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他讨论的不是那些仅有读书人关心的命题,而是鲜活存留于古往今来读书和不读书的所有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问题;他论说的不仅仅是精神,而且是从"福"的字形出发,延展到各种形态、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赖晨 《湖北档案》2016,(2):35-39
农奴出身的马崑40年未离战争,他一生历经护国战争、北伐战争、红军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临终前还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曙光.他在其家乡贵州省威宁县和曾驻守过的江西省赣州市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见证和反映了20世纪百年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那么,他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说,他相信无论传播技术如何进步,媒体形态如何改变,只要传统媒体人放下身段,以己所长,真诚入世,从普通人生活中的细微处触摸活的中国,寻找中国前行的动力和内在精神,不放弃,终能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相似文献   

4.
文学政治学是近年来由我国学者刘锋杰提出并进行创构的一个文论分支学科。在1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这一概念和分支学科。在新著《“文学政治学”十形态论》中,他总结、提炼出中西10种典型形态,并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析和理论升华。这样的创构既需要理论家宏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资料解读功夫,更需要学者的担当精神和思想情怀。在文学政治学建构之路上,他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贡献了具有中国话语特色又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新文论。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并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他的美学思想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仓颉号史皇氏,传说他观鸟兽行迹,山川体势及万物形态,创造了中国文字,后被尊为字圣。五千年前,中国文字还没有形成,有的部落已现符号,但还未约定其读音和表意。当时仓颉是一个部落的酋长。在结绳记事的同时他创造了刻契符号,...  相似文献   

7.
1985年底,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斯来中国访问,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中国纪录片时,他坦率地说:“中国纪录片的主要缺陷是‘少个性、少创新,风格雷同’”.事隔十几年,中国电视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两三年来,电视竞争日益激烈,风格独特、内容鲜明、极具特色的一些好节目、好栏目不断涌现.ITh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生活》栏目,以清新的充满朝气和现代节奏的崭新形态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赢得了一片喝采声。《生活》栏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栏目形态的成功,其栏目形态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即:栏目外在包装形态与栏目内在…  相似文献   

8.
林栋 《传媒》2002,(11):12-13
常言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读冯并近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却不能不反其意而言之:熟悉的地方有风景。 这“风景”首先来自近50万字这部专著的作者冯并本人。作为冯并的一位老朋友,我曾相随于他经办一本杂志有年,对于他的生命形态自是颇多体悟。他脑子很快,点子很多,工作很忙……但我就是没有能够体认到,他竟然能够  相似文献   

9.
一、《伊甸园信箱》节目历史1996年7月,一个独特的声音在浙江上空的电波中响起,一个陌生的名字开始逐渐被听众们熟知——万峰和他主持的《伊甸园信箱》从此成为中国广播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整个90年代,中国传媒业经历了从体制到形态的嬗变期,其中广播的变革尤为剧烈:全面的直播形态使得节目的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传媒鉴赏形态的发展,正在经历了一个由旧媒体鉴赏形态向新媒体鉴赏形态,由元媒体鉴赏形态到多媒体鉴赏形态,由超媒体鉴赏形态到跨媒体鉴赏形态,由全媒体鉴赏形态到云媒体鉴赏形态,由他媒体鉴赏形态到自媒体鉴赏形态的文化演进变革过程.正是其变革,导致影视艺术传媒鉴赏成为一个更加有利于人的个性化、人性化审美的艺术媒体鉴赏形态.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生代的社会化形态的现代广告,既肩负着传承化的使命,又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星球上,中国广告要想不辱使命,必须学会观照他,在差异中寻找对话,在对话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BKW:后期创作可以改变作品形态作品:《我是歌手》《快乐男声》《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一个好的后期创作者可以改变整个作品的形态,只要有素材。"徐冰对记者说。徐冰,BKW Studio创始人。他和他的团队在电视圈里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红森林。事实上,红森林2012年已撤出中国内地,徐冰和团队创建了BKW。尽管不乏低调神秘,但围绕着他们的一些传奇故事却在电视江湖上广为流传,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冠名商撤资的情况下临危受命,BKW的加入最终让节目焕发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路海波先生在考察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既客观地分析了影视艺术教育扩招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又阐发了影视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公众素质、文化建设等层面的多重意义;着重论述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中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的互文关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态的角度,表述了他对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思维创新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焦慧 《大观周刊》2013,(7):32-32
本文从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犯罪中止形态的存在空间、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以及中止犯的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以期更加准确把握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点,与其他犯罪形态进行区别,从而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得出公正的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一种崭新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剧的出现,拓宽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领域,也标志着中国电视传统话语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6,(6)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尹鸿:真人秀节目更多的是一个移植形态,中国文化跟真人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要结合传统,这东西不成立,完全做成西化的,不接受的人还会很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喻国明: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大多是靠近虚拟的,而不是真实的,在体验方面、真实方面比较少,秀的层面比较多一些。为什么他要到一个荒原,到一个原始的生存环境里?因为它的要素比较简单,变量比较单一,用我们现在的技术比较好控制。如果变量多,比如说在都市的状态下,比如说美…  相似文献   

17.
新闻播报形态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风向标,它直接影响着、预示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走向。近几十年,民生新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新闻播报形态的变化。通过对新闻播报形态的三阶段划分,揭示出新闻播报形态的变化对民生新闻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鼎钧回忆录《文学江湖》里,有一节谈到台湾本土报人李万居及其主办的《公论报》。他引述老报人许君武的说法,将中国报业分作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书生办报、流氓办报、企业家办报。准此而论,尽管《公论报》也曾赢得“台湾大公报”的美名,他认为李万居的办报努力终归还是失败了,而且这种失败“象征书生办报的时代真正结束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播报形态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风向标,它直接影响着、预示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走向。近几十年,民生新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新闻播报形态的变化。通过对新闻播报形态的三阶段划分,揭示出新闻播报形态的变化对民生新闻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舞台上。李玉刚是芳华绝代、风情万种的女娇娥。舞台下,他是风流倜傥、英气勃发的男儿郎!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男与女的角色之中,把一种生命形态对另一种生命形态的探寻升华为一种艺术。使万千观众眼睛为之一亮,在震惊与困惑之余,又被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