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春蚕》是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人生篇》创作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首。作品以维吾尔族的四首民间音乐为主要创作素材,这四首乐曲分别是《牧羊曲》《埃介姆》《你的天上有没有月亮》和《自由的生活》。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借鉴,刻画了春蚕这一甘于奉献的意象,获得以物喻人的艺术效果,歌颂了春蚕无私奉献的精神,堪称是当代琵琶作品中的瑰宝。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传统和现代技法的交织等,深刻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千古绝唱。可谓是中华民族甘于奉献、坚忍不拔等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笔者学习演奏心得,来分析这首乐曲在演奏上的特点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四季》是按照十二个月的时令顺序创作而成,这十二首钢琴曲又被分为不同的种类,有侧重描绘大自然风景的,有侧重表现大场面的,还有侧重表达内心情感的。《六月—船歌》是表达内心情感作品中的代表,也是柴可夫斯基《四季》中最受大家喜爱的作品之一。这首作品广为流传,还被改编为很多乐器自己的独奏曲或者乐队之间的合奏曲。  相似文献   

3.
莫扎特创作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是最伟大的长笛作品之一.这首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乐思特点,同时对于演奏技巧方面的运用也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分别对这首作品三个乐章中所运用到的一些典型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与论述,并以此呈现出该作品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4.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超越时代的戏剧性是在当时十分少见的,尤其是《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下文简称《d小》)这首作品。在创作时运用了大量的半音进行和调式的变换,增添了乐曲的神秘色彩,同时也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将《d小》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巴赫的生平作为切入点,对作品的调性和主题进行分析,进而剖析这首作品所体现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作于1927年,这部作品曾被认为是他最艰深、最难与理解的一首作品。本文将从从音列、和声、调性的建立等几个角度对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多样化的形式等特点,研究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对了解和接触20世纪的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巴托克创作的《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两部钢琴作品是其主要的钢琴代表作。因此本文主要对《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这两部钢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相同点以及差异。  相似文献   

7.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这首长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春江花月夜》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李斯特的十三首交响诗中,第三首《前奏曲》在风格与时代特征上,无疑是这13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近百年来,也是各大乐团及指挥家们选择演出频率最高的一首,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本文主要对该作品的指挥技术处理上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力图从更深的层次来挖掘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出适当的诠释这部杰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及合唱创作方面,《海韵》便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歌词与曲式、旋律以及和声等创作技法的分析,来揭示赵元任先生的创作手法,进而为演唱和指挥这部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野玫瑰》是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非常多,主要创作作品为艺术歌曲,共有643首。《野玫瑰》这首歌意境非常优美,而且婉转动听,故很多作曲家选择将这首作品谱曲,而且最有名的属舒伯特和威纳所写的,传唱也最为广泛。本文主要以《野玫瑰》的创作特征、歌词意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表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把美好的诗谱成歌曲,使之更传神、传情、传境(界)。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奏鸣曲是古典时期钢琴艺术的顶峰之作,作为其中的代表曲目《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更是其情感最丰富,戏剧性最冲突、对比最强烈的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巧妙的曲式结构布局使得该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本文将从《黎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其第一乐章的曲式特征和风格特征三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金顺福 《林区教学》2014,(10):111-112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在美国刚开始受到了冷遇,但是第二年4月在巴黎演出成功,其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五首协奏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曲式分析、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上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非常有个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新颖而活跃的作品,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罗时期的国语诗歌又称之为乡歌,它是朝鲜半岛最古老的国语诗歌。乡歌作品共有25首,其中《三国遗事》所载14首,《均如传》所载11首。通过对新罗乡歌作品结构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新罗国语诗歌的构成形式。《三国遗事》所载14首乡歌作品因其类型的多样性和记录方法的特殊性,在结构层面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g小调前奏曲》是《二十四首前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体现了强烈地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独属于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特征。本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其所具有的独特地演奏技巧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代著名抗战歌曲的创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上》《故乡》《思乡曲》《嘉陵江上》 ,是抗战时期四首著名的声乐作品。我们对这四首“抗战歌曲”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及作品体裁、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 ,就能进一步深刻地认识抗日救亡歌曲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再见了,大别山》是一首为大别山人民而写、歌唱大别山的作品,也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深受歌唱家和群众喜爱的作品。但是很多歌者没有深入地研究、理解这首作品,就难以准确、深入地表达出应有的韵味。文章阐述了《再见了,大别山》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金寨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还有大别山尤其是金寨的人文、地理以及当地的音乐风格。使喜爱这首作品的人更加深入理解它,能够更好地演绎它。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是其32首著名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从奏鸣曲入手,对作品内容与写作背景做了介绍,对作品的三个乐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合唱名作《茨冈》选自由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所作的《混声合唱曲集》,这是一首混声带伴奏的合唱作品。本文将对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巧、结构分析、艺术特色、排练要点、情感处理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能够对于这首合唱作品的传播与演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品《一杯美酒》是一首新疆的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风格十足。这篇论文通过对这首维吾尔族民歌作品结构分析与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分析,通过反复实践练习作品,揣摩适合歌曲的演唱方法,从而加深对作品理解。在创新上通过对新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来分析新疆音乐。在对作品深入了解逐句分析的基础上为演唱歌曲提供了专业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前人的演唱方法使得演唱更有理论依据,让表达更完善更科学,用最适合这首作品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令听众感受到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20.
肖邦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将叙事曲这一体裁用于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F大调叙事曲》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最具特色的一首,本文试从音乐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浅要分析,以在演奏及教学中能够比较全面的把握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