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艾静 《广西教育》2007,(6C):30-31
一、问:“丈夫”本指成年男子。也指男子中的杰出者。鲁迅诗中便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名旬。请问“丈夫”二宇分别作何解释。  相似文献   

2.
“丈夫”、“夫人”、“婚姻”在今天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意思也比较明了,但在古代汉语里,这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是有一些区别的。“丈夫”古代一般是指成年男子,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但有时“丈夫”也指还没有结婚的男子,如《越王勾践》中“丈夫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将成年男子称作丈夫,老年男子称作丈人。男子何以称丈人、丈夫?东汉人许愼《说文解字》中有个解释:“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卷十下“夫”字条)。千百年来,人们谈起丈人丈夫得名由来,自然要引述许愼的这一段话。许愼之说可信么?我们认为,由于许愼抓住了丈人、丈夫从身高得名这一要点,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其方法是可信的。同时,也有可议之处,因为许愼尚未能从长度单位量值的变化中去推求丈人丈夫得名的由来。长度单位发展轨迹是怎样的呢?数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重男轻女”,生子有“弄璋”、“弄瓦”之别。在“男子社会”里.家庭以“丈夫”为中心,妻子只能按三从四德的标准去行事。去侍候丈夫,“夫为妻纲”是恪守的准则。如果这样看待古代的夫妻关系,恐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一般把女子的配偶叫丈夫;男女两人结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但是,“丈夫”一,原意并非专指女子的配偶。例如《战国策·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太后曰:‘丈  相似文献   

6.
施琴 《良师》2003,(11)
尺子是度量长度的单位。最早的尺子就长在人们的身上。鳰:伸出你的拇指和中指,便可以量一段长度。在现代汉语中叫做“鳰(zhǎ)”,最早的一尺便是一“鳰”寸:中指尖到中指节上的一段。丈:在古代是指成年男子的身高。直到今天,成年男子仍被称为“丈夫”英尺:在英语中,英尺和脚是同一个词———“foot”。在法语中,“脚”也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约32厘米多一点。到后来,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尺子”原来长在自己身上!江苏@施琴  相似文献   

7.
应利 《语文知识》2006,(11):20-2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翁”的解释为:“①年老的男子;老头儿。②父亲。③丈夫的父亲。④妻子的父亲。⑤姓。”用这些义项,无法解释下列三句中的“翁”字:  相似文献   

8.
读了袁士良同志《寡妇及其他》(《语文知识》1993年第11期)一文,笔者有不同的认识,现提出来和袁士良同志商榷。袁文对“寡妇”一词的理解列举了四种可能的答案。第一是“没有丈夫的女子”,第二是“失去丈夫的女子”,第三是“死了丈夫的女子”,第四是“死了丈夫而尚未再嫁的女子”。袁文认为:第一种答案,指“从未出嫁的女子”;第二种答案,指“离婚的女子”;第三种答案,明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鉴赏》2009,(6):31-31,56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相似文献   

10.
心理专家     
一位30多岁的男子走进心理咨询室。“你好。”程医生指了指前面的椅子,和颜悦色地问,“需要我帮忙吗?”“我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快要对生活绝望了。”男人愁眉苦脸地说。  相似文献   

11.
<正> 汉代乐府民歌《上山采蘼芜》中的“故夫”,历来几乎被一致认为是一个喜新厌旧的负心男子。且举几本比较有影响的著作为例: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1957年版59页):“这女子既然被弃,她的丈夫当然是喜新厌旧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阅读古代典籍、小说、诗词时,往往会遇到年龄代称问题。这些代称都有出处,不少代称至今仍在沿用。不满周岁称“襁褓”。“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两至三岁称“孩提”。“孩提”指儿童、幼儿。男孩八岁、女孩七岁,称“始龀”,指小孩换牙。男孩七八岁亦称“垂髫”,指男孩下垂的头发。关于男子的年龄代称,还有这样的说法:“人生十岁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有人注释说:“十岁曰幼,时始可学也。”后来沿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青年男子二十岁,还不健壮,称“弱冠”,表示还年轻,但可以戴帽子了。“三十曰壮有室”,是说…  相似文献   

13.
俱乐部     
解除难受一位男子跑进吸烟车厢,着急地嚷嚷: “隔壁车厢里有一位太太晕过去了,谁带了威士忌?”乘客中很快有人拿出了威士忌。这位男子接过酒瓶,立即打开,仰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然后将酒瓶还给乘客道:“太谢谢你了。我这人看见女士晕倒就难受。这下好多了。”(徐仁泉荐) 第一次品尝一位古板的老妇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啤酒。呷了一口之后,她疑惑地抬起头。“奇怪!”她小声地咕哝,“味道就跟我丈夫20年来喝的药一模一样。”(丁富强荐)  相似文献   

14.
释“子”     
小篆“子”字,象人首与手足之形。“子”的本义是“孩子”,男女兼指。《仪礼·丧服礼》: “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郑玄注: “言子者,可以兼男女。”古文中,“子”指男还是指女,常常需结合语境才能确定。《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  相似文献   

15.
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是人类两性关系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古代把婚姻摆在家庭乃至宗族附属品的位置上面。婚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夫一妻制(多妾制),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缔结遵循“六礼”,婚姻解除的方式有七出、义绝及和离(协离)。婚姻中的财产拥有者属于丈夫或长子,妇女附属于男子。  相似文献   

16.
论洪秀全封建的妇女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宣扬的一系列封建纲常名教,其中妇女从属男人的信条占有重要的地位.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所谓“三从”,规定了妇女在社会上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属品;所谓的德(贞顺)、言(辞令)、容(婉娩)、功(丝枲)的“四德”,特别是作为封建道德核心的“三纲”之一的“夫为妻纲”,则是要求妻子对丈夫坚贞、温存、顺应,无条件地绝对服从.为了强调妻子对丈夫贞节,宋儒甚至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河南程氏遗书》卷22),强调女人如丈夫死了,即使是穷困饿死也不能改嫁.封建社会妇女不能有自己的意志,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是被当作“次等的人物”(鲁迅:《我的节烈观》)看待的,劳动阶级的妇女更是如此.统治阶级提倡“三从四德”、“夫为妻纲”这类压迫妇女的封建道德,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权威的需要,是阶级压迫的产物;而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根源,则是以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家一户是一个经济单位,男子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与之相适应的便是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  相似文献   

17.
邓沛 《老年教育》2010,(4):16-16
众所周知,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中的“柳”,即指他的早年挚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汉字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字符号,它们背后都有一个个好玩的故事呢,从本期开始,我们一起来发现汉字背后的那些趣事吧。 “夫”最初的意思是指成年男子。在古代,男子成年后会把头发柬起来,再插上发簪。“夫”的甲骨文中的那一横就代表发簪。成年后,男子不仅要赚钱养家,还得保家卫国,这样才能算得上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相似文献   

19.
理解     
周日,邻居家的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儿:扬扬、亮亮、蒙蒙在楼下玩耍。为教师的丈夫也饶有兴趣地和他们一起玩了起来。丈夫说:“来,三个小伙儿,咱们来玩个比赛游戏,看谁最行。”只见丈夫在地上划了一条起跑线,并指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世界》2012,(13):148-148
横向 1.曾获得巴富罗那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冠军、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个人全能冠军的前中国男子体操队领军人物 2.《水浒传》中的任务,人称“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 3.指运动比赛中的一支弱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