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理解这样的“概不退稿”杨润近些年,全国大多数报刊实行了“概不退稿”的“政策”。我是个爱耍点小聪明的人,总以为天下没有感动不了的上帝,就在寄长一些的稿子时附上足够的邮票,并注明“如不能刊用,烦请退回”的字样。然而这一招并不灵。我又想寄退稿还需信封,...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4,(4):45-45
报纸上的消息退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体裁失衡;二是可读性差;三是消息的时效性差。这种消息危机,一日“夺主”,消息的主体地位有被其他主体侵蚀挤掉的趋势;二日“膨化”,很多消息被毫无意义地拉长;三日“变异”,出现了“新八股”,充斥着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废话。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0月3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第二季收官,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奇妙游,大放异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传播典范,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笔者曾写文章对首季节目进行探讨,基本观点是三个“新”:一是新媒体传播,主要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新媒体传播;二是新技术赋能,VR、5G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视觉奇观和沉浸感;三是新互动理念,如穿越式情境的设置,  相似文献   

4.
周源  张敏 《网络传播》2007,(7):62-63
从6月11日一直到13日,谷歌接连做了几场大型活动,先是宣布和中国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进行战略合作;次日又面向客户群体举办了一个行业营销方案论坛,苹果、宝马,惠普、中国移动、淘宝等数百位国内外知名公司的首席营销官和市场总监悉数出席;第三日,展示谷歌一年多来技术成果的“媒体日”也隆重地举行了。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几乎每个编辑都会遇到作者自发地向出版社投稿的现象。一般来说,自投稿往往不大受编辑的重视,特别是重复的选题,“命中率”就更低了,退稿现象较普遍。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谨慎对待每一部自投稿,不要轻易否定和退稿,即使退稿也不应简单地一退了之。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名字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有人回忆,“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国时魏人董遇说过,读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阴雨者,时之余也。”三余书屋即取其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之意也。后将“三余”改...  相似文献   

7.
新近问世的上海一份综合性文学月刊——《建设者》,为鼓励青年的创作热情,于1月举办“原上草”退稿征文大赛。凡参赛作品一律为退稿作品,附有报刊的退稿笺。体裁包括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短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一个刊物刚问世,不是去请名家赐稿,“以壮刊势”,而是刊登其他报刊的退稿作品,这大概称得上是“国内首创”了,其精神可嘉,其作法可贺。  相似文献   

8.
作为编辑,处理退稿是谁都会遇到的事。在繁杂的编辑工作中,以退稿与组稿(约稿)相比,人们的兴趣显然是在后者。然而,“退稿效应”确实存在。尤其是当它频频光顾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还是两年前,我在处理一件退稿时,除了向作者说明理由外,又多写了几句表示歉意的话。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件对于编辑来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工作,却产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近问世的上海一份综合性文学月刊——《建设者》,为鼓励青年的创作热情,于1月举办“原上草”退稿征文大赛。凡参赛作品一律为退稿作品,附有报刊的退稿笺。体裁包括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短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一个刊物刚问世,不是去请名家赐稿,“以壮刊势”,而是刊登其他报刊的退稿作品,这大概称得上是“国内首创”了,其精神可嘉,  相似文献   

10.
IT资讯     
《信息系统工程》2007,(12):108-110
北京人大“促进”信息化;闪联标准成国际标准几成定局;Sun科技日十岁“庆生”;IBM烧起虚拟化“绿火苗”;Open BPM全球巡演抵京;RMV6,让对话更深入;高性能计算微软迎接曙光;戴尔预装Linux选择Novell;英特尔支持Mac OS X Leopard;全球商务,服务领先;存储,要的就是全面解决!  相似文献   

11.
粗得出奇     
一次到某报社编辑部开会,望见信箱里堆满了一叠退回报社的“退稿”,我心中纳闷,顺手拿起来看了看。你瞧: 明明退稿的地址应该是“宜黄县水泥厂×××同志收”,编辑在退稿时却漏掉了宜黄县的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7,(5S):18-18
世界读书日不应只是图书打折日;畅销书变着花样出版是鸡肋还是机会;?出版社面临退稿窘境折射出什么?;学长课本为何不能传学弟?;作家有走向工匠化趋势;娱乐文化不等同于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缩短发表时滞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46  
张莉  张凤莲 《编辑学报》2003,15(5):331-332
论文的发表时滞是评价一种期刊好坏的重要指标。对一些国际知名期刊和我国一些期刊的发表时滞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期刊的发表时滞相对于国际知名期刊偏长。为了缩短发表时滞,提出了几点建议:缩短刊期;加速全文上网;栏目设置多样化;加快稿件的处理;加大退稿率;工作流程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收到了解放日报的来信,里面是一张《退稿通知单》及原稿,上面写着:“沈哲文读者:寄来的信稿已收到,经研究不准备刊用了,现将原信稿退还给你……” 我们的报刊在对来稿经研究不用后,是否应该给作者寄《退稿通知单》,让其心中有数,再作努力呢? 笔者以为,答案是肯定的。诚然,给作者寄《退稿通知单》,会增加一点工作量。但是,一张铅印的《退稿通知单》,填个姓名、日期、标题,是完全可以做到,也是应该做到的。 给作者寄《退稿通知单》,体现了编辑对作者的尊重。如果作者从编辑那里得不到尊重,还有谁愿意写稿呢?…  相似文献   

15.
李涛 《新闻传播》2005,(2):33-34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好比一道经常要吃的“家常菜”。长期以来,我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旧闻多”:二是“量过大”;三是”距离远”:四是“不活泼”;五是“形式老”;六是“深度不够”。一些记者大都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读者把这道家常菜”吃腻”,常报常新呢?  相似文献   

16.
大凡吃上“爬格子”这碗饭的人,恐怕没有喜欢退稿的。有时偶然碰到一次退稿,并附有编辑的“亲笔信”,便如获“至宝”,拜读再一。 笔者就曾有过这样一次幸遇。今年元月中旬,忽  相似文献   

17.
平时阅读报刊,常见这样那样的征稿启事。天长日久看得多了,竟也看出一点“门道”来。譬如对于应征稿件的处理,不管采用与否,大抵都是不退的,但在具体表述上却显出不同的“风味”:有一种是“一律不退”、“一概不退”或叫“概不退稿”的,硬语生言,干干脆脆,使人读来也好、听来也罢,总有一种生味与辣味;另有一种与前者反差鲜明,代表语言叫做“恕不退稿”,恕者,宽容别计较也,虽说也是不退稿,但使人读来、听来却有一种甜味;再有一种叫做“一般不退稿”,那意  相似文献   

18.
作为通讯员,给报社、电台写稿都希望被采用,但实际上却经常事与愿违。有时,自己辛辛苦苦采写的稿件,包括自鸣得意之作,却被编辑判“死刑”退了回来。面对退稿,是埋怨编辑手下无情,还是冷静地思考找出稿件不用的原因呢?我认为,后者对我们是有益的。下面结合我的几篇退稿,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某仓库,流传着这样几则库领导关心新闻报道的故事。颜政委送邮票说起送邮票,这还要追溯到1994年初政委颜廷贵刚到仓库报到时,为战士送的第一件“礼物”。颜政委到仓库任职的第二天晚上就“拜访”了报道组,一进门,就对报道员小李说:“这则元邮票是我送给你的,希望你的稿子别寄不到报社就被退回来了……”小李莫名其妙地接过邮票,政委怎么会知道邮局退稿的事呢?后来,小李从张干事那里才得到了谜底,原来,颜政委刚到仓库的第一天晚上就去报道组了解情况,还未进门就听到报道员小李说:张平事,…  相似文献   

20.
本剖析述略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出现低潮的内外两方面主因。对此,提出了三项对策:一是认清危机,加强实力,在“商业化”发展中采取普世价值观的化策略;二是坚持不懈地走内渴式发展之路;三是增强精品意识,打造电视纪录片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