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的“诗教”,是指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以诗的形式对子孙或晚辈进行教化。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是西晋左思的《娇女诗》。唐代李商隐以自己的一首《骄儿诗》超越了前人。左思的《娇女诗》止于描绘娇女的活泼娇憨,李商隐的《骄儿诗》则缀以感慨。“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开篇便见得意之情。而后,极力铺陈其儿的灵秀聪敏,活泼天真,神仙之姿,贵人之相,委实是一块可  相似文献   

2.
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引得洛阳纸贵。其实要论文学价值,当推其五言诗为著。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茂先(张华)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左思的五言诗简直可以说是锦绣满目、字字珠玑。《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皎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据刘孝标注此事,左思所咏《招隐诗》当为其“二首之一”中句“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左诗写及雪景,王徽之是在“夜大雪”“四望皎然”的情况下,触景生情,吟咏起左思《招隐诗》的,可见王徽之对左思的《招隐诗》是十分热爱、体会颇深,因而吟咏成诵的。《梁书·昭明太子传》载:“(昭明太子)性爱山水,于玄囿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侯惭而止。出宫二十余年,不畜声乐。”从这里不但可以看出,昭明太子对左思的《招隐诗》也是热爱并吟咏成诵  相似文献   

3.
左思有《娇女诗》一首,诗中描绘了两个女儿栩栩如生的可爱形象。据诗中所写,这两个女儿,幼女“小字为纨素”,其扶字惠芳”。1930年在河南省但师城西茶庄村出土了一块《左菜《墓志》,《墓志》背面记载:“兄思字泰冲。兄子髦字英髦。兄女芳字惠芳。兄女媛字纨素。兄子聪奇字骠卿,奉贵人祭调。嫂翟氏。”可见,诗中塘二女回“纨素”、曰“惠芳”,是真实可信、于史有据的记述。左思写作,一惯倡导一种“求实尚用”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在《三都赋序》中说:“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直本其实。匪本匪实,览者奚信严由(墓志)的记载来看(…  相似文献   

4.
《娇女诗》是左思现存诗中一块温婉的美玉,辞藻壮丽,又清新自然。在关于儿童题材的古诗中也是卓然独异,如一颗璀森的明珠。《娇女诗》的意义在于塑造了两个健康、生机勃勃的儿童形象。从心理学角度看,她们对工作和周围环境的热爱。体现了心理的健康。作者的个性、时代的风格——崇情尚性——无意中触及了儿童精神的本质,造就了她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对父母恩情的感念和内心的愧疚,是普通人出于天性的表现,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更是人世间最动人的情感. 父亲或许是"望子成龙"心切而喜欢"嗔喝",或许是父爱粗犷而不细腻,古代诗歌中多是父亲主动表达自己的亲子爱子之情,如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儿诗》、陈师道《别三子》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为例,探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作品《娇女茶恩颂》创新茶艺蕴涵的德育内容,从茶文化主题确定、物质需求、意境创设、茶艺师素养四个方面剖析茶艺创编的德育价值。在创编中重点融入"茶和天下"的精神,从孝道到"感恩"来确定主题,从感恩到程式来解构主题,从程式到德育来演绎主题,依据上述思路借习茶、敬茶展现当代大学生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理念。高职院校辅导员以《娇女茶恩颂》的创编为切入点,利用传统的孝道文化资源,拓展德育的思想主阵地,创新切入特色的感恩教育,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左思的《娇女诗》与陶渊明的《责子诗》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非常深厚的家庭情结,在诗歌中绘声绘色的描述儿女的顽皮情状,以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怜爱之情。这一类题材诗歌的出现正是因为受到了魏晋时期重情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谈词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现代汉语的词缀大都是由过去的独立的词或词根变化而成的,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或词根虚化的结果。词缀“性”也不例外。 “性”本是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说文解字》说:“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玉篇》说:“性,命也,质也。”“性”的意思大体是指:人的本性(左思《魏都赋》:“人有异同之性。”);事物的固有特点(《荀子·性恶》:“直木不待(?)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性格,性情(刘义庆《世说新语·忿捐》:“王蓝田性急。”);  相似文献   

9.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语出版社)选入了《木兰诗》一课,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句“云鬓”一词。编注释为“像乌云一样黑的头发”,并注“鬓(bin),脸两侧靠近耳朵的头发。”对于后。笔认为是正确的.“鬓”泛指头发,在古诗中也很常见,如左思的《娇女诗》中“鬓发覆广额”中,就是这个意思。但“云鬓”为何解释为“像乌云一样黑的头发”?《历朝边塞军旅诗》(华夏出版社,2001,1月版更生选注1第84页注为“乌黑的头发”。二如出一辙。“云”字在这里似乎应该解释为“像乌云一样黑”或“乌黑”。“云”字和这两种解释联系起来,是否正确呢?  相似文献   

10.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县)人,大约公元二五○——三○五年在世,是我国晋代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出身寒门,其父左雍,起自小吏,后被擢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自幼勤学,“博览名文,遍阅百家”(《世说新语》),少有文名,曾经写过《齐都赋》。晋武帝泰始九年,其妹左芬被选入宫中,左思随全家移居京师洛阳,做过秘书郎的小官,后因写成《三都赋》而名震京畿,  相似文献   

11.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出自《咏史诗八首》之八.《庄子·逍遥游》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左思谓应以偃鼠、鹪鹩为榜样,知足寡欲.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评曰:“时政多倖门,贤人失职,“太冲不能俛仰取容,故造感若此.”诗句中表现的这种无可奈何的避世思想,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压榨迫害的结果.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文选》中评赏此四句曰:“此太冲所以独得考终,异乎潘、陆辈也.”太冲之于二十四友,特以身托戚属,难以自疏,然非有所附丽干没,读此足以知其志也.”在当时的情况下,左思这种不与  相似文献   

12.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西晋左思写了《三都赋》,开始并不被时人赏识。左思便将文章送给当时在文坛很有名望的皇甫谧(mì)看。皇甫谧大为赞赏,并为它写了序。接着张载、刘逵等人纷纷为《三都赋》写序作注,张华读后也赞叹它余韵悠长,越读越觉得新奇喜人,可与班固、张衡的作品媲美。于是豪门贵族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城纸张紧缺,纸价也因之上涨。《世说新语·文学》也有东晋的庾阐将他写的《扬都赋》(注:扬都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送给庚亮看,庚亮因为庚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的作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入世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吾雏》却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的另一面:身为一名普通父亲对幼女的舐犊情深。左思的《娇女诗》同样表达了深深父爱之情。但是两首诗在观察角度、感情基调、表现手法和修辞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个人阅历及所处的时代社会观念的不同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后宫视域的引入,对还原左思兄妹的生平和他们所处的人际网络颇有裨益,也有助于对其文学书写内涵的理解。就左棻而言,后宫中应诏作文的创作情境,使其文学书写往往带有为文造情之弊。但宫廷生活也为她提供了游心艺文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接触流行文化风尚的机会,她作品的题材、构思及美学风貌均与士林趋同,达致了"预流"之境。就左思而言,《三都赋》体现了外戚人际网络对其文学书写的助益,而《悼离赠妹二首》与《娇女诗》则反映了身为外戚的他对女性才德观的独特思考,可以窥见其心态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暴谑序致第一:“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复按:谑,谓戏谑;暴亦戏也。《谷梁传·宣公二年》:“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陆德明释文:“暴,戏暴也。”正当云恶戏。《文选》左思《吴都赋》:“鄱阳暴谑,中酒而作。”刘逵注为恶戏,是也。  相似文献   

16.
《木兰诗》中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两句,其中的“强”,古籍中有的写做“纽”或“既”,有的解做“缅”或“镪”,意为钱贯。来代吕祖谦所编《古诗·梁乐府·木兰辞》注:“强通经,贯钱索也。”《辞源》释级:“绳索.特指穿钱的绳索。《汉书·食货志》‘藏线千万’,引申为穿好的钱贯,俗作颇。”《辞源》释四:“钱贯,引申为钱,通线。”又晋代左思《蜀都赋》:“货殖私庭,活用巨万。”白居易《长庆集·赎鸡》:“购尔级三百,小惠何足论外经或用均作钱贷或以征。作伪资或债解时,二字相通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完县(…  相似文献   

17.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今存的很少,只有赋二篇,诗十四首。左思传下来的作品虽然很少,却能传名千载,甚至声名赫然。这自然是由作品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决定的。左思的诗文在当时就得到一些著名文人学士的崇高评价。他的《三都赋》刚完成,请张华看,张华说:“此《二京》可三。”皇甫谧见到,亦为之“嗟叹”。后来谢灵运说:“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钟嵘将其诗列为“上品”。刘勰关于左思的论述不  相似文献   

18.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的诗歌既继承了慷慨任气、磊落使才的建安风骨,又不乏典雅凝重的风格,因而形成了气韵深沉、风力峻峭的风格。这种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的风格突出表现在代表作《咏史》八首中,《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语言朴实,感情充沛,气势雄健。所以钟嵘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因而左思的诗歌是西晋诗坛上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代表着其时诗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9.
匡吉 《语文知识》2003,(10):36-37
1.《虎丘记》:“布席之初,呕者百千。”课本注:“[呕者]唱歌的人。”释义无误,但“呕”字既没有注音,也没有单独注释,极易产生误解。查《现代汉语词典》,“呕”字只有一个读音,是“吐”的意思,如呕吐、呕血、呕心沥血,与“唱歌”义毫无联系。倒是“讴)”的第①义项便是“歌唱”,如讴歌。虽然口字旁可以表示“声由口出”,如  相似文献   

20.
左思《咏史》独树一帜于太康文坛,诗格与人格的高度统一,笔力劲拔,情调高迈;一线贯穿,具有整体性;创成一体,垂式千秋;奔放沉郁,后人称之为“左思风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