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西汉剧迄今有近3百年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其发展可分为两个起落阶段,第一阶段为清光绪前后(1875-1908),是闽西汉剧始期的“乱弹”向“外江戏”转型期,也是闽西汉剧的全盛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至今,为“外江戏”向“汉剧”的转型期。在这演变过程中,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队伍日益壮大,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流行区域不断扩大,获得“南国牡丹”之美名。中华大地剧种博大繁多,汉剧与其他剧种同是华夏文化之瑰宝,其表现手法最具特征当数剧种的唱腔、音乐。因此,认真分析、比较剧种唱腔、音乐是研究判断剧种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闽…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19-23
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原称"外江戏"是以皮黄(又称南北路)声腔为主的板腔体剧种。新编广东汉剧《诗娘》音乐唱腔优美,旋律幽雅,丰富地运用了广东汉乐、客家民间小调等地域性很强的音乐元素,是历史剧中的现代戏。  相似文献   

3.
钱热储和萧遥天的"外江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热储和萧遥天的粤东“外江戏”研究,是民国时期地方戏剧学术园地中的佼佼者,前者的《汉剧提纲》一书及其系列论文开启了“外江戏”研究之风气,而后者的“外江戏志”则是真正“学术自觉”意义上的第一部“外江戏简史”。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广东汉剧研究的基础,也代表着民国时期广东汉剧研究的学术高度。  相似文献   

4.
广东汉剧,也称为粤东“外江戏”。关于广东汉剧的源头,史学家、理论家、艺术家们都有独到的见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有关广东汉剧源流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即使有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成果,也只是比较简单、零散而不够系统的探讨。在此以其唱腔、音乐形态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剖析,并结合湖北汉剧的唱腔、音乐特点等,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寻找、确认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汉剧为湖北地方大戏,属皮黄剧种。民国时期,汉剧达于鼎盛,尤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剧占据了汉口的绝大部分戏园,成为大众娱乐最主要的形式,观看汉剧成为汉口市民娱乐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国时期的各种汉口小报,记录了其时汉口"看戏人"的种种情态,提供了当时汉口城市大众娱乐文化生活的生动鲜活图像。本文对这一时期汉剧戏迷的构成、消费支出和看戏娱乐生活作了初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驯悍记》自1913年以来就被我国戏曲改编,最近一次改编是2013年11月武汉汉剧院推出的同名汉剧。对比汉剧《驯悍记》与同名原著在人物行当设置、唱词与唱腔、文化植入等方面的异同,可以发现汉剧改编在保留原著"悍味"的同时,巧妙地追求与原著的美学对等。汉剧《驯悍记》改编的成功,说明只有在莎剧框架内彰显剧种风格,与原著各显特色,才能达到戏曲移植改编莎翁名著的目的,解决容量不对等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京剧作为戏曲艺术中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长远的历史。京剧是融合了汉剧、昆曲、梆子等多样剧种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在京剧表演中,旦角的身段与韵律是表演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属于外部技法范畴,但是所谓的"肢体语言"也是故事表演中艺术内涵的体现之一,文中介绍了我国民族文化中京剧旦角行当身段表演的特点,进而分析了京剧旦角身段的美感与韵律,更好地使人们认识到旦角身段的美与韵对京剧表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戏曲评论     
我国的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安徽的黄梅戏、湖南的花鼓戏、湖北的楚剧、山西的梆子、广东的粤剧、东北的二人转等等。据统计,全国现有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同学们要想来写“戏”,不妨从如下方面来入手:一、“看”戏入境,胸有成竹。同学们要想来写“戏”,就得“看”戏。因为戏曲是大家较为陌生的题材,要想来写,那就要把你想了解的剧种的相关资料全部链接起来,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并做笔记,写体会。而且对于自我最感兴趣的剧目要作深入研究,对于戏文要细心品读,从中去感受出剧种特有的地域文化风情,或戏曲艺术的魅力,以及在当今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袁河采茶戏作为扎根于赣西地区的一个剧种,其发展阶段经历了由“单台戏”到“双台戏”、再到“耍戏”和“本戏”,逐渐成熟,在宜春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袁河采茶戏有一定的价值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剧种在传承与发展方面遇到观众群体后继无力、主创人员青黄不接、推广传播程度不高、缺乏剧种间的交流等困境,还需从寻求政策扶持帮助、扩大受众促进传承、对接高校联合培养方面寻求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乐、汉剧不仅是客家地区特有的乐种、剧种,也是中华音乐文化之精华。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却遇到了生存险境。我们应重新审视其发展历程,认识其文化价值,总结学习他人经验,力求通过重视教育传承、调整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开发富有客家地方音乐特色的新课程、丰富高师声乐课教学内容等举措,并通过加强媒体宣传、加强普及教育、鼓励民间乐社活动等多种渠道更好的保护传承客家传统音乐。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戏曲剧种。据资料统计:我国共有各种地方戏曲总数多达360余种。各地都有自己本土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每一剧种都是按照自身的体制和特色加以创造、改编,然后用通俗的地方方言来演绎。这些剧种在几千年的艺术长河中孕育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戏曲风格,继而使人们从戏曲中看到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风格。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艺”。  相似文献   

12.
闽剧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是在“儒林”、“平讲”、“江湖”等三个同属弋阳腔(高腔)系统声腔剧种融合衍化的基础上,又吸收徽调、京剧、昆曲、皮簧等变革发展的产物;闽剧作家发掘、整理和创作了一千五百多个剧目,产生了一批蜚声全国的传统题材的经典之作。政和四平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目前存在的最原始的剧种之一,被视为我国古老戏剧的“活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当前务必做好四平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广东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近年来全面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正因如此,广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广东推进科学发展,保持经济优势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线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大量服务于广东的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人物化妆造型是戏曲舞台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特化妆造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舞台艺术形象的生命力和艺术作品的成败。当前,全国上下对于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戏曲人物的化妆和造型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突破,并逐渐成为舞台当中特有的艺术形式存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广东汉剧舞台人物的化妆和造型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自身对戏曲人物化妆、造型的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15.
素有京剧乳母之称的汉剧,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最能代表湖北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但多元艺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改变了湖北汉剧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使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挑战。湖北汉剧的再次振兴与发展决不是一条康庄大道,需要借助政府的扶持,进行自身的创新,与时代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泉州古代戏曲艺术主要有5大剧种,即南音、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和打城戏.前3种系宋元以前的古老剧种,其源与流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晋人南渡”至隋唐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和两宋时期的3个历史阶段;后两种属创新剧种,是明清时期泉州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泉州戏曲艺术的源与流,是随着泉州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在不断的互动、促进和包容中而得以不断地完善、成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在岭南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具有界标性的朝代。在政治建制上,体现为广东成为十三行省之一;在人文领域,体现为广东人文的全面崛起。在崛起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种岭南意识。这种意识源于明代广东才俊敏于“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之说与明代广东人文之高涨。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广东作家,以“岭南意识之发酵源”、“丘濬之岭南意识”、“岭南意识之承传”为片断,勾勒了岭南意识之成因及传承,并指出岭南意识的勃发为近代广东人文的强势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合作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重点战略之一,广东金融业如何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金融辐射力和带动力,将是“十一五”期间广东金融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提出并分析广东金融强省的三大区域合作战略:一是构建“强强联合,功能互补”的穗深区域金融中心;二是全面拓展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努力向泛珠三角区域延伸金融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潮剧     
《今日中学生》2022,(Z5):80-81
<正>听说过潮人、潮装,可你们听说过潮剧吗?潮剧不是“走在时尚前端的剧”,而是广东潮汕人喜爱的地方传统戏剧。现在,请跟随读写君一起去了解它的风采吧!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形成于潮汕地区,有“南国奇葩”的美誉,用潮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粤东、闽南、港澳台等地。潮剧至今已有近450年历史,是宋元南戏与潮州艺术、民俗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高教探索》2002,(2):82-84,74
20 0 2年 4月 9日— 11日 ,广东省高教学会在从化召开了以“入世挑战 :广东高教积极发展与质量保障”为主题的学术年会。 6 2所省内普通高校及部分成人高校的代表共 14 0人参加了会议 ,提交学术论文 77篇。会议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谢颂凯教授、原国家教委高教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教授及省社科联党组成员李鸿生教授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广东高教迎接入世挑战的改革与对策”、“广东高教积极发展与质量保障”、“广东高教大众化过程中高职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一、入世挑战 :广东高教改革和发展对策中国加入WTO把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