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史书记载的过于简略,王符《潜夫论》各篇成书时间问题至今仍然尚无定论。通过《考绩》和《述赦》两篇文章中所提供的线索,可以推断其最终成书时间分别为公元118年和公元134年或其后。  相似文献   

2.
王符,字节信,大约生于公元85年,卒于公元162年,东汉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王符生活的时代,是东汉历史上最黑暗、最腐败的时代。此时的东汉王朝外戚执政,宦官专权,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王符终身不  相似文献   

3.
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他最重要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  相似文献   

4.
东汉中后期 ,在西北边陲的小城安定郡临泾县 ,也就是今天甘肃省镇原县的土地上 ,诞生了一位扬名当世、垂誉后代的思想家、政论家王符。王符 ,字节信 ,大约生于章帝建初 (公元76—84)年间 ,卒于桓帝末年灵帝初年 (约公元164—174年间 )。据《后汉书·王符传》记载 ,王符因为庶出“为乡人所贱” ,可见社会地位低下。但他少年好学 ,博览史籍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 ,并且性情耿直 ,又有远大的志向 ,在当时“以族举德 ,以位命贤” ,趋附门阀的世风下 ,他不愿随波逐流 ,“遂不得升进“ ,只好终生隐居著述。以手中之笔抨击腐朽的时政 ,针…  相似文献   

5.
“继体育”一词,见于后汉王符著《潜夫论、五德志》。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具有现代体育含义的词汇,很值得重视研究。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甘肃镇原)人,他和王充、钟长统同为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其生卒年代约在公元100—170年之间,活动年代主要在黄巾起义之前。当时东汉各种矛盾日趋激化,朝政昏暗,豪族强残,连年灾害,外族入侵,民不聊生。王符耿介不  相似文献   

6.
王符生平考     
王符乃是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潜夫论》一书问世,近年来随者王符研究的不断升温,确定王符生卒年及其身世、交友等对王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笔者将对有关王符生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王充(公元27~96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坚持批判神学,是一位唯物主义传播思想家。《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记载他的生平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符虽然没有研究《周易》的专门著作,但将周易的“太极”、“阴阳”学说与王符的宇宙生成论略加比较,可以看出《周易》学说对王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僧肇,俗姓张氏,生于公元384年(东晋孝武帝宁康九年),死于公元414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年),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是我国东晋时期重要的佛学理论家之一,早年研习老庄,后出家为僧,是当时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弟子。他经过消化印度佛教大乘空宗一派理论,站在佛教信仰者的立场,以一种彻底唯心主义观点,对我国魏晋以来玄学和佛学的各主要流派,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宗教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和《答刘遗民书》等。其中《不真空论》是代表僧肇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王符是东汉中后期的著名政论散文家,其著《潜夫论》是东汉子书的代表性著作。在他所处的时代,经学昌盛,对王符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符一生坎坷不遇的处士经历及其早年游学拜师形成的学养,对王符的经学思想有重要影响,其经学观集中体现在《潜夫论》中。  相似文献   

11.
王符,字节信,东汉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大约生于章帝建初(公元七六——八四)年间,卒于桓帝末年或灵帝初年(公元一六三——一七四年)*。他出身于地主阶级下层,为妾所生,“为乡人所贱”,社会地位比较低.在东汉社会趋附门阀成风和一派尊儒反法的叫嚣中,他“独耿介,不同于俗”,“涉猎于申、商、刑、名、韩子杂说”,终身不仕,隐居著书,抨击时政,在他所著《潜夫论》一书中,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病,提出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王符及其著《潜夫论》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潜夫论》征引《尚书》文献丰富,形式各异,集中体现了王符圣君重民、崇德尚法的《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贤才思想是王符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符在《潜夫论》中详尽阐述了自己对贤才的诸多见解。运用文献法对《潜夫论》进行分析,指出王符的贤才思想主要包括划分贤才的标准、对待贤才的方法以及探讨贤才所遇困境三个方面。王符的贤才思想对当今社会人才选拔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符《潜夫论》中引《诗》众多,或从文字比对,或从诗意核查入手,可以考证其为《鲁诗》系统。《鲁诗》学派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经世致用的现实精神以及《诗》史互证的文风对《潜夫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符《潜夫论》与《鲁诗》之间关系密切,是汉代经学影响文学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5.
王符在撰写《潜夫论》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征引《诗经》中的诗句,或作为其史料来源,或引作权威性的理论论据,或有意识的记载书中人物引《诗》,都从中反映出王符对《诗经》的看法.为此,以《潜夫论》和《诗经》的文本考察研究入手,比照相关史书及典籍文献的记载,参考、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潜夫论》中反映出的王符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文论史上,继第一篇文论——曹丕的《典论·论文》之后大约五十年光景,又出现了一篇文论名作,这就是陆机的《文赋》。这篇两千字左右的光辉论文,曾为日本的遍照金刚录入《文镜秘府》。它和《典论·论文》不同,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纯粹的创作论。《文赋》的作者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境)人。生于吴晋帝孙皓永安四年(公元二六一年),卒于晋惠帝泰安二年(公元三○三年)。在他四十三岁的那一年,为成都王司马颖的大将,封为平原内史,兵败被杀。他原是孙吴的贵族,他父亲陆抗,祖父陆逊,均系孙吴名将,并与孙氏联姻。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和郭沫若是不同时代的两颗文坛巨星,前者生于公元365年,后者生于公元1892年,前后相距一千五百余年,可是,我从《桃花源记》和《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发现了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着意外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潜夫论》是东汉著名政论散文家王符的名著,是汉代子书的代表性著作,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符主要生活在东汉和帝至桓帝时期,在他所处的时代,谶纬虽渐趋走向没落,其政治地位也日渐衰微,但谶纬曾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必然会对文人的思想、创作产生影响。即使王符所处的时代,谶纬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依然很大。王符的《潜夫论》虽是抨击、揭露当时社会弊政的力作,但不可否认,王符确亦多受谶纬影响,《潜夫论》中渗入了谶纬的思想观念,书中多处征引化用纬书。基于此,本文拟对《潜夫论》中的谶纬思想进行钩沉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汉代思想家王充的《论衡·累害》和王符的《潜夫论·贤难》专门分析和抨击了封建政治中存在的严重的嫉贤妒能之风,从嫉妒与谗言,嫉妒与陪君,嫉妒与社会风气等方面,对嫉妒给俊杰贤才和政治制度带来的危害作了深人论述。王充认为,嫉妒是贤才或知识分子的外在灾祸,是“累害”即“毁伤损害”之一种。所谓“累”是指这种外来的伤损发生在乡里,即知识分子从政前:“害”发生于朝廷,即知识分子在朝廷从政时。“累害”有如下特点:其一,“累害”是“连遭外祸”,天下万物特别是生命能活动之物,皆是如此,“非唯人行”;其二,“累害自外,…  相似文献   

20.
东汉王符《潜夫论》目前较好的注本为《潜夫论笺校正》([东汉]王符,[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本人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充分利用诸版本中的异材料,综合运用字学、词义学、语法学、音韵学的语言学理论和训诂学理论以及版本、校勘等古籍整理的研究手段,考释了《游夫论》一书中的130条词语,对汪继培笺(以下简称汪笺)和彭铎校正(以下简称彭校)中的疏误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