林吸收顾复兴、石渊如为中共特别党员。1940年11月上旬,谭震林提出要通过太湖把被分割的游击区联接起来,决定在锡南建立新四军办事处、新四军太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第一支队是新四军抗战初期的四支主力部队之一,1938年春组建,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1939年1月,罗炳辉任副司令员.1939年3月胡发坚在江苏省武进县洛阳乡谈家头村收编大刀会时牺牲,张正坤任参谋长.辖第一、第二团,共2366人.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兼),副团长江渭清;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后王必成),副团长刘培善.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1938年6月1日,陈毅率第一支队从皖南南陵出发,向苏南敌后挺进,展开于以茅山为中心的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一支队在苏南敌后发动民众,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同日伪军周旋于茅山地区,以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目的,集小胜为大胜,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新四军一支队的指挥中心——司令部,为适应战争环境,也频频更换场所,其先后移驻过高淳吴氏宗祠、茅山三官洞、老君洞、柏子洞、茅山乾元观、宝堰前隍村、溧阳宋向里、水西村等.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日中心,刘少奇、陈毅等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当时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之说。"新"(新四军纪念馆)、"马"(大铜马)、"泰"(泰山庙)就是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有关的纪念性建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的北移有三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四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其主要教训是:项英犹豫动摇,丧失了渡江的最佳时机,高估了困难,没有舍局部而保整体的决心。无论新四军选择怎样的北移路线,大部队北渡长江和复杂的敌情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竹镇地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县西北部,距六合城区26公里,距南京市中心60公里,西邻安徽省来安县,北与安徽省天长县接壤。新四军在竹镇建立了第一个公安派出所。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治委员郭述申根据上级指示,率八团、十五团来到江苏省六合县竹镇,大力宣传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清剿土匪,打击日  相似文献   

12.
一、上海沦陷时期“国新社”在桂林展开发稿工作后,就计划筹设上海的通讯站。1939年春,我与王坪、张杰、汤轰振和朝鲜义勇队的韩志成同志,到皖南访问新四军时,曾分别进入苏南沦陷的大、中城市,了解沦陷区敌伪情况,回桂林后研究在华东敌后设立通讯站的问题。长江同志指出,当前开展敌后沦陷区的通讯报  相似文献   

13.
<正>在武汉市黄陂区北部有一个被称为“武汉抗战第一村”的小山村姚家山,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及挺进纵队司政机关、鄂豫边区党委机关一度驻扎在这里。新四军第五师是经由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豫鄂挺进支队、豫鄂挺进纵队不断发展壮大的,也是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在华中战略要地武汉外围崛起的一支英雄部队。其前身最主要的就是1940年1月3日于京山县八字门宣告建军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相似文献   

14.
【红色档案】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召开了扩大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由周恩来任书记,领导长江以南党的工作和大后方的统一战线工作。为了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939年2月初,中共湖南省委在邵阳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省委成员、特委和部分县委负责人、骼见察日报》和部分救亡团体中的党员负责干部共30多人参加。1939年4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在邵阳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研究如何进行紧急战争动员、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大力发展党组织等。  相似文献   

15.
多少年来.史学界都以为新四军第一个军部设在江西南昌。但近年发现.“第一个军部”诞生在汉口.其旧址就在一排老旧的日式小楼里。武汉的党史工作者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揭开了这段尘封了60多年的历史.再现了汉口新四军军部曾经拥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张善亮 《档案时空》2015,(11):15-17
新四军江南支队挺进桃花山华容与湖北石首边界的桃花山,绵延20余千米,群峰耸立,山路蜿蜒曲折,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中央政府退至四川重庆之后,湘鄂边界地区成为敌我双方拉锯交战的战场。奉李先念为首的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首长指示,1943年9月1日,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在湖北潜江熊口成立江南挺进支队,杨震东任支队长,张泽生任政委,尚志任副政委。  相似文献   

17.
杜宏英 《图书馆论丛》2002,(3):41-42,40
2001年10月29日,我跟随徐明庭老先生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读者咨询活动——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考证武汉新四军军部旧址。  相似文献   

18.
1940年11月9日为避免抗日统一战线的破裂,我党答应将江南的新四军部队北移。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等人一方面制造支持新四军北移的假象,一方面暗中调兵遣将,集中7个师共8万兵力,埋伏在皖南泾县的茂林地区,并于1941年1月6日对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千余人突然进行袭击。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在叶挺军长的指挥下奋勇抵抗了一个多星期,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损失惨重。其中2000多人战死、4000多人被俘,突出包围的仅约2000余人。军长叶挺下山与国民党部队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与参谋长周子昆突围…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建设》2005,(9):28-28
1938年,日军对江南沦陷区实行点与线的占领,无力控制中小城镇和广大乡村。新四军肩负着民族希望,毅然向敌人后方挺进。4月28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先遣支队开赴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接着,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进至茅山地区,并于6月12日在溧阳竹箦桥召开干部会议。7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率部也进入茅山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一、在革命的风暴中诞生《雪枫报》的前身是《拂晓报》。《拂晓报》,创刊于1938年9月30日,初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机关报,在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曾以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油印精美称著于敌后。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四师两万多人,遭到国民党顽固派汤恩伯、何柱国二十多万人的围攻。我军奋起反击,与敌转战三个多月,撤出了津浦路西豫皖苏根据地,向路东淮北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