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王安石《和王乐道烘虱》一诗,有说该诗作于熙宁初年。当时王陶上章弹劾韩琦。参告韩琦上朝不押班,违反朝廷规章。王陶《烘虱》一诗,也作于此时,披露了诗人要去除韩琦等一班官僚蠹蚤的愿望。王安石在《和烘虱》诗歌中,作了响应。 如果真是这样,这必然是王安石一大罪状。而在王  相似文献   

2.
北宋史学家、诗人司马光闲居东都洛阳时,曾经登上岭头吟过一首七绝。诗曰: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据说,当司马光刚刚吟完一、二句时,旁边有两个年轻人不以为然,鄙夷地说:这算什么诗!可是,三、四句一出,两个年轻人瞠目结舌,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上述轶事见诸宋人金盈之编撰的《新编醉翁谈录》一书中。司马光的这首岭头吟诗,巧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的“逆振法”,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何谓“逆振法”?就是开头故作平淡无奇,毫无深意,甚来,无诗意可言。然而,接着异峰突兀,结句出奇制胜,神采飞扬,令人惊…  相似文献   

3.
作为宋代早起的诗话作品,司马光《续诗话》相对于欧阳修的《诗话》在内容、理论、体制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其诗话中虽未形成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但结合其诗文创作,可以相对完整的复原出他的诗歌理论的大概。  相似文献   

4.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1823—1849)的一篇著名短诗。裴多菲是一位极富革命激情的青年诗人,他采用匈牙利民歌体裁,写出了不少鼓动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号召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的诗歌。1849年在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的作品对匈牙利文学影响很大,并作为爱国者和革命家永载史册。这首短诗的译者就是左联作家和烈士殷夫(即白莽),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特别提及此事,介绍了殷夫被捕时,留下一本德文版《彼得斐诗集》。在一首《Wahlsprueh》(格言)的旁边,有钢笔写的四行译文,就是《自由与爱情》的译诗。殷夫是在1931年2月2日被国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存的《全唐诗》一书中,就收有二千三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白居易创作的诗歌流传下来的近三千首,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多产作家。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充分表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宋代同题唱和诗不仅具有切磋交流性、游戏性、竞技性,而且具有互补性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嘉秸二年,欧阳修、梅尧臣、韩维、刘敞、司马光等人为杨褒家琵琶女奴演奏《啄木曲》而作的五首唱和诗,就是同题唱和诗的典型范例。五首诗中传达出的宋代文人生活情状与雅趣、宋代乐奴的生存状态、宋代琵琶及器乐的演奏与流行,都展现出宋代诗歌十分具体乃至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取材广博严谨,史料丰富,记论结合。为了以历史为鉴,教给帝王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权术,司马光在选择历史材料时,“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类的材料。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孙刘结盟和定策,而不用过多的笔墨去渲染具体的战斗场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材料,司马光以前的  相似文献   

8.
范静 《现代语文》2006,(4):62-62
抗战烽烟燃起,一大批诗人怀着满腔热情来到晋察冀解放区,以诗歌为武器,投入到地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中,用枪和笔保卫解放区,同日寇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血与火的搏击中,一些诗人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战斗的篇章。任霄,劳森,陈辉,史轮,马驰野……这串闪光的名字中有一位“肩背枪手握笔”的战士诗人陈辉,诗情奔腾昂扬,一首《为祖国而歌》尽情抒发了“一个大手大脚的劳动人民的儿子”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强烈爱恋和“紫黑色的年轻的战士”“我要以血肉,生命来为祖国唱一首无比崇高的赞美词”的心声。这首发自肺腑诗篇也表达了每个中国人在抵御外侮的岁月里最深沉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在《哀希腊》中拜伦精心推敲词句,赋予语词深刻的含义,从而使这首战斗檄文式的诗歌深入人心,激励了希腊人民的斗志,并对世界各地民主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整个的战斗生活中,诗歌创作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鲁迅诗歌,共发现六十一题,七十八首。其中自由体新诗八首,民谣体讽刺诗四首,鲁迅自称为“活剥体”的讽刺诗三首。余下的六十三首全为旧体诗。鲁迅诗歌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篇篇跳动着时代脉搏,首首翻卷着斗争风云;是向旧社会进击的号角,是催促新社会诞生的战鼓。它犹如战地黄花,分外芳香,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1.
司马光认为《太玄》与《易》“道同而法异”,故《太玄集注》多援《易》以释《玄》;并以为《太玄》合于圣人之心经典之义,故《集注》广引经典以释《玄》;《集注》以卦气学说和首名义训,重新厘定玄首拟卦之序.要之,司马光把《太玄》置于易学发展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观照,以透显《太玄》熔铸百家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2.
黄钰 《海外英语》2012,(4):188-189,194
"海枯石烂"——中西方爱情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之一,常用来表达对爱情的坚定。《摸鱼儿》作为在中国诗歌中首次出现"海枯石烂"这一意象的诗歌,其作者元好问表达了对爱情的同情与惋惜。《一朵红红的玫瑰》作为在西方的一首著名爱情诗歌,其作者罗伯特·彭斯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妙向往。该文通过对两首爱情诗歌作者的生活、写作背景阐述,分析了两首爱情诗歌中"海枯石烂"这一意象。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诗作。我们拈出其中三首进行力所能及的解读,就是试图再现其温馨与浪漫的诗意组合所带给我们的生命活力和精神雅正,领略如梦如幻的诗歌美。  相似文献   

14.
菲利普·拉金的两首诗歌《被炸毁的石建教堂》和《去教堂》分别创作于诗人文学生涯的早期和成熟期。两首诗歌均以教堂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了拉金对工业社会中人们缺乏信仰的担忧和焦虑,呼唤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保持崇高信仰和心灵的追求。与此同时,两首诗歌的创作风格迥异,这体现了诗人从标榜现代主义到崇尚英国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一、分散式诗歌欣赏。所谓分散式诗歌教学欣赏,就是选取同一题材的诗歌若干首,然后每节课教给学生一首。如送别诗选择《芙蓉楼送别辛渐》《、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几首诗歌。每天把一首诗抄到小黑板上,上课时把小黑板挂上,组织学生朗读几遍,然后稍作讲解,学生通过朗读和听讲,基本上能够掌握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乡愁》是一首现代诗,余光中的经典之作,是几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一组诗歌共同的主题就是爱国思乡之情,要求能领悟诗歌中所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感情。吟诵诗歌,欣赏诗歌是本单元的主要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列宁指出:“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①王安石,字介甫,是我国北宋时期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地主阶级革新派首领。他崇尚法家,主张变革,勇敢地实行了著名的“熙宁变法”。他不怕阻力,敢于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答司马谏议书》②就是王安石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提倡法治,讨伐“腐儒”的战斗檄文,它充分体现了王安石敢干冲破儒家“天不变,道亦不变”等传统观念的反潮流  相似文献   

18.
左崇年 《成才之路》2011,(6):10-I0005
一首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小学生诗歌在网上一经出现后立刻引发很多家长的心酸和共鸣。这首诗的小作者是南京市鼓楼区某小学五(4)班的月月(化名),写诗的愿望就是要妈妈给她"放个假"。"被写诗"的小学生月月称为"一场争取权利的战斗",虽然没有硝烟弥漫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19.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它以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充沛的革命感情,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一百多年来,这首诗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今天,在波澜壮阔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它是我们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教育的好教材,是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三下《李广射虎》一课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编写的,课文的精华内容当然也就是这首诗,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诗歌的解读。与常见诗歌表达志向、抒发情感不同,这首诗给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用现代文学理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